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22117
- 條形碼:9787553322117 ; 978-7-5533-221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本書特色
“抗戰十四年中華兒女傳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故事、準確的歷史史實,展現抗戰期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八路軍、新四軍英勇抗敵的14個經典戰役戰斗事跡,再現波瀾壯闊的敵后戰場、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和引以為傲的驕人戰績。向廣大青少年表達中華兒女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同時,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個經典戰役、戰斗的講述,一方面,加強對青少年乃至全社會的歷史傳承,消除近年來“抗日神劇”等歷史泛娛樂化所造成的認識混亂以及價值觀扭曲,積極正本清源;另一方面,通過史實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拆穿日本右翼勢力矢口否認日本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極力美化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驚天謊言。 袁碧輝著的《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故事、準確的歷史史實、珍貴的歷史圖片介紹了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的始末。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內容簡介
本書為“抗戰十四年·中華兒女傳奇”叢書(14冊)中的一本,全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故事、準確的歷史史實,珍貴的歷史圖片敘述了“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木炮打賓州是1934年5月趙尚志指揮的東北反日游擊隊進行的一個經典戰役。冰趟子戰斗是抗聯第三軍在敵我力量較為懸殊、裝備差距較大的情況下,利用地形優勢進行的一場以少勝多的伏擊戰,是東北抗聯歷目前以較小代價贏得重大勝利的一次經典戰例,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妄圖一舉消滅抗聯部隊的囂張氣焰,提振了抗聯部隊的戰斗士氣,鼓舞了抗日軍民戰勝侵略者的勇氣和信心。充分表現了趙尚志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目錄
一、北疆沃土賓州城
二、賓縣黨組織的地下斗爭
三、游擊隊創建“紅地盤”
四、圍攻賓州城
五、美麗通北
六、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
七、遠征黑嫩
八、激戰冰趟子
主要參考資料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節選
《木炮打賓州·冰趟子戰斗》: 1932年9月,許亨植介紹季鐵中(原名季興漢)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0月,季鐵中轉為中共黨員。11月,組建共青團賓縣特支委員會,季鐵中任團特支書記。 1933年中共賓縣特支由羅家屯遷到賓縣縣城賓州鎮。經季鐵中聯系,呂大千與特支書記金策、組織委員許亨植接通關系。3月,中學工委支部改為中學支部,受賓縣特支領導。 1933年3月,金策、金水星、李啟東、李根植陸續調離賓縣,特支進行改組。由許亨植任特支書記,呂大干任宣傳委員,王希賢任組織委員,季鐵中任青年委員兼團特支書記。 1934,年許亨植和季鐵中先后調離賓縣特支,由孫寶太任特支書記,呂大千任副書記,孫太義任宣傳委員,王希賢任組織委員。特支接頭地點在季家床子、王家花鋪。1935年3月,在上級黨組織的協助下,成立中共賓縣特支地下聯絡站——新賓書局。特支聯絡人是劉致新(化名),聯絡站負責人是韓謀智。 特支機關由玲瓏山羅家屯遷入賓州城后,設有中學支部、賓七區支部、賓東支部。1934年賓東支部改為小組,增設城關支部,還有賓北單獨關系一人。 賓縣黨組織的活動持續到1937年5月。當年4月15日,日偽特務機關以哈爾濱為中心制造了“四一五”事件,對共產黨員進行大搜捕。中共哈爾濱特委領導人被捕后叛變,供出特委所屬黨組織的各地負責人。賓縣特支書記孫寶太于5月上旬被捕,牽連特支副書記呂大千及黨員趙三聲、韓謀智,團員李有等四人于5月13日同時被捕。呂大千、孫寶太被敵人殺害于哈爾濱太平橋圈河,賓縣特支地下聯絡站——新賓書局遭到破壞,特支停止活動。 用生命迎接“來年春”的呂大千 呂大千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是中共地下斗爭戰線中的杰出人物。 呂大千,名樹俊,字大千,1909年生于賓縣。1924年他考入賓縣中學,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進步書刊,接受進步思想,關心國家政治大事。五卅慘案發生后,賓縣中學的愛國師生積極響應和聲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爭,呂大千成為學校反帝愛國運動的組織者之一。他發揮自己善于繪畫、書法的特長,揮筆書寫反帝標語,畫反帝漫畫,在同學中很有威信。1927年,呂大千考入哈爾濱第二中學讀高中,仍積極參加反帝愛國斗爭。1928年11月,因參加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強修五條鐵路的哈爾濱學生示威大游行,遭到反動當局的鎮壓并被開除學籍,他被迫回到賓縣當小學教員。由于他博學多才,思想激進,在學校和社會上有很高威望,成為縣城里的文化名人。 1929年,為了進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尋求救國真理,呂大千在親友們的資助下考入北平民國大學讀書,在那里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群眾組織——反帝大同盟。1930年底畢業后,他懷著強烈的救國救民理想又回到家鄉賓縣,在賓縣中學任語文教員。他積極利用各種條件開展革命工作,并渴望找到黨的組織。他在課堂上向學生宣傳革命思想,揭露和抨擊反動當局的黑暗統治。他組織季鐵中、趙俊臣等十幾名進步學生成立了讀書會,通過閱讀和研討進步書刊,傳播反帝救國思想,培養革命力量。后來有些人成為賓縣抗日斗爭的重要骨干和黨、團員。 ……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