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71478
- 條形碼:9787510071478 ; 978-7-5100-7147-8
- 裝幀:55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河南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嚴格依據河南省事業單位考試大綱及考試真題精心編寫而成。本書涵蓋十一篇內容,知識點覆蓋廣泛。不僅涵蓋了基礎知識部分,還精選了社會熱點知識,比如國家的大政方針、新修訂的法律以及與事業單位相關的新文件。同時本書在形式上,采取雙色印刷,考試重點用彩色字體標注,復習起來比較直觀,能夠幫助考生快速抓住重點,提高備考效率。后,本書在正文中設置“易錯警示”板塊,將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延伸講解,提醒考生對比記憶,攻破重點難點。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內容簡介
本書嚴格依據*單位考試大綱編寫,由中公*單位考試研究院多位資歷講師根據歷年真題的深入研究及命題趨勢的全面預測完成,其中突出重點考查范圍,標記重點命題知識點,為考生能夠在短期內實現提分突破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目錄
**章馬克思主義哲學(12)
**節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述(12)
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14)
第三節馬克思主義社會歷史觀(20)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23)
**節商品與貨幣(23)
第二節資本與剩余價值(25)
第三章毛澤東思想(27)
**節毛澤東思想概述(27)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29)
第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1)
**節鄧小平理論(31)
第二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35)
第三節科學發展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36)
第五章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38)
**節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要點)(38)
第二節“十三五”規劃綱要(要點)(40)
第三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42)
第四節其他重大會議及文件要點(46)
實戰提升訓練(48)
**章市場經濟(52)
**節市場經濟體制(52)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53)
第二章微觀經濟(58)
**節市場體系(58)
第二節市場機制(59)
第三節市場結構(60)
第三章宏觀經濟(63)
**節宏觀調控(63)
第二節財政收支與財政政策(65)
第三節貨幣政策(67)
第四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69)
實戰提升訓練(72)
**章法理學(76)
**節法的概述(76)
第二節法律關系(77)
第三節法的運行(79)
第二章憲法(81)
**節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制度(81)
第二節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82)
第三節國家機構(83)
第三章民法(84)
**節民法總則(84)
第二節合同法(91)
第三節婚姻法(92)
第四節繼承法(93)
第四章刑法(96)
**節刑法概述(96)
第二節犯罪(96)
第三節刑罰(100)
第五章行政法(104)
**節行政法概述(104)
第二節行政行為(104)
第三節公務員法(108)
第六章經濟法(111)
**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11)
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112)
第三節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113)
第七章訴訟法(115)
**節民事訴訟法(115)
第二節刑事訴訟法(119)
第三節行政訴訟法(123)
實戰提升訓練(128)
**章管理學基本理論(132)
**節管理概述(132)
第二節決策(133)
第三節組織(135)
第四節領導(137)
第五節控制(138)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礎知識(140)
**節公共管理概述(140)
第二節公共政策(141)
第三節公共決策(142)
第四節公共危機管理(142)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礎知識(144)
**節政府職能(144)
第二節行政組織(145)
第三節行政領導(146)
第四節行政執行(147)
第五節行政監督(148)
實戰提升訓練(150)
**章公文基礎知識(154)
**節公文簡介(154)
第二節公文行文規則(157)
第三節公文格式(159)
第二章公文處理(165)
**節公文擬制(165)
第二節公文辦理(165)
第三節公文管理(167)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寫作(169)
**節決定通知(169)
第二節公告通告(171)
第三節報告請示(172)
第四節函意見(174)
第五節通報批復(175)
實戰提升訓練(176)
**章文化常識(180)
**節中國傳統文化(180)
第二節中國文學(183)
第二章歷史常識(194)
**節中國古代史(194)
第二節中國近現代史(202)
實戰提升訓練(210)
**章高新技術(214)
**節信息技術(214)
第二節新材料技術(215)
第三節新能源技術(216)
第四節生物工程技術(218)
第五節我國航空航天技術(219)
第二章生活常識(221)
**節物理常識(221)
第二節化學常識(224)
第三節生物常識(226)
第四節醫學常識(230)
第五節安全常識(231)
第三章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234)
**節計算機概述(234)
第二節Word2010(237)
第三節Excel2010(240)
實戰提升訓練(244)
**章國情概況(248)
**節我國的自然環境(248)
第二節我國的資源、能源與自然災害(252)
第三節我國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54)
第二章自然地理概況(257)
實戰提升訓練(264)
**章事業單位概述(268)
第二章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270)
第三章事業單位改革制度(279)
**節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279)
第二節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要點)(280)
第三節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要點)(281)
實戰提升訓練(284)
**章公民道德概述(288)
第二章社會公德與家庭美德(289)
第三章職業道德(291)
實戰提升訓練(294)
**章審題策略(298)
**節審題的作用與原則(298)
第二節審題技巧(299)
第二章歸納概括(301)
**節歸納概括綜述(301)
第二節歸納概括的一般應試方法(303)
第三節歸納概括的答題步驟和答題思路(304)
第三章綜合分析(309)
**節綜合分析綜述(309)
第二節詞句闡釋(312)
第三節啟示型分析(313)
第四節評論型分析(315)
第四章議論文(317)
**節議論文綜述(317)
第二節議論文的審題和立意(318)
第三節議論文的四個關鍵點(319)
第四節評論文章的寫作方法(322)
第五節議論文的語言要求及文風(325)
第五章寫作范文精講(328)
范文1“一帶一路”主題(328)
范文2統籌區域發展主題(330)
范文3精準扶貧主題(331)
范文4對口支援主題(333)
范文5規則意識主題(335)
范文6包容文化主題(337)
實戰提升訓練(340)
河南事業單位招聘(綜合類)考試輔導課程簡章(345)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表(348)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節選
**篇 政治 **節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述 一、哲學及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或者說,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是關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論。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具體如下: 二、哲學的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哲學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它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氣、土等,具有直觀性和猜測性。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把哲學和自然科學結合起來,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認為自然意義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變的,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不徹底性(即在歷史觀上陷入唯心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唯心主義把意識視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對意識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意志、經驗、心靈等看作世界萬物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以致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經典真題下列命題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 A.“萬物都在運動,但只在概念中運動” 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萬物,已有天地萬物之理” C.“物質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復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答案】BCD。解析: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是先于物質世界并獨立于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A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它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即題干中的概念)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B、C、D選項中的“理”“理念”“道”都是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另一種表述,因此BCD為正確答案。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及其特征 經典真題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A.法國唯物主義、英國經驗主義、德國理性主義 B.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定律、生物進化論 C.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D.法國歷史哲學、英國科學主義、歐洲人文主義 【答案】C。解析: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直接理論來源,英國、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故C項正確。B項是自然科學重大成就的三大發現,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故不選。A、D項是當時社會存在的某些理論派別,而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 一、物質和意識 (一)物質及其存在方式 列寧對物質的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這一定義包含的內容:**,哲學的物質范疇是一個抽象程度*高、范圍*廣的范疇;第二,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1.物質和運動 2.運動和靜止 3.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二)意識的含義、本質及能動作用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二、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一)世界的普遍聯系 聯系: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二)世界的永恒發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 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三、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一)質量互變規律 1.質、量、度 質: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識別事物重在認識其內在的質。 量: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外在規定性,表現為數量、大小、規格、程度等方面。把握事物發展要注意量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數。 度:質與量的統一,是保持事物質的規定的量的限度。實踐中要把握“適度”的原則。 2.量變和質變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事物保持自身存在和本質屬性的穩定的方面。 否定:事物改變自身存在和發生質變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這兩方面的矛盾統一體。 2.辯證否定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內部的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的結果。 第二,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系的環節。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沒有辯證否定就無法達到質變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聯系的重要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繼承舊事物內部積極的合理的因素,而拋棄消極的已喪失合理的因素,是發揚與拋棄的統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學的做法。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對否定的再次否定。從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個周期。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發展的周期性趨勢。否定之否定與開始的肯定有著表象上的相似,但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更高層次上的新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總的趨勢是上升和前進,而事物實現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是波浪式前進。我們既要對事物發展趨勢充滿信心,又要對發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準備。 經典真題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的過程。 A.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B.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循環 C.直線式前進 D.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 【答案】AD。解析: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的一個有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事物的發展表現出周期性,在這一周期中,事物的發展經歷了兩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簡單的拋棄,而是把前階段發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來。因此,在事物發展的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階段,并不是簡單地再現原事物,簡單地回到原來的出發點,而是形式的回復、內容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前進和上升的發展過程,反映了事物發展道路的前進性和曲折性。故AD正確,BC錯誤。 (三)對立統一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發展的動力,并以其深刻性而貫穿在辯證法的其他規律和范疇之中。 第二,對立統一即矛盾。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內在固有的客觀存在的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本性。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 2.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內因:事物內部的矛盾。 外因:事物外部的環境條件。 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共同推動事物發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自始至終存在矛盾運動。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矛盾的性質、地位以及解決形式各有其特點。
中公·單位(2018)河南省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中公版 作者簡介
李永新 畢業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錄考試有著深入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主持研發了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深度輔導教材系列和輔導課程、專項突破輔導教材和輔導課程,幫助廣大考生成就了夢想,備受考生推崇。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