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遺傳學教學輔導一本通/盧龍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57933
- 條形碼:9787030557933 ; 978-7-03-05579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傳學教學輔導一本通/盧龍斗 內容簡介
本書從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內容、核心概論、核心試題五大方面全面解析遺傳學。用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遺傳學誕生和發展過程中的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對遺傳學的核心內容進行了高度的總結和概括;對遺傳學的一些重要核心概念進行了剖析和擴展;對一些綜合性的、典型的試題進行了獨到的分析。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于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和普及,便于更好的學習遺傳學課程,并適合作為教師備課推薦參考讀物。
遺傳學教學輔導一本通/盧龍斗 目錄
目錄
前言
**章 遺傳的物質基礎 1
一、核心人物 1
1. 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 1
2. 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2004) 2
3. 威爾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1916~2004) 3
4. 富蘭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1958) 6
5. 夏格夫(Erwin Chargeff,1905~2002) 8
6. 埃弗里(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1955) 10
7. 赫爾希(Alfred Day Hershey,1908~1997) 12
8. 康拉特(Heinz Fraenlrel Conrat,1910~1999) 12
9. 普魯辛納(Staoley B.Prusiner,1942~) 13
10. 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 14
二、核心事件 14
1. 核酸的發現 14
2. 格里菲斯的體內轉化實驗 15
3. 埃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16
4. 噬菌體侵染實驗 16
5. RNA 是遺傳物質的發現 17
6. 生物學革命風暴的爆發 17
7.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18
8. 朊病毒的發現 21
三、核心概念 22
1. 右旋DNA、左旋DNA 22
2. 三鏈DNA、四鏈DNA 22
3. 夏格夫法則、當量定律 23
4. 堿基夾角、堿基傾角23
5. 堿基堆積力、非特異性作用力 23
6. 串聯重復序列、反向重復序列 23
7. 回文結構、回文序列 23
8. 正超螺旋、負起螺旋 24
9. DNA 變性、DNA 復性 24
四、核心知識 24
1.為什么蛋白質沒有資格作為遺傳物質 24
2. 為什么RNA 不能作為主要遺傳物質 25
3. 為什么DNA 是遺傳物質 25
4. DNA 雙螺旋結構的特征 26
5. DNA 結構穩定的因素 26
6. 右旋DNA 與左旋DNA 的區別 28
7. 夏格夫法則在解析習題中的運用 28
五、核心習題 30
第二章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34
一、核心人物 34
1. 弗萊明(Walher Flemming,1843~1905) 34
2. 比耐登(Edouard van Beneden,1846~1910) 34
3. 博韋里(Theodor Heinrich Boveri,1862~1915) 35
4. 徐道覺(Tao Chiuh Hsu,1917~2003) 35
5. 蔣有興(Joe Hin Tjio,1919~2001) 36
三、核心事件 37
1. 染色體的發現 37
2. 有絲分裂的發現 37
3. 減數分裂的發現 38
4. 受精作用的發現 39
5. 人類46條染色體數目的發現 39
三、核心概念 40
1. 染色質、染色絲 40
2. 染色體、染色單體 41
3. 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 41
4. 姐妹染色單體、非姐妹染色單體 42
5. 常染色質、異染色質 42
6. 著絲粒、著絲點 43
7. 組蛋白、非組蛋白 43
8. 聯會、聯會復合體 43
9. 交換、交叉 43
四、核心知識 44
1. 四分體與四分子的區別 44
2. 染色體的動態變化 45
3. 染色體的四級結構 45
4. 細胞中染色體和DNA 分子數目的變化 46
5.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特點、意義及區別 46
6. 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 47
五、核心習題 48
第三章 孟德爾定律 53
一、核心人物 53
1.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 53
2. 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 54
3. 切爾瑪克(Erich von Seysenegg Tschermak,1871~1962) 55
4. 貝特森(William Bateson,1861~1926) 56
5. 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1868~1943) 57
6. 談家核(Tan Jiazhen,1909~2008) 57
二、核心事件 59
1. 孟德爾定律的發現 59
2. 孟德爾定律的重新發現一一遺傳學的誕生 61
3. “遺傳學”名稱的由來 62
4. “基因”概念的形成 63
5. ABO血型的發現 64
三、核心概念 65
1. 遺傳、變異 65
2. 基因、順反子 66
3. 等位基因、復等位基因 67
4. 基因型、表現型 68
5. 雜交、自交 68
6. 回交、測交 68
7. 純合子、雜合子 69
四、核心知識 70
1.分離定律的原始語言和現代語言 70
2. 自由組合定律的原始語言和現代語言 70
3. 基因型、表現型的快速畫法 71
4. 某種基因型、表現型比率的快速計算 72
5. 某一類基因型、表現型概率的快速計算 72
五、核心習題 75
第四章 連鎖互換定律 82
一、核心人物 82
1. 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82
2. 斯特蒂文特(Al世事d Henry Sesrtevant,1891~1970) 83
3. 薩頓(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1877~1916) 84
4. 李森科(Trofim Denisovich Lysenko,1898~1976) 85
5. 瓦維洛夫(1887~1943) 85
二、核心事件 87
1. 染色體的發現 87
2. 染色體是遺傳因子載體的推測 87
3. 染色體是遺傳因子載體的證實 87
4. 連鎖互換現象的發現 88
5. 連鎖互換定律的創立 89
6. 李森科事件 90
三、核心概念 91
1. 連鎖、互換 91
2. 雙交換、單交換 91
3. 兩點測交、三點測交 91
4. 干涉、并發率 91
5. 連鎖圖、連鎖作圖 91
6. 基因圖、基因作圖 92
7. 遺傳圖、遺傳作圖 92
8. 細胞學圖、遺傳學圖 92
9. 四分子分析、著絲粒作圖 92
10. **次分裂分離、第二次分裂分離 92
四、核心知識 92
1. 連鎖互換定律的實質 92
2. 交換值、重組值、圖距之間的關系 92
3. 交換值的測定方法 93
4. 交換值與交叉的關系 95
5. 鏈袍霉的減數分裂 96
6. 鏈袍霉著絲粒作圍原理 96
7. 三種子囊類型的形成機理 96
8. 鏈子也霉基因定位原理 96
9. 配子類型比例的確定 97
10. 如何把基因定位于某號染色體上 97
五、核心習題 98
第五章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108
一、核心人物 108
1. 史蒂文斯(Nettie Stevens,1861~1912) 108
2. 威爾遜(Edmund Beecher Wilson,1856~1939) 108
3. 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 109
二、核心事件 110
1. X 染色體的發現 110
2. Y 染色體的發現 110
3. 果蠅伴性遺傳的發現 111
4. 性別決定基因的發現 111
5. 萊昂假說的提出 112
6. 人類性別畸形的發現 112
7. 人類色盲癥的發現 113
8. 人類血友病的發現113
9. “皇室病”的由來 114
三、核心概念 114
1. 性別決定、性別分化 114
2. 性染色體、常染色體 115
3. 伴性遺傳、從性遺傳 115
4. 同形性染色體、異形性染色體 115
5. 同配性別、異配性別 116
四、核心知識 116
1. 性連鎖遺傳的機制 116
2. 人類性別畸形產生的機制 116
3. 人類性別決定和性別分化的機制 117
4. 性染色體是否屬于同源染色體 117
5. 如何判斷屬于常染色體遺傳還是性染色體遺傳 119
6. 色盲形成的機制 119
7. 血友病的機制和治療 120
8. 人類Y染色體的結構和起源 120
9. 人類Y染色體的命運和擔憂 121
五、核心習題 121
第六章 數量性狀遺傳 128
一、核心人物 128
1. 約翰遜(Wilhelm Ludwig Johannsen,1857~1927) 128
2. 費歇爾(Rona1d Aylmer Fisher,1890~1962) 129
3. 賴特(Sewa11 Wright,1889~1988) 131
4. 皮爾遜(Karl Pearson,1857~1936) 131
5. 袁隆平(Yuan Longping,1930~) 132
三、核心事件 134
1. 純系學說的建立 134
2. 多基因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135
3. 雜交水稻的培育 137
三、核心概念 139
1. 數量性狀、質量性狀 139
2. 累加作用、倍加作用 139
3. 方差、標準差 140
4. 廣義遺傳力、狹義遺傳力 140
5. 近交、近交系數 141
6. 顯性假說、超顯性假說 141
四、核心知識 142
1. 數量性狀的遺傳解釋 142
2. 數量性狀與質量性狀的關系 142
3. 數量性狀基因對數的估算 143
4. 數量性狀遺傳分析的方法 143
5. 遺傳力的估算 143
五、核心習題 144
第七章 群體遺傳與進化 151
一、核心人物 151
1. 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151
2. 杜布贊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1900~1975) 152
3. 霍爾丹(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1892~1964) 153
4. 哈迪(Godfrey Harold Hardy,1877~1947) 154
5. 木村資生(Motoo Kinura,1924~1994) 156
6. 高爾頓(Fmneis Galton,1822~1911) 157
二、核心事件 158
1. 貝格爾號航行 158
2. 綜合進化論的形成 159
3. 樺尺踐的工業黑化與環境的適應 161
4. 中性學說的形成 162
5. 優生學理論的誕生 163
三、核心概念 164
1. 群體、孟德爾群體 164
2. 基因庫、基因文庫 165
3. 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 165
4. 平衡群體、非平衡群體 165<>
前言
**章 遺傳的物質基礎 1
一、核心人物 1
1. 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 1
2. 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2004) 2
3. 威爾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1916~2004) 3
4. 富蘭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1958) 6
5. 夏格夫(Erwin Chargeff,1905~2002) 8
6. 埃弗里(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1955) 10
7. 赫爾希(Alfred Day Hershey,1908~1997) 12
8. 康拉特(Heinz Fraenlrel Conrat,1910~1999) 12
9. 普魯辛納(Staoley B.Prusiner,1942~) 13
10. 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 14
二、核心事件 14
1. 核酸的發現 14
2. 格里菲斯的體內轉化實驗 15
3. 埃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16
4. 噬菌體侵染實驗 16
5. RNA 是遺傳物質的發現 17
6. 生物學革命風暴的爆發 17
7.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 18
8. 朊病毒的發現 21
三、核心概念 22
1. 右旋DNA、左旋DNA 22
2. 三鏈DNA、四鏈DNA 22
3. 夏格夫法則、當量定律 23
4. 堿基夾角、堿基傾角23
5. 堿基堆積力、非特異性作用力 23
6. 串聯重復序列、反向重復序列 23
7. 回文結構、回文序列 23
8. 正超螺旋、負起螺旋 24
9. DNA 變性、DNA 復性 24
四、核心知識 24
1.為什么蛋白質沒有資格作為遺傳物質 24
2. 為什么RNA 不能作為主要遺傳物質 25
3. 為什么DNA 是遺傳物質 25
4. DNA 雙螺旋結構的特征 26
5. DNA 結構穩定的因素 26
6. 右旋DNA 與左旋DNA 的區別 28
7. 夏格夫法則在解析習題中的運用 28
五、核心習題 30
第二章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34
一、核心人物 34
1. 弗萊明(Walher Flemming,1843~1905) 34
2. 比耐登(Edouard van Beneden,1846~1910) 34
3. 博韋里(Theodor Heinrich Boveri,1862~1915) 35
4. 徐道覺(Tao Chiuh Hsu,1917~2003) 35
5. 蔣有興(Joe Hin Tjio,1919~2001) 36
三、核心事件 37
1. 染色體的發現 37
2. 有絲分裂的發現 37
3. 減數分裂的發現 38
4. 受精作用的發現 39
5. 人類46條染色體數目的發現 39
三、核心概念 40
1. 染色質、染色絲 40
2. 染色體、染色單體 41
3. 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 41
4. 姐妹染色單體、非姐妹染色單體 42
5. 常染色質、異染色質 42
6. 著絲粒、著絲點 43
7. 組蛋白、非組蛋白 43
8. 聯會、聯會復合體 43
9. 交換、交叉 43
四、核心知識 44
1. 四分體與四分子的區別 44
2. 染色體的動態變化 45
3. 染色體的四級結構 45
4. 細胞中染色體和DNA 分子數目的變化 46
5.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特點、意義及區別 46
6. 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 47
五、核心習題 48
第三章 孟德爾定律 53
一、核心人物 53
1.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 53
2. 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1848~1935) 54
3. 切爾瑪克(Erich von Seysenegg Tschermak,1871~1962) 55
4. 貝特森(William Bateson,1861~1926) 56
5. 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1868~1943) 57
6. 談家核(Tan Jiazhen,1909~2008) 57
二、核心事件 59
1. 孟德爾定律的發現 59
2. 孟德爾定律的重新發現一一遺傳學的誕生 61
3. “遺傳學”名稱的由來 62
4. “基因”概念的形成 63
5. ABO血型的發現 64
三、核心概念 65
1. 遺傳、變異 65
2. 基因、順反子 66
3. 等位基因、復等位基因 67
4. 基因型、表現型 68
5. 雜交、自交 68
6. 回交、測交 68
7. 純合子、雜合子 69
四、核心知識 70
1.分離定律的原始語言和現代語言 70
2. 自由組合定律的原始語言和現代語言 70
3. 基因型、表現型的快速畫法 71
4. 某種基因型、表現型比率的快速計算 72
5. 某一類基因型、表現型概率的快速計算 72
五、核心習題 75
第四章 連鎖互換定律 82
一、核心人物 82
1. 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 82
2. 斯特蒂文特(Al世事d Henry Sesrtevant,1891~1970) 83
3. 薩頓(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1877~1916) 84
4. 李森科(Trofim Denisovich Lysenko,1898~1976) 85
5. 瓦維洛夫(1887~1943) 85
二、核心事件 87
1. 染色體的發現 87
2. 染色體是遺傳因子載體的推測 87
3. 染色體是遺傳因子載體的證實 87
4. 連鎖互換現象的發現 88
5. 連鎖互換定律的創立 89
6. 李森科事件 90
三、核心概念 91
1. 連鎖、互換 91
2. 雙交換、單交換 91
3. 兩點測交、三點測交 91
4. 干涉、并發率 91
5. 連鎖圖、連鎖作圖 91
6. 基因圖、基因作圖 92
7. 遺傳圖、遺傳作圖 92
8. 細胞學圖、遺傳學圖 92
9. 四分子分析、著絲粒作圖 92
10. **次分裂分離、第二次分裂分離 92
四、核心知識 92
1. 連鎖互換定律的實質 92
2. 交換值、重組值、圖距之間的關系 92
3. 交換值的測定方法 93
4. 交換值與交叉的關系 95
5. 鏈袍霉的減數分裂 96
6. 鏈袍霉著絲粒作圍原理 96
7. 三種子囊類型的形成機理 96
8. 鏈子也霉基因定位原理 96
9. 配子類型比例的確定 97
10. 如何把基因定位于某號染色體上 97
五、核心習題 98
第五章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108
一、核心人物 108
1. 史蒂文斯(Nettie Stevens,1861~1912) 108
2. 威爾遜(Edmund Beecher Wilson,1856~1939) 108
3. 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 109
二、核心事件 110
1. X 染色體的發現 110
2. Y 染色體的發現 110
3. 果蠅伴性遺傳的發現 111
4. 性別決定基因的發現 111
5. 萊昂假說的提出 112
6. 人類性別畸形的發現 112
7. 人類色盲癥的發現 113
8. 人類血友病的發現113
9. “皇室病”的由來 114
三、核心概念 114
1. 性別決定、性別分化 114
2. 性染色體、常染色體 115
3. 伴性遺傳、從性遺傳 115
4. 同形性染色體、異形性染色體 115
5. 同配性別、異配性別 116
四、核心知識 116
1. 性連鎖遺傳的機制 116
2. 人類性別畸形產生的機制 116
3. 人類性別決定和性別分化的機制 117
4. 性染色體是否屬于同源染色體 117
5. 如何判斷屬于常染色體遺傳還是性染色體遺傳 119
6. 色盲形成的機制 119
7. 血友病的機制和治療 120
8. 人類Y染色體的結構和起源 120
9. 人類Y染色體的命運和擔憂 121
五、核心習題 121
第六章 數量性狀遺傳 128
一、核心人物 128
1. 約翰遜(Wilhelm Ludwig Johannsen,1857~1927) 128
2. 費歇爾(Rona1d Aylmer Fisher,1890~1962) 129
3. 賴特(Sewa11 Wright,1889~1988) 131
4. 皮爾遜(Karl Pearson,1857~1936) 131
5. 袁隆平(Yuan Longping,1930~) 132
三、核心事件 134
1. 純系學說的建立 134
2. 多基因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135
3. 雜交水稻的培育 137
三、核心概念 139
1. 數量性狀、質量性狀 139
2. 累加作用、倍加作用 139
3. 方差、標準差 140
4. 廣義遺傳力、狹義遺傳力 140
5. 近交、近交系數 141
6. 顯性假說、超顯性假說 141
四、核心知識 142
1. 數量性狀的遺傳解釋 142
2. 數量性狀與質量性狀的關系 142
3. 數量性狀基因對數的估算 143
4. 數量性狀遺傳分析的方法 143
5. 遺傳力的估算 143
五、核心習題 144
第七章 群體遺傳與進化 151
一、核心人物 151
1. 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151
2. 杜布贊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1900~1975) 152
3. 霍爾丹(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1892~1964) 153
4. 哈迪(Godfrey Harold Hardy,1877~1947) 154
5. 木村資生(Motoo Kinura,1924~1994) 156
6. 高爾頓(Fmneis Galton,1822~1911) 157
二、核心事件 158
1. 貝格爾號航行 158
2. 綜合進化論的形成 159
3. 樺尺踐的工業黑化與環境的適應 161
4. 中性學說的形成 162
5. 優生學理論的誕生 163
三、核心概念 164
1. 群體、孟德爾群體 164
2. 基因庫、基因文庫 165
3. 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 165
4. 平衡群體、非平衡群體 165<>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