-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92282
- 條形碼:9787811292282 ; 978-7-81129-22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本書特色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所收文章多為民間百姓口口相傳之作,有的故事流傳時間久遠,在流傳過程中于不同地區可能演變成不同的版本。《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立足于選編內容的完整性及多樣性,旨在為了能向讀者全面展示黑龍江各地區的民間文學,均予以收錄。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內容簡介
“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是對黑龍江民間文學的一次系統的整理,它覆蓋了黑龍江省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多種形式的民間文學樣本。這些樣本,包含了各民族的民間神話、民間傳奇和民間故事,有記述英雄、有記述地理、有記述民俗,有記述奇異植物、動物,有對愛情的向往,對善良和美麗的謳歌,對貪婪、丑惡的詛咒。堪稱黑龍江的一套完整的地方風物志、地方民俗志、地方傳奇志。本卷主要收錄了佳木斯地區的民間文學作品。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目錄
巴特力和愛娥恩
白城人
白馬尼那痕
棒槌鳥
棒槌鳥的傳說
寶寶山的傳說
寶葫蘆、貓和狗
寶珠山的傳說
北虎
北蓮
北鹿——五女采山的故事
北熊——火龍溝的故事
北珠——黑通藏珠的故事
畢爾達巧克喬莫日根
布谷鳥的來歷
草帽頂的傳說
長白參
吃“托花樣”的故事
大堆豐山的傳說
大煙兒炮
大雁姑娘
戴轡頭的牛犢
德勒乞莫日根的傳說
釣魚臺
東珠
恩都力造人
嘎斯卡的故事
姑辰、公郭力、其查卡
哈拉突和兩座大山
蛤蟆兒子
寒露來到割蕎麥
寒食節的傳說
含羞草
赫哲人和老虎
赫哲人和獵犬
黑龍江的由來
黑瞎子、狐貍和獵人
黑魚泡
猴石山
猴石山的由來
呼漢海
呼薩德都的故事
狐貍仙
狐貍與黑瞎子
滑雪板
黃金塔
徽欽二帝的傳說
箭箭不離腚
金雞
金鹿的故事
鏡泊湖的傳說
空庫和哈依月根
口弦琴
老道溝的傳說
老道廟的傳說
老龍崗的傳說
老人石和金鹿的故事
獵人和狼
柳樹島
龍膽草的傳說
龍落馬家溝
龍七爺救張賽花
蘆清河的傳說
呂祖廟
羅鍋橋的來歷
瑪夫卡與蘇拉給
馬虎力山的傳說
年亡牛處橋的傳說
牤牛哈
蟒蛇兄妹
配婚姻
七女峰
七星砬子的傳說
七姓人與依蘭
勤得利的傳說
青龍山與寒蔥溝
青蛙德都
人參娃娃
三條烏龍戲明珠
莎麗坤德都
傻子學話
山花與血沙
圣克列花
石頭廟
松花江的傳說(一)
松花江的傳說(二)
松花江的傳說(三)
松花江與黑龍江
松香德都
酸菜
譚香哭瓜
淘金把頭的來歷
王八脖子山
威蘭德都和莫日根
烏龍的傳說
烏拉草的傳說
西爾達露莫日根——赫哲人**個英雄故事
仙人掌
向龍和向虎
小銅人和小銅鑼
養蠶業的由來
野馬山
一棵松
一只金馬駒耳朵
榆樹錢的傳說
魚中皇
月亮的故事
豬山的傳說
抓吉山的來歷
紫煙霞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節選
《佳木斯卷·黑龍江民間文學叢書》: 虎嫂懷孕后,不能同二虎一起上山干活兒了,這使二虎感到很孤單。有一天,他對媳婦說:“好媳婦,你這肚子長得這么大,可到什么時候不再長呢?” 虎嫂笑著回答說:“傻二虎,等我給你生下個虎崽兒,它就不長啦。” 二虎又說:“要知道你喜歡虎崽兒,我從山里抱來個就行啦,何必叫你費勁兒又費事,整天喘粗氣呀!” 第二天,張二虎帶上干糧,背上褡褳,拿上叉子,上山去了。他一心要給媳婦抱個虎崽兒回來。說也很巧,他進山找到第三天頭上,真的見到了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虎崽兒掉進陷虎坑里,“嗷嗷”地叫著。張愛虎又氣又樂,氣的是有人缺德,又偷著設了陷虎坑,樂的是他終于給媳婦找到了小虎崽兒。他從陷虎坑里救出虎崽兒,抱在懷里,如得到了寶貝似的,急忙往家跑,邊跑邊哄著虎崽兒說:“虎崽兒你別叫,虎媽媽嚇跑了,我媳婦把你抱。” 張愛虎進山三天,媳婦虎嫂在家中給他生下個閨女。張愛虎抱著虎崽兒進了家門一看,見媳婦的大肚子沒了,給他生了個又白又胖的孩子,可樂壞了。虎嫂見丈夫回來,也樂了,她把毛茸茸的小虎崽兒抱在懷里,心想傻丈夫是心疼我,怕生孩子費勁兒、費事,才在山里跑了三天哪。 張愛虎高興地說:“你生了一個,我抱來一個,兩個咱都養著吧。” 虎嫂笑著說:“傻二虎,哪有人家里養虎的?你趕快把它扔了吧。” 張愛虎反駁說:“往哪兒扔?扔在村里會被壞人打死,扔在村外會被老狼咬死,扔回山里會餓死,這小生命咱養定了。” 毛茸茸的小虎崽兒睡在虎嫂懷里,倒挺可愛的,虎嫂又覺得傻丈夫說得有理,就把小虎崽兒也養了起來。可是夫妻倆喂它什么它都不會吃,因為它太小了。 張愛虎人傻有個傻想法,他說:“你生孩子喂的是奶,我抱回來的虎崽兒大概也得喂奶,好媳婦,你喂喂它吧!” 在好心丈夫的勸說下,虎嫂真的把乳頭塞進小虎的嘴里,那小虎和人一樣,聞見奶味兒就裹起來…… 從此,虎崽兒就成了張愛虎家中的成員了。它吃在虎嫂的懷里,睡在虎嫂的身邊。虎嫂燒火做飯,它就趴在虎嫂的腳上,虎嫂到井邊去挑水,它也跟著跑前跑后,它和這位人媽媽形影不離。虎嫂夫妻也確實把它當成孩子一樣養著。小老虎愛吃肉,夫妻倆隔三岔五地給它打只野兔來。小老虎也非常仁義,它從小用前爪撓虎嫂,表示它和媽媽的親呢,它長大了也是這樣,虎爪尖硬了,有時會把虎嫂的手背、胸口給抓撓破了,它總是很懊悔,用舌頭給媽媽舐好傷痕。虎嫂下地侍弄莊稼時,它能在地頭兒上看著小妹玩球兒,哄得小妹從來不哭,有它在小妹身邊,什么貓狗都躲開了。愛虎上山采擷時,它能去送飯,有它跟著,什么狼啊蟲啊都不敢靠前。上半夜,它睜著左眼睡覺,左眼的光亮能照著虎嫂做針線活兒,下半夜它睜著右眼睡覺,右眼發出的光亮能使愛虎下地喂馬拌料不摸黑。總之,夜晚家里總有一只“長明的燈”,照得家里亮堂堂,護佑家里豬狗雞羊平安過夜。 這一年冬天,虎嫂娘家辦喜事,給兄弟娶媳婦,來人接夫妻倆去喝喜酒,再接順山堡的吹鼓手去吹打。虎嫂夫妻把小虎留在家看門,跟著鼓樂班子坐上馬爬犁走了。那時候這里人煙少,村屯之間距離很遠,他們走了半晌時遇到了狼群,幾十只餓狼把馬爬犁給圍上了,嚇得三匹馬光打響鼻兒不邁步。幸好有吹鼓手,大伙吹打起來,狼不敢靠前。可時間長了,這狼就不怕了,狼就往上沖。張愛虎把爬犁上的干草點著了,狼雖怕火,可是干草不多呀!就在這危險時刻,張愛虎的虎兒子趕到了,它大吼著向狼群沖去,一個猛撲就把老頭狼給按倒咬死了,嚇得那些狼趕快逃命。小虎護送著人們離開了險地,到了虎嫂的娘家,大伙兒都說張愛虎夫妻倆積了德,得了“山神爺”的保護。從那以后,張愛虎和虎嫂把虎兒子當作親生的孩子一樣,管它叫虎哥,女兒叫虎妹。 虎哥在村里從不惹禍,誰家丟了豬崽兒,它能給叼回來,誰家孩子進山迷了路,它能給找回來。虎哥有時趴在村口曬太陽,惡狼就不敢到村里偷雞摸狗,壞人也不敢過路進山糟蹋山里的小動物。外村人羨慕地說:“順山堡,人有福,山神爺,把村護。” 這句話后來還真應驗了。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