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亞非研究-總第13輯(2018年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1643
- 條形碼:9787520131643 ; 978-7-5201-316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非研究-總第13輯(2018年第一輯) 內容簡介
《亞非研究 2018年**輯(總第13輯)》共包括17篇文章,分成7各部分,按照研究地域,包括非洲研究1篇、東北亞地區研究1篇、中亞研究1篇、高加索地區研究3篇、南亞研究4篇、東南亞研究6篇,另有1篇為亞非經典譯介。該書的非洲研究部分,包括1篇文章,為李安山所寫的《中國新移民再議:以非洲為例》,文章就中國向非洲移民問題進行了探討,介紹了非洲的中國籍移民的發展情況,對比了新舊中國移民的不同特點,分析了中國新移民的動機以及存在的問題。該書的東北亞地區研究,包括1篇文章,為黎躍進所寫的《夏目漱石的漢學修養》,就明治時代的日本漢學家夏目漱石的成長經歷、時代背景進行了介紹,重點分析了漢學對于夏目漱石的深遠影響。該書的中亞研究,包括1篇文章,為趙萱等人寫的《“英俄大博弈”時期的中亞變局——基于亨利·羅林森的人生史考察》,該文從亨利·羅林森的個人經歷角度,就英國與俄國在中亞地區在19世紀的地緣政治博弈展開論述,對豐富中亞研究,彌補相關文獻的空白有一定幫助。該書的高加索地區研究,包括3篇文章,包括阿塞拜疆的Isa Habibbeyli院士所寫的《阿塞拜疆詩人尼扎米·占賈維的生平、創作與在阿塞拜疆文學中的地位》、納茲吉所寫的《阿塞拜疆與中國文學中的蝴蝶原型》和石靖所寫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格魯吉亞的推進》,分別從阿塞拜疆文學、阿塞拜疆與中國的文學比較、“一帶一路”建設與中格關系等角度展開論述。該書的南亞研究,包括4篇文章,分別是潘濤的《中的“罪與罰”——論吠陀梵語énas的含義》、陸辰葉的《印度佛教晚期論師智稱人物考》、陳溯的《波斯語印度史文獻》和程明貞的《印度部派佛教“中有”思想》。這4篇文章主要都是從宗教和語言的角度展開,尤其是對佛教的研究較為側重。該書的東南亞研究,包括6篇文章,分別是駱永昆、陳戎軒的《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歷史、現狀與前景》,李軒志的《高棉民族起源與建國傳說新探》,左榮全的《中越古代兵制比較研究——以越南為主線》,田霖的《泰國電影中消費主義觀念與傳統生活方式的對抗》、孫云霄的《李顯龍領導下的新加坡——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述評》和林德順、廖博聞的《“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馬“兩國雙園”模式》。這6篇文章各具特色,針對不同的東南亞國家,或者側重該國與中國的關系,或者側重該國自身的歷史、經濟、軍事、文化,還有關于“一帶一路”方面的研究。該書的亞非經典譯介部分為顧佳赟翻譯的《柬埔寨王國憲法》,對于柬埔寨的國別研究是較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亞非研究-總第13輯(2018年第一輯) 目錄
中國新移民再議:以非洲為例
東北亞地區研究
夏目漱石的漢學修養
中亞研究
“英俄大博弈”時期的中亞變局
——基于亨利·羅林森的人生史考察
高加索地區研究
阿塞拜疆詩人尼扎米·占賈維的生平、創作與在阿塞拜疆文學中的地位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格魯吉亞的推進:
成果、進展與前景展望
南亞研究
《梨俱吠陀》中的“罪與罰”——論吠陀梵語enas的含義
印度佛教晚期論師智稱人物考
波斯語印度史文獻
印度部派佛教“中有”思想
東南亞研究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歷史、現狀與前景
高棉民族起源與建國傳說新探
中越古代兵制比較研究
——以越南為主線
泰國電影中消費主義觀念與傳統生活方式的對抗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馬“兩國雙園”模式:現狀、機遇與挑戰
亞非經典譯介
柬埔寨王國憲法
《亞非研究》稿約
亞非研究-總第13輯(2018年第一輯) 作者簡介
孫曉萌,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院長,出版專著《語言與權力》一書,長期從事亞非相關問題研究。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