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2017-區域合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2397
- 條形碼:9787208152397 ; 978-7-208-1523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2017-區域合作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區域合作研究"為主題,在分析長三角區域合作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依據權威的統計數據和發展指標,輔以精心制作的圖表,從橫向比較角度對其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客觀的描述,并對長三角區域合作未來的目標選擇和發展思路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2017-區域合作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區域合作研究”為主題, 在分析長三角區域合作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 依據權威的統計數據和發展指標, 輔以精心制作的圖表, 從橫向比較角度對其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客觀的描述, 并對長三角區域合作未來的目標選擇和發展思路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2017-區域合作研究 目錄
導言
**章 區域合作理論概述
1.1 區域合作理論
1.1.1 區域合作的理論起點
1.1.2 區域合作的基本內容
l.1.3 區域合作的相關理論
1.2 改革開放以來區域合作理論的演進
1.2.1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有關區域合作理論的初步建立
1.2.2 8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有關區域合作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1.2.3 2003—2010年期間有關區域合作理論的進一步完善
1.2.4 經濟新常態形勢下有關區域合作理論的新時期要求
1.3 長三角區域合作的意義
1.3.1 “一帶一路”國家倡議重要承載區域
1.3.2 長江經濟帶合作帶來的廣闊發展空間
1.3.3 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有力實踐
第二章 上海參與長三角區域合作的歷史沿革
2.1 早期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前)
2.1.1 鴉片戰爭后,被迫對外開放條件下商品經濟逐步繁榮
2.1.2 新興現代工商業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
2.1.3 計劃經濟體制年代長三角地區城市功能趨同階段
2.2 上海經濟區誕生(1982~1992年)
2.2.1 打破傳統經濟僵化模式,建立經濟融合機制
2.2.2 促進區域融合,建立要素流動機制
2.2.3 保障資金流通,實行金融體制改革
2.2.4 提高產品質量、開拓市場,推行產銷結合機制
2.2.5 加強區域合作,確定以市場為主導的政府間合作機制
2.3 長三角區域合作成型(1992~2007年)
2.3.1 浦東的開發開放,改變長三角發展格局
2.3.2 打造現代服務業,支撐長三角制造業集聚和發展
2.3.3 打通城際脈絡,推動長三角區域交通合作
2.3.4 促進人才城際就業,實行長三角區域人才合作
2.3.5 整合區域資源,推動長三角區域旅游規劃合作
2.3.6 促進城市協商交流,建立政府間的合作機制
2.4 泛長三角合作起步(20082014年)
2.4.1 加強產權管理建設,保障產權交易合作
2.4.2 建立共享平臺,促進公共服務合作
2.4.3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環保合作
2.5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發展(2015年至今)
2.5.1 長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及其特點
2.5.2 長三角城市群的競爭
2.5.3 長三角城市群的合作
2.5.4 跨省經濟園區合作發展
2.5.5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導向下上海發展的思考
2.6 上海參與長三角對長江經濟帶的帶動作用
2.6.1 倡導長江沿岸中心城市合作機制
2.6.2 浦東開發開放開啟沿江合作
2.6.3 確立龍頭地位,推動黃金水道新崛起
2.6.4 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龍頭”作用進一步深化
2.6.5 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服務長江經濟帶
第三章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的比較研究
3.1 區域合作發展競爭力分析
3.1.1 區域合作發展競爭力
3.1.2 區域合作發展競爭力指標體系設計
3.1.3 區域合作發展競爭力評價分析結果
3.1.4 區域合作發展競爭力協調模式與合作機制分析
3.2 國內區域合作案例
3.2.1 京津冀區域合作
3.2.2 珠三角區域合作
3.2.3 成渝區域合作
3.2.4 環長株潭區域合作
3.3 國際區域合作案例
3.3.1 美國區域合作
3.3.2 英國區域合作
3.3.3 德國區域合作
3.3.4 日本區域合作
3.3.5 啟示
第四章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發展的目標選擇
4.1 長三角區域合作的利益基礎和存在的瓶頸
4.1.1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經濟
4.1.2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社會
4.1.3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文化
4.1.4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生態
4.2 長三角區域進一步合作的條件
4.2.1 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將改變長三角地區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分工地位
4.2.2 我國經濟相對過剩格局和擴大內需對區域合作持久性影響
4.2.3 國內統一市場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推動
4.2.4 沿江沿海兩大經濟帶給長三角的合作和發展帶來新機遇
4.3 長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目標選擇
4.3.1 建成多中心一定規模的世界級城市群
4.3.2 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加快區域性產業結構優化
4.3.3 進一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成區域共同市場
4.3.4 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提高長三角地區技術創新能力
4.3.5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支撐體系
第五章 長三角發展區域合作的思路
5.1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長三角產業合作區域效應
5.1.1 緊跟步伐,聯動國家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5.1.2 著力培育,打造具有龍頭作用的先進制造業
5.1.3 重點發展,孕育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
5.1.4 因勢利導,發展與產業體系配套現代服務業
5.2 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提升區域合作功能和效率
5.2.1 加強區域快速交通建設,形成區域綜合交通體系
5.2.2 加快區域綜合樞紐建設,努力夯實區域公共交通
5.2.3 推進區域能源設施建設,強化區域合作發展支撐
5.2.4 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區域合作溝通通道
5.3 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構建跨區域合作環保體系
5.3.1 總體和單項規劃并行,制訂區域環境聯合規劃
5.3.2 責任和權利明確劃分,完善區域環境協調共治
5.3.3 預警和方案事先準備,保證區域環境應急合作
5.3.4 總量和分配合理流通,堅持區域環境市場調節
5.4 合理優化城市布局,促進城鎮區域協調合作發展
5.4.1 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堅持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
5.4.2 協調城鎮不同層次功能,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功能
5.4.3 優化區域人口布局,調節區域城鎮規模結構
5.4.4 加強區域城市規劃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5.5 構建區域內社會和諧,提高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
5.5.1 統一思想,建立完善區域內社會信用體系
5.5.2 加強交流,協同發展城市與鄉村公共服務
5.5.3 穩步推進,因地制宜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5.5.4 總體把握,循序漸進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5.6 深化區域內文化整合,加快構建現代文化服務系統
5.6.1 共建區域內文化體系,共同參與文化合作過程
5.6.2 共建區域內文化產業,不斷挖掘文化合作潛力
5.6.3 建立區域內文化組織,完善整合文化合作市場
5.6.4 共享區域內文化成果,集體受益文化合作果實
附錄一 2015年長三角區域合作各個城市數據統計
表6.1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總體經濟情況
表6.2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情況
表6.3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大學生及就業情況
表6.4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金融投資外貿情況
表6.5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情況
表6.6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城鄉社會保障基本情況
表6.7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住房及教育情況
表6.8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文化醫療情況
表6.9 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資源占有量情況
表6.1 02015年長三角各城市環境保護情況
附錄二 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的數據統計
表6.1 l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總體經濟情況
表6.1 2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居民生活水平情況
表6.1 3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大學生就業情況
表6.1 4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金融投資外貿情況
表6.1 5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交通基礎設施情況
表6.1 6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城鄉社會保障基本情況
表6.1 7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住房及教育情況
表6.1 8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文化醫療情況
表6.1 9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資源占有量情況
表6.2 0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環境保護情況
表6.2 12015年我國各個地區區域合作環境保護情況(續上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