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51050
- 條形碼:9787030351050 ; 978-7-03-03510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刻畫了我國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森林、草地、濕地、自然保護區、能源等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空間格局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從居住容載、就業支持、經濟發展、資源保障和生態維衡五個方面評價了不同區域可持續發展功能,建立了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的三級分區方案,提出了不同分區的可持續發展主導功能。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可作為資源與環境科學、區域發展相關領域管理人員、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參考用書。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研究 目錄
前言
1 緒論:區劃的進展
1.1 區劃的產生與類型
1.2 國外區劃研究進展
1.3 國內區劃研究進展
1.4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
參考文獻
2 區域功能分區的原理與基礎
2.1 空間關系分析的相關理論
2.2 地理空間差異與人口生態適宜性分布格局
2.3 區域發展戰略演變及其空間效應
2.4 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
2.5 區域生態與環境的空間特征
2.6 區域城鎮化發展的空間特性
2.7 區域格局形成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3 區域功能的演變分析
3.1 土地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2 水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3 能源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4 人口空間分布和區域功能
3.5 農業發展及區域功能演變
3.6 工業及第三產業發展的區域功能演變
3.7 中國區域發展的戰略功能定位
參考文獻
4 新區域的形成與分析
4.1 新區域的出現與認定
4.2 遼寧沿海經濟帶
4.3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4.4 江蘇沿海經濟區
4.5 海峽西岸經濟區
4.6 廣西北部灣區域
4.7 橫琴島開發區
4.8 海南旅游規劃區
4.9 圖們江區域—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4.10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4.11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4.12 中部崛起
4.13 關中—天水經濟區
4.14 甘肅省循環經濟區
4.15 兩江新區
4.16 成渝經濟區
4.17 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區
參考文獻
5 糧食安全功能分區
5.1 引言
5.2 要素評價與基礎分區
5.3 功能分區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6 水生態功能分區
6.1 水資源及水環境概況
6.2 水區劃研究概述
6.3 水生態功能區劃
參考文獻
7 人居功能分區
7.1 引言
7.2 基礎數據庫的建立
7.3 中國人居環境自然適宜性分類
7.4 中國人口空間集聚程度分級
7.5 人居功能分區
參考文獻
8 能源功能分區
8.1 問題提出與現狀分析
8.2 能源資源本底分析與區際流動
8.3 分區原則與方法
8.4 分區結果
8.5 各區的特征與功能定位
參考文獻
9 生態功能分區
9.1 研究進展綜述
9.2 區劃原則、方法及數據源
9.3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結果
參考文獻
10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的方法體系
11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基礎評價
12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方案
13 東北區
14 黃淮海區
15 東南臨海區
16 中南近海區
17 四川盆地區
18 云貴高原區
19 青藏高原區
20 西北區
21 中北高原區
22 黃土高原區
23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可視化系統
附錄
彩圖
1 緒論:區劃的進展
1.1 區劃的產生與類型
1.2 國外區劃研究進展
1.3 國內區劃研究進展
1.4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
參考文獻
2 區域功能分區的原理與基礎
2.1 空間關系分析的相關理論
2.2 地理空間差異與人口生態適宜性分布格局
2.3 區域發展戰略演變及其空間效應
2.4 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
2.5 區域生態與環境的空間特征
2.6 區域城鎮化發展的空間特性
2.7 區域格局形成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3 區域功能的演變分析
3.1 土地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2 水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3 能源資源開發及其區域功能
3.4 人口空間分布和區域功能
3.5 農業發展及區域功能演變
3.6 工業及第三產業發展的區域功能演變
3.7 中國區域發展的戰略功能定位
參考文獻
4 新區域的形成與分析
4.1 新區域的出現與認定
4.2 遼寧沿海經濟帶
4.3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4.4 江蘇沿海經濟區
4.5 海峽西岸經濟區
4.6 廣西北部灣區域
4.7 橫琴島開發區
4.8 海南旅游規劃區
4.9 圖們江區域—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4.10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4.11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4.12 中部崛起
4.13 關中—天水經濟區
4.14 甘肅省循環經濟區
4.15 兩江新區
4.16 成渝經濟區
4.17 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區
參考文獻
5 糧食安全功能分區
5.1 引言
5.2 要素評價與基礎分區
5.3 功能分區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6 水生態功能分區
6.1 水資源及水環境概況
6.2 水區劃研究概述
6.3 水生態功能區劃
參考文獻
7 人居功能分區
7.1 引言
7.2 基礎數據庫的建立
7.3 中國人居環境自然適宜性分類
7.4 中國人口空間集聚程度分級
7.5 人居功能分區
參考文獻
8 能源功能分區
8.1 問題提出與現狀分析
8.2 能源資源本底分析與區際流動
8.3 分區原則與方法
8.4 分區結果
8.5 各區的特征與功能定位
參考文獻
9 生態功能分區
9.1 研究進展綜述
9.2 區劃原則、方法及數據源
9.3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結果
參考文獻
10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的方法體系
11 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基礎評價
12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方案
13 東北區
14 黃淮海區
15 東南臨海區
16 中南近海區
17 四川盆地區
18 云貴高原區
19 青藏高原區
20 西北區
21 中北高原區
22 黃土高原區
23 中國可持續發展功能分區可視化系統
附錄
彩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