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導論/金玉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01480
- 條形碼:9787302501480 ; 978-7-302-5014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導論/金玉蘋 本書特色
《計算機導論》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演示文稿制作軟件、網絡技術、常用工具軟件、信息檢索技術等,也可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參考用書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導論/金玉蘋 內容簡介
本書從計算機學科的主要發展應用領域來“導引”該學科的知識,具體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演示文稿制作軟件、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常用工具軟件、信息檢索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程序設計與軟件工程基礎、數據庫設計基礎。本書引導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對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及專業研究方向有一個概括而準確的了解,從而為系統地學習計算機專業課程打下基礎。本書可作為本科計算機相關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參考書。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導論/金玉蘋 目錄
目錄
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1.1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
1.1.1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
1.1.2計算機的特點與分類
1.1.3計算機的應用
1.1.4計算機前沿技術
1.1.5計算思維
1.1.6服務科學與服務計算
1.1.7智慧地球
1.2計算機中信息的表示
1.2.1數制的定義
1.2.2數制轉換
1.2.3計算機數據的編碼
1.3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3.1計算機硬件系統
1.3.2計算機軟件系統
1.3.3計算機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之間的關系
1.4計算機工作原理
1.4.1計算機的指令系統
1.4.2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1.5微型計算機硬件的組成
1.6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7習題
第2章操作系統
2.1操作系統概述
2.1.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2.1.2操作系統的功能
2.1.3操作系統的分類
2.1.4典型操作系統介紹
2.2Windows 7操作系統簡介
2.3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3.1Windows 7的啟動與退出
2.3.2Windows 7桌面
2.3.3鼠標及鍵盤的操作
2.3.4Windows 7窗口
2.3.5Windows 7菜單
2.3.6Windows 7對話框
2.3.7中文輸入法
2.3.8剪貼板
2.3.9資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2.3.10幫助和支持中心
2.4Windows 7的文件和文件夾管理
2.4.1基本概念
2.4.2文件及文件夾的操作
2.5控制面板與個性環境設置
2.5.1控制面板
2.5.2顯示設置
2.5.3鍵盤設置
2.5.4用戶賬戶設置
2.5.5字體設置
2.5.6打印機的設置與安裝
2.5.7添加和刪除程序
2.5.8系統設置
2.6Windows 7的附件
2.7習題
第3章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10
3.1Word 2010簡介
3.1.1Word 2010的啟動
3.1.2Word 2010的工作界面
3.1.3文檔的基本操作
3.1.4保存文檔
3.1.5打開和關閉Word文檔
3.2Word 2010文檔編輯與基本排版
3.2.1編輯文本
3.2.2文檔的基本排版
3.2.3文檔的頁面設計
3.3圖形對象
3.3.1插入圖片
3.3.2圖片編輯
3.3.3文本框
3.3.4SmartArt圖形
3.4表格
3.4.1創建表格
3.4.2編輯表格
3.4.3表格的格式化
3.4.4表格中的數據處理和生成圖表
3.5Word 2010的高級應用
3.5.1水印效果
3.5.2校對功能
3.5.3字數統計
3.5.4Word的網絡功能
3.5.5插入超鏈接
3.5.6郵件合并功能
3.5.7插入書簽
3.5.8批注和修訂
3.5.9插入腳注和尾注
3.5.10題注
3.5.11交叉引用
3.6綜合實例
3.6.1文檔編輯
3.6.2表格編輯
3.6.3圖文混排
3.7習題
第4章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10
4.1Excel 2010的基礎知識
4.1.1Excel 2010的啟動和退出
4.1.2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
4.1.3基本概念
4.2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
4.2.1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4.2.2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2.3單元格的基本操作
4.3工作表的編輯
4.3.1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4.3.2單元格的基本設置
4.4公式與函數的使用
4.4.1公式的使用
4.4.2函數的使用
4.5數據管理功能
4.5.1數據排序
4.5.2數據篩選
4.5.3分類匯總
4.5.4使用數據透視表分析數據
4.6圖表
4.6.1創建圖表
4.6.2圖表的編輯和修改
4.7綜合實例
4.7.1統計分析銷售報表
4.7.2數據管理
4.8習題
第5章演示文稿制作軟件——PowerPoint 2010
5.1PowerPoint 2010的基礎知識
5.1.1PowerPoint 2010簡介
5.1.2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
5.1.3演示文稿的創建
5.2演示文稿的編輯
5.2.1文本的編輯
5.2.2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5.2.3幻燈片的基本操作
5.2.4幻燈片的外觀設計
5.3幻燈片的放映
5.3.1演示文稿中的多媒體效果
5.3.2幻燈片的動畫設置
5.3.3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5.3.4設置超鏈接
5.3.5設置幻燈片的放映
5.4演示文稿的打包與打印輸出
5.4.1演示文稿的打包
5.4.2演示文稿的打印輸出
5.5綜合實例
5.5.1制作教師節賀卡
5.5.2制作一個蘋果公司的簡介
5.5.3為北京節水展館制作宣傳片
5.5.4制作圖書策劃方案
5.6習題
第6章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
6.1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6.1.1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6.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6.1.3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6.1.4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6.1.5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6.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6.2.1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6.2.2OSI參考模型
6.2.3TCP/IP參考模型
6.3網絡傳輸介質
6.3.1有線介質
6.3.2無線介質
6.4網絡互聯設備
6.5網絡拓撲結構
6.5.1星形拓撲結構
6.5.2總線型拓撲結構
6.5.3環形拓撲結構
6.5.4樹形拓撲結構
6.5.5網狀拓撲結構
6.5.6混合型拓撲結構
6.6局域網
6.6.1常見的局域網拓撲結構
6.6.2常見的局域網操作系統
6.6.3局域網的工作模式
6.6.4局域網的分類
6.7Internet資源
6.7.1Internet簡介
6.7.2Internet的地址和域名
6.7.3接入Internet的方式
6.7.4Internet的基本服務
6.8網站建設基礎
6.8.1網站概述
6.8.2網頁概述
6.8.3網頁制作的常用工具
6.8.4HTML語言簡介
6.9習題
第7章常用工具軟件
7.1Ghost簡介
7.1.1Ghost的啟動
7.1.2使用Ghost對分區進行操作
7.2壓縮軟件WinRAR
7.2.1快速壓縮
7.2.2快速解壓
7.2.3WinRAR的主界面
7.2.4WinRAR的分卷壓縮
7.2.5文件加密
7.3看圖軟件ACDSee 15.0
7.3.1數碼照片的導入
7.3.2瀏覽數碼照片
7.3.3管理數碼照片
7.3.4數碼照片的簡單編輯
7.3.5數碼照片的保存與共享
7.4360安全衛士
7.4.1電腦體檢
7.4.2木馬查殺
7.4.3電腦清理
7.4.4系統修復
7.4.5優化加速
7.5CAJViewer
7.5.1瀏覽文檔
7.5.2下載信息
7.5.3文字識別
7.5.4全文編輯
7.6習題
第8章信息檢索技術
8.1概述
8.1.1信息檢索的基本概念
8.1.2信息檢索的發展
8.1.3計算機信息檢索原理
8.2數字圖書館
8.2.1超星數字圖書館
8.2.2網絡專題數據庫信息檢索
8.3搜索引擎
8.3.1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8.3.2常用搜索引擎介紹
8.3.3搜索引擎的發展趨勢
8.4習題
第9章數據結構與算法
9.1算法
9.1.1算法的數學基礎
9.1.2算法及其特征
9.1.3常用算法
9.2數據結構
9.2.1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9.2.2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
9.2.3線性結構和非線性結構
9.3線性表及其順序存儲結構
9.3.1線性表的定義
9.3.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9.4棧和隊列
9.4.1棧
9.4.2隊列
9.5線性鏈表
9.5.1線性鏈表的基本概念
9.5.2對線性鏈表的基本操作
9.6樹與二叉樹
9.6.1樹的基本概念
9.6.2二叉樹的概念與基本性質
9.6.3二叉樹的遍歷
9.7查找
9.7.1順序查找
9.7.2二分法查找
9.8排序
9.8.1交換類排序法
9.8.2插入類排序法
9.8.3選擇類排序法
9.9習題
第10章程序設計與軟件工程基礎
10.1程序設計基礎
10.1.1程序的應用范圍和運行環境
10.1.2程序的設計思想
10.1.3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10.2軟件工程基礎
10.2.1軟件的定義與特點
10.2.2軟件危機
10.2.3軟件工程
10.2.4軟件生命周期
10.2.5軟件開發工具與軟件開發環境
10.2.6結構化分析方法
10.3結構化設計方法
10.3.1軟件設計概述
10.3.2概要設計
10.3.3詳細設計
10.4軟件測試
10.4.1軟件測試的目的與準則
10.4.2軟件測試的方法與實施
10.5程序調試
10.5.1程序調試的基本概念
10.5.2程序調試方法
10.6習題
第11章數據庫設計基礎
11.1數據庫系統概述
11.1.1數據庫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1.1.2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3數據庫發展趨勢
11.1.4數據庫系統的內部體系結構
11.2數據模型
11.2.1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11.2.2數據模型的類型
11.3ER模型
11.4關系模型
11.5關系代數
11.6數據庫設計與原理
11.7習題
參考文獻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導論/金玉蘋 節選
第5章演示文稿制作軟件—PowerPoint 2010 PowerPoint與Word、Excel一樣,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辦公自動化軟件系統組件之一,它能夠制作出集文字、圖形、圖像、表格、圖表、聲音、視頻剪輯及Flash動畫等多媒體形式于一體的演講文稿。PowerPoint可以靈活地美化幻燈片外觀效果并調整布局結構,使演講文稿圖文并茂、形象生動。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既可以通過計算機屏幕進行演示或通過投影儀播放,也可以將幻燈片打印出來。 5.1PowerPoint 2010的基礎知識 5.1.1PowerPoint 2010簡介 使用PowerPoint 2010,用戶可以在演示文稿中為形狀、圖表和文字等對象添加豐富的特效,包括陰影效果、反射效果、輝光效果、柔化邊緣效果和3D旋轉效果等。若要獲得這些效果,只需要直接使用PowerPoint 2010自帶的內置樣式即可。 PowerPoint 2010提供了豐富的內置主題、版式和快捷樣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用以前版本的PowerPoint創建演示文稿時,若要設計幻燈片主題,需要考慮幻燈片中各個元素的顏色和樣式,以保證它們搭配合理,這是一件既消耗時間和精力,又需要用戶專業素養的工作。PowerPoint 2010提供的內置主題簡化了這一過程,用戶只需要選擇合適的主題,PowerPoint 2010便能夠給出*為合適的顏色樣式方案,使用戶的幻燈片達到*佳的視覺效果。 PowerPoint 2010提供了多種對演示文稿的保護方法,用戶能夠向文檔添加數字簽名、隱藏作者姓名、限制訪問者權限等。 與過去的版本相比,PowerPoint 2010為用戶共享信息提供了方便。PowerPoint 2010引入了網絡幻燈片庫的概念,演示文稿可以被存儲在運行Office SharePoint Server 2007的服務器上的幻燈片庫中,用戶既可以將幻燈片發布到這個幻燈片庫中,也可以從幻燈片庫中將合作伙伴的幻燈片添加到自己的演示文稿中。另外,PowerPoint 2010能自動記住幻燈片庫的位置,以方便用戶查找。 PowerPoint 2010除了具有PowerPoint 2007所擁有的功能強大的文檔打包發布功能外,還能夠以加載項的形式將文檔發布為PDF格式和XPS格式。這兩種文檔格式既能夠保留文檔中的各種格式信息,又能保證在傳播過程中文檔中的數據不會被輕易更改。 啟動、關閉PowerPoint的方法和獲取幫助的方法與之前介紹的Word完全一致,在這里不再贅述。 5.1.2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 啟動PowerPoint 2010后即顯示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如圖51所示。 圖51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 PowerPoint 2010具有典型的Windows應用程序的窗口,包括Microsoft Office按鈕、標題欄、快速訪問工具欄、主窗口、滾動條和狀態欄,Microsoft Office按鈕、標題欄、快速訪問工具欄和狀態欄等與其他Office組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主窗口部分。 (1) 快速啟動工具欄: PowerPoint的常用命令以圖標形式出現,執行此命令只需單擊相應命令按鈕即可。 (2) 狀態欄: 位于應用程序窗口的下方,顯示PowerPoint運行中不同階段的信息。例如,狀態欄左端顯示幻燈片編號、總幻燈片數目,中間顯示Office主題及中英文狀態。 (3) 幻燈片窗格: 可查看每張幻燈片的整體布局效果,如版式、設計模板等,在此窗格下可以對當前幻燈片進行編輯,如插入圖形、聲音等多媒體對象,改變文字格式,并創建超鏈接及自定義動畫效果。 (4) 大綱/幻燈片瀏覽窗格: 幻燈片以演示大綱的形式或文本形式瀏覽。 (5) 備注窗格: 使用戶可以添加幻燈片的注釋,如演說者的信息等。 (6) 視圖切換按鈕: 用于快速切換到不同的視圖模式。PowerPoint 2010提供了普通視圖、幻燈片瀏覽視圖、幻燈片放映視圖和備注頁視圖等幾種視圖方式,以滿足不同的創作需求。*常用的是普通視圖、幻燈片瀏覽視圖和幻燈片放映視圖3種方式,它們位于演示文稿狀態欄的右方,稱為視圖切換按鈕。 1. 【普通視圖】按鈕 普通視圖是系統默認的視圖模式,由大綱窗格(用于顯示、編輯演示文稿的大綱)、幻燈片窗格(用于顯示、編輯演示文稿中幻燈片的詳細內容)及備注窗格(用于為對應的幻燈片添加提示信息)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的分配都恰到好處,可以對任何區域進行操作。這些窗格使用戶可在同一位置使用演示文稿的各種特征,拖動窗格的分割線可以調整窗格的尺寸。 (1) 在大綱窗格若選擇【幻燈片】選項卡,會以小幻燈片的方式列出各個幻燈片,便于對幻燈片預覽效果的查看; 選擇【大綱】選項卡,會以大綱的方式依次列出演示文稿中包含的幻燈片,每張幻燈片前有編號,并列出其中的文字內容,在其中可以對文本內容進行修改。 (2) 幻燈片窗格中顯示了每張幻燈片的細節。在大綱窗格中選擇某張幻燈片后,幻燈片窗格中便出現了這張幻燈片的效果,在其中既可以編輯文本,又可以插入圖片、表格、圖表、聲音、動畫等對象,還可以對幻燈片進行格式化和美化,以及對幻燈片的放映效果進行設置,得到*終的演示文稿。 (3) 在備注窗格中可以編輯幻燈片的一些備注文本。 2. 【幻燈片瀏覽視圖】按鈕 幻燈片瀏覽視圖方式是將當前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燈片以縮略圖的形式排列在屏幕上。用戶可以方便地在幻燈片之間進行添加、刪除、移動和復制等操作。 3. 【幻燈片放映視圖】按鈕 創建演示文稿的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通過單擊【幻燈片放映視圖】按鈕進行幻燈片放映操作,預覽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以便及時修改。其將演示文稿以全屏幕的方式顯示,如果演示文稿中設置了動畫效果,在放映時也可以看到。 提示: 使用【幻燈片放映視圖】按鈕播放的是當前正在編輯的幻燈片。 5.1.3演示文稿的創建 1. 新建空白演示文稿 新建空白演示文稿的操作步驟如下。 (1) 單擊【文件】→【新建】按鈕,彈出【新建】面板,如圖52所示。 (2) 在面板中選擇【空白演示文稿】選項,單擊【創建】按鈕,即可創建一個空白演示文稿。 圖52【新建】面板 2. 根據設計模板創建演示文稿 在創建**個演示文稿時,若對其沒有特別的構想,*好使用“設計模板”。模板能讓用戶集中精力創建文稿的內容而不必操心其整體風格。PowerPoint 2010提供的“根據設計模板”選項允許用戶利用系統提供的演示文稿模板來創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計模板包含幻燈片配色方案、標題及字體樣式等。 根據設計模板創建演示文稿的操作步驟如下。 (1) 單擊【文件】→【新建】按鈕,彈出【新建】面板,如圖52所示。 (2) 在【新建】面板中的【可用的模板和主題】中選擇【樣本模板】,就會彈出如圖53所示的窗口,選擇一種合適的模板即可在預覽區域中顯示模板的外觀。 (3) 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模板樣式,單擊【創建】按鈕,即可根據模板創建演示文稿。 圖53根據【樣本模板】創建演示文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