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時間的體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4233
- 條形碼:9787509014233 ; 978-7-5090-1423-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間的體積 本書特色
文學不只是文字,句子不只用來描寫,所有文字的堆砌和描摹是為我們銳利而頗具高度的眼光而服務。文學不只是文學,而是觀察、分析、比較各個維度的方式。 我們的想象力并未被“不可逆”所限,大膽、瘋狂的關聯和獨特的視角正是文學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 因此,不妨打破固定框架,以文學為載體,用文學的眼睛和寫作的雙手,把自身經歷的旅行、歷史、文化以及未來連接到一起,因此來展現自己眼中的世界。
時間的體積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小作者在從11歲到15歲的花季里, 以其少年的視角看世界, 思考問題的散文小集。本書在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 不系之舟, 胡思亂想, 提筆 ; 分別涵蓋了對行走世界和旅游途中的見聞和理解, 對成長、人生、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對所讀各類書籍的評論。
時間的體積 目錄
二 條 城 008
國 分 寺 求 簽 011
會 鞠 躬 的 鹿 015
吳 哥 尋 古
女 王 宮 019
塔 布 蘢 寺 的 大 樹 023
吳 哥 寺 觀 日 出 026
阿 爾 卑 斯 山 麓
霍 夫 堡 皇 宮 031
新 天 鵝 堡 035
十 二 歲 蒙 特 利 爾 的 秋 038
午 夜 太 陽 下 的 維 京 傳 說
從 維 京 到 挪 威 041
魚 干 044
卑 爾 根 的 布 呂 根 048
優 哉 游 哉 , 樂 在 其 中 054
布 拉 格 之 夏
金 色 的 布 拉 格 057
啤 酒 的 奧 秘 062
圣 維 塔 大 教 堂 066
十 三 歲
行 走 在 日 不 落
蘇 格 蘭 之 心 073
劍 橋 行 078
巨 石 陣 083
泰 晤 士 河 美 景 086
探 索 大 不 列 顛 089
條 條 大 路 通 羅 馬Ⅰ
沉 浸 在 葡 萄 酒 中 的 小 鎮 095
輝 煌 羅 馬 , 民 主 的 雛 形 099
羅 馬 的 競 技 場 103
美 第 奇 家 族 107
在 佛 羅 倫 薩 感 受 文 藝 復 興 110
十 四 歲
條 條 大 路 通 羅 馬Ⅱ
水 城 之 韻 : 當 阿 姆 斯 特 丹 遇 上 威 尼 斯 116
乘 貢 多 拉 游 威 尼 斯 120
圣 馬 可 大 教 堂 127
手 工 藝 的 生 命 : 工 匠 精 神 132
米 蘭 137
波 托 菲 諾 海 灣 141
波 羅 的 海 以 北
黃 藍 色 的 平 等 和 包 容 148
偉 人 , 名 人 , 常 人 153
橫 行 霸 道 156
世 界 設 計 之 都 的 碰 撞 161
孤 獨 的 大 陸
凱 恩 斯 167
探 索 頻 道 170
大 洋 路 173
樹 林 與 欄 圈 176
美 利 堅
磐 石 永 固 181
胡 思 亂 想
讀 《 西 游 記 》 有 感 185
端 午 食 粽 188
人 的 本 性 : 《 三 字 經 》 讀 后 感 191
淺 談 現 代 文 學 早 期 大 家 的 突 破 探 索 之 路 195
北 京 人 的 心 態 : 讀 《 城 南 舊 事 》 有 感 198
京 韻 201
目 送 一 段 成 長 路 : 《 目 送 》 讀 后 感 204
三 維 到 四 維 的 思 維 世 界 : 《 思 考 的 樂 趣 》 讀 后 感 207
我 的 美 210
提 筆 · 微 小 說
伊 麗 莎 白 與 伊 麗 莎 白 215
歸 宿 220
時間的體積 節選
十一歲 富士山下 搭建水壩 那天,風和日麗,樹葉隨風舞蹈,我滿懷期待地來到風景秀麗的白川鄉。此處房屋大多用厚實的稻草搭建而成,雙手合十的模樣,因此,它還有一個更為妙絕的名字——合掌村。 與大城市的喧鬧截然不同,這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節奏舒緩,氣質安寧,暫時遠遁繁忙的學習生活,來這里小憩相當愜意。白川鄉的美麗獨樹一幟,清亮亮的小溪更是引得諸多游客駐足癡望。我們一家亦不例外,隨喜坐在溪邊,忘情品味這潺潺流水譜寫的詩意。溪水叮咚聲聲入心,突然有了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的陶然心聲: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 溪邊布滿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子。當我抬頭想望下遠處的風景時,正好看到一個可以用手拉動的小水壩。突發奇想:何不自己動手搭建一個呢?于是,趕緊扭頭和身后正撿石子的妹妹說: “要不我們也試著搭一個水壩吧!” 妹妹欣喜回道:“好呀!好呀!” 我們分工合作,妹妹負責找大小適中的石頭,我則負責將石頭擺在清澈見底的小溪中。 “可以幫我找些大點的石頭嗎?我想要先在*底下鋪上一層,作為基底。”我對妹妹說。 “好啊,好啊,我去找一些。”妹妹回道。 我也在周圍找到許多大小適宜的石頭。時間一點點流逝,半晌,水壩的雛形就顯露出來。接下來就到了*需要耐心的環節:把水壩墊高。所幸,此時用什么樣的石頭已無礙,只要將它們一塊塊堆積起來便好。我貓著腰,逐一接過妹妹手里的石頭,輕輕把它們放在“地基”上。不一會兒,水壩就被堆建得很高啦!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妹妹看見我的進度,激動地大喊:“快做好了!姐姐,我們要成功啦!” 在姐妹的齊心協力下,水壩只剩*后一道工序——再拿些小石頭堵上過大的縫隙就大功告成了。感受到成功在即的喜悅,妹妹也益發用力朝水里扔石子,那股勁頭似乎是要把自己也甩下去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水壩終于竣工了,一邊水位高,另一邊水位低,還真是像模像樣起到應有的作用了。*后,我找來一塊大石頭,在上面寫下姐妹的名字——我和妹妹是這個水壩的創造者,立此存照! 我們的靈感其實來源于之前見過的小水壩,考慮到材料有限,我便琢磨了一番水壩的原理,做了一些改造設計,加之和妹妹的努力實踐,終于順利搭建出一座屬于自己的小小水利工程,心中滿溢著成功的喜悅。 想想真的很奇妙,一個靈光乍現的念頭竟可以幻化出如此真切生動的成果,有點不可思議。可試想,諸多科學家、藝術家不都是緊緊抓住稍縱即逝的靈感,繼而啟發思考,然后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實驗,*后獲得成功了嗎?真的不要小覷腦海中不經意撒下的碎碎念,這些思想的星星之火很可能燎起一片火紅的壯景呢! 二條城 二條城,又名二條御所,位于日本京都,始建于公元 1603 年,是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也是江戶幕府的權力象征。著名景觀是二之丸御殿和園林。 二之丸御殿采用唐門風格的裝潢,散發著濃郁的盛唐文化氣息。行走于殿內,處處感到貴氣逼人,悠久的歷史畫面似乎也紛至沓來。殿內房間眾多,*大的應屬“遠侍之間”,建筑面積千余平米,分為一之間、二之間、三之間、若松之間和敕使之間,都作迎來送往之用,與今人的辦公室相似。 二之丸御殿的建筑小巧別致,特色鮮明,園內綠化與各軒館的搭配亦相得益彰。不論是梁柱間的雕飾、隔扇畫,抑或地板設計,無不用盡心機,皆可管窺昔日幕府之繁華、居者之威儀。 值得一提的是,殿內的大部分地板都采用“鸝鳴地板”。所謂“鸝鳴地板”,就是雙腳走在上面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事實上,這是用來保全自身安全的報警機關。當我踏出這種輕靈之音時,頓覺悅耳興奮,甚至有了輕舞的沖動。可一想到這原是為防止刺客而精心設計的玄機,不禁有了片刻的噤若寒蟬,但很快又釋然,深服前人竟有如此玄妙的智慧,嘆嘆! 二之丸御殿的設計已讓人蔚為奇觀,再看園林,更覺美不勝收。 園林主要分成三部分:二之丸庭園、本丸庭園和清流園。這些庭院多數采用中式風格,其中二之丸庭院的泉流清澈,水池沿岸布置有湖石,水池中央還設計了瀑布,形態華美,濃淡相宜。水庭之中建有三座小島,周邊種植著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的各類植物。湖水、湖石和植物等相映成趣,整體氣質優雅而不失大氣,與周邊建筑自然相融。 城作為一處歷史悠久的人文勝景,處處流淌著歷史的片羽吉光,今人依然能從中感受到德川家族昔日的顯赫權勢、萬世榮光,這完全得益于巧奪天工的府邸被妥善完好地保存下來,方使我們一飽眼福,不虛此行。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而文物則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造的具有文化價值的財富遺存。這不僅是民族文化延續至今的凝聚體,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經歷百余年乃至千余年的歷史滄桑后,這些文物能夠保存、傳世下來,委實不易。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和歷史底蘊的國家,對文物保護的意義可想而知有多么重大。作為游客,保持對文化的敬畏之心,了解文物所具備的獨特內涵和價值意義,知道文物修繕以及保護工作的不易,從而發自內心地去熱愛和重視文物。在瞻仰欣賞古建筑文物的同時,也為文物保護貢獻一份綿薄之力,讓珍貴的文物建筑繼續流傳下去!
時間的體積 作者簡介
邊昱嘉(Amanda Yujia Bian),2003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初中就讀于北京四中,目前在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求學。素愛讀書、寫作、繪畫、旅行,善于獨立思考,尤對人文及經濟的分析研究甚感興趣。樂于以自己的視角看世界。從十一歲開始,游歷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余個城市,并以散文的形式,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也記錄世界的變化和自己的成長。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