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朝花夕拾·野草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56406
- 條形碼:9787305056406 ; 978-7-305-0564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朝花夕拾·野草 內容簡介
《朝花夕拾·野草》收錄了魯迅所寫散文詩23篇,很初發表于1924年至1927年的《語絲》周刊上,署名均為魯迅。內容主要為通過自我省思,抒發自己靈魂深處的矛盾、緊張、焦慮,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是心靈的煉獄中熔鑄的詩歌,是浸透著生命體驗的反抗絕望的哲學。其中《雪》、《風箏》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朝花夕拾》所收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乃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野草》收集了作者1924年至1926年所作散文詩二十三篇,貫穿著嚴肅的自我解剖和不懈的思想探索。它的藝術特色鮮明——象征和隱喻手法,想象豐富,構思奇特。這些篇章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韓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寫的回憶散文集,全書共10篇。很初發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補充《小引》和《后記》兩篇,于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1929年、1932年再版。所選文章基本上都是回憶的記事,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孩提到青年的生活歷程。文字深沉雋永,堪稱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范愛農》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朝花夕拾·野草 目錄
小引
范愛農
《二十四孝圖》
藤野先生
阿長與山海經
父親的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五猖會
狗·貓·鼠
瑣記
無常
后記
野草
題辭
秋夜
影的告別
求乞者
我的失戀
復仇(其一)
復仇(其二)
希望
雪
風箏
好的故事
過客
死火
狗的駁詰
失掉的好地獄
墓碣文
頹敗線的顫動
立論
死后
這樣的戰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臘葉
淡淡的血痕中
一覺
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朝花夕拾·野草 節選
《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 然而這意見后來似乎逐漸淡薄,到底忘卻了,我們從此也沒有再見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鄉做教員,大概是春末時候罷,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見了一個人,互相熟視了不過兩三秒鐘,我們便同時說: “哦哦,你是范愛農!” “哦哦,你是魯迅!” 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回到故鄉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現在是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趁了航船進城來。 他又告訴我現在愛喝酒,于是我們便喝酒。從此他每一進城,必定來訪我,非常相熟了。我們醉后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了也發笑。一天我忽而記起在東京開同鄉會時的舊事,便問他: “那一天你專門反對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緣故呢?” “你還不知道?我一向就討厭你的,——不但我,我們。” “你那時之前,早知道我是誰么?” “怎么不知道。我們到橫濱,來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們,搖搖頭,你自己還記得么?” 我略略一想,記得的,雖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時是子英來約我的,說到橫濱去接新來留學的同鄉。汽船一到,看見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將行李放到稅關上去候查檢,關吏在衣箱中翻來翻去,忽然翻出一雙繡花的弓鞋來,便放下公事,拿著子(仔)細地看。我很不滿,心里想,這些鳥男人,怎么帶這東西來呢。自己不注意,那時也許就搖了搖頭。檢驗完畢,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須上火車。不料這一群讀書人又在客車上讓起坐位來了,甲要乙坐在這位子,乙要丙去坐,作揖未終,火車已開,車身一搖,即刻跌倒了三四個。我那時也很不滿,暗地里想:連火車上的坐位,他們也要分出尊卑來……。自己不注意,也許又搖了搖頭。然而那群雍容揖讓的人物中就有范愛農,卻直到這一天才想到。豈但他呢,說起來也慚愧,這一群里,還有后來在安徽戰死的陳伯平烈士,被害的馬宗漢烈士;被囚在黑獄里,到革命后才見天日而身上永帶著匪刑的傷痕的也還有一兩人。而我都茫無所知,搖著頭將他們一并送上東京了。徐伯蓀雖然和他們同船來,卻不在這車上,因為他在神戶就和他的夫人坐車走了陸路了。 我想我那時搖頭大約有兩回,他們看見的不知道是那(哪)一回。讓坐時喧鬧,檢查時幽靜,一定是在稅關上的那一回了,試問愛農,果然是的。 “我真不懂你們帶這東西做什么?是誰的?” “還不是我們師母的?”他瞪著他多白的眼。 “到東京就要假裝大腳,又何必帶這東西呢?” “誰知道呢?你問她去。” 到冬初,我們的景況更拮據了,然而還喝酒,講笑話。忽然是武昌起義,接著是紹興光復。第二天愛農就上城來,戴著農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老迅,我們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復的紹興。我們同去。” 我們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滿眼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內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紳所組織的軍政府,什么鐵路股東是行政司長,錢店掌柜是軍械司長……。這軍政府也到底不長久,幾個少年一嚷,王金發帶兵從杭州進來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會來。他進來以后,也就被許多閑漢和新進的革命黨所包圍,大做王都督。在衙門里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并不冷。 我被擺在師范學校校長的飯碗旁邊,王都督給了我校款二百元。愛農做監學,還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談閑天。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 “情形還是不行,王金發他們。”一個去年聽過我的講義的少年來訪我,慷慨地說,“我們要辦一種報來監督他們。不過發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還有一個是子英先生,一個是德清先生。為社會,我們知道你決不推卻的。” 我答應他了。兩天后便看見出報的傳單,發起人誠然是三個。五天后便見報,開首便罵軍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員;此后是罵都督,都督的親戚、同鄉、姨太太……。 這樣地罵了十多天,就有一種消息傳到我的家里來,說都督因為你們詐取了他的錢,還罵他,要派人用手槍來打死你們了。 別人倒還不打緊,**個著急的是我的母親,叮囑我不要再出去。但我還是照常走,并且說明,王金發是不來打死我們的,他雖然綠林大學出身,而殺人卻不很輕易。況且我拿的是校款,這一點他還能明白的,不過說說罷了。 果然沒有來殺。寫信去要經費,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時傳令道:再來要,沒有了! 不過愛農得到了一種新消息,卻使我很為難。原來所謂“詐取”者,并非指學校經費而言,是指另有送給報館的一筆款。報紙上罵了幾天之后,王金發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們的少年們便開起會議來,**個問題是:收不收?決議日:收。第二個問題是:收了之后罵不罵?決議日:罵。理由是:收錢之后,他是股東;股東不好,自然要罵。 我即刻到報館去問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說了幾句不該收他錢的話,一個名為會計的便不高興了,質問我道: “報館為什么不收股本?” “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我就不再說下去了,這一點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說出連累我們的話來,他就會面斥我太愛惜不值錢的生命,不肯為社會犧牲,或者明天在報上就可以看見我怎樣怕死發抖的記載。 然而事情很湊巧,季茀寫信來催我往南京了。愛農也很贊成,但頗凄涼,說: “這里又是那樣,住不得。你快去罷……。” 我懂得他無聲的話,決計往南京。先到都督府去辭職,自然照準,派來了一個拖鼻涕的接收員,我交出賬目和余款一角又兩銅元,不是校長了。后任是孔教會會長傅力臣。 報館案是我到南京后兩三個星期了結的,被一群兵們搗毀。子英在鄉下,沒有事;德清適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脫下衣服,照了一張照片,以顯示一寸來寬的刀傷,并且做一篇文章敘述情形,向各處分送,宣傳軍政府的橫暴。我想,這種照片現在是大約未必還有人收藏著了,尺寸太小,刀傷縮小到幾乎等于無,如果不加說明,看見的人一定以為是帶些瘋氣的風流人物的裸體照片,倘遇見孫傳芳大帥,還怕要被禁止的。 我從南京移到北京的時候,愛農的學監也被孔教會會長的校長設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愛農。我想為他在北京尋一點小事做,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沒有機會。他后來便到一個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時時給我信,景況愈困窮,言辭也愈凄苦。終于又非走出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處飄浮。不久,忽然從同鄉那里得到一個消息,說他已經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殺。因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間獨坐在會館里,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并不確,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并無證據。一點法子都沒有,只做了四首詩,后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表,現在是將要忘記完了。只記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合沉淪。”中間忘掉兩句,末了是“舊朋云散盡,余亦等輕塵。” 后來我回故鄉去,才知道一些較為詳細的事。愛農先是什么事也沒得做,因為大家討厭他。他很困難,但還喝酒,是朋友請他的。他已經很少和人們來往,常見的只剩下幾個后來認識的較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們似乎也不愿意多聽他的牢騷,以為不如講笑話有趣。 “也許明天就收到一個電報,拆開來一看,是魯迅來叫我的。”他時常這樣說。 ……
青少年課外閱讀系列叢書朝花夕拾·野草 作者簡介
賈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陜西丹鳳縣棣花鎮,一九七四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七五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雜志主編。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二十四卷,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高興》《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長篇小說十六部,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錄》《天氣》等。作品曾獲得國家文學獎五次,即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另獲施耐庵文學獎、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冰心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老舍文學獎、當代文學獎等五十余次。并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作品被翻譯出版英、法、德、俄、日、韓、越文等三十余種。被改編電影、電視、話劇、戲劇二十余種。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