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海上文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196606
- 條形碼:9787313196606 ; 978-7-313-19660-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上文脈 本書特色
徐匯區古屬昆山縣,唐宋代隸華亭縣,元明清代為上海縣轄地。國民政府設置行政區后,分為第七區(常熟區)、第八區(徐家匯區)和第二十六區(龍華區)。1956年,常熟區和徐匯區合并,定名為徐匯區。1984年劃入龍華、漕河涇鎮和長橋地區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區劃范圍。徐匯文脈,俯仰古今!歷史學家論言:誰要了解十七世紀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過程,誰就會把目光投向歷史上的徐家匯。徐家匯也越來越成為近代中國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首處空間中心。徐匯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國的文化史和革命史,歷史鑒證,歲月鐫刻;時代新篇,今人書寫。作為海派文化氣息和經典建筑品質*特色的城區之一,“海派文化 人文徐匯 ”鮮明地標,如今一個個出現在新時代的徐匯版圖。《海上文脈》讓你沉浸于濃郁的海派文化氛圍……
海上文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海派文化地圖”叢書之一,是徐匯卷。徐匯區古屬昆山縣,唐宋代隸華亭縣,元明清代為上海縣轄地。國民政府設置行政區后,分為第七區(常熟區)、第八區(徐家匯區)和第二十六區(龍華區)。1956年,常熟區和徐匯區合并,定名為徐匯區。1984年劃入龍華、漕河涇鎮和長橋地區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區劃范圍。徐匯文脈,俯仰古今!歷史學家論言:誰要了解十七世紀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過程,誰就會把目光投向歷目前的徐家匯。徐家匯也越來越成為近代中國文化交流過程中的首處空間中心。徐匯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國的文化史和革命史,歷史鑒證,歲月鐫刻;時代新篇,今人書寫。作為海派文化氣息和經典建筑品質擁有特色的城區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匯”鮮明地標,如今一個個出現在新時代的徐匯版圖。《海上文脈》讓你沉浸于濃郁的海派文化氛圍……
海上文脈 目錄
海上文脈 作者簡介
潘新華高級記者。獲2002年上海韜奮新聞獎。歷任新民晚報經濟部主任、浦東記者站站長、特稿部主任、總編辦公室主任等。發表《破譯上海人的信息密碼》《偉大城市離不開居民的深深眷戀》等城市文化專稿。多篇論文、特稿收入《文萃·業務卷》《五色夜上海——新民晚報特稿精選》《上海改革開放的故事》《中國晚報學》《新聞老戰士與抗戰》等。編著《都市熱線》(合作)。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