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黑鐵時代 本書特色
王小波小說、隨筆未競稿合集,收入《黑鐵時代》《黑鐵公寓》等未完成的小說作品,亦包括《白銀時代》《尋找無雙》等經典作品創作材料、寫作筆記,以及題材罕見的對科學論文的眉批、自書簡介、年譜等。其中,《一個憤世嫉俗的人》《海鬼》《大學四年級》等9篇根據手稿整理的未競稿為首 次出版。本書充滿了王小波作品中一以貫之的幻想與批判,清晰勾勒了王小波的創作版圖,令讀者得以一窺其日臻成熟的創作過程。
黑鐵時代 內容簡介
★ 王小波未竟稿合集——迄今為止,ZUI完備的手稿拾遺整理,完整收錄28篇未竟稿。
本書收錄了王小波的小說未竟稿、創作片段、寫作筆記、題材罕見的對科學論文的眉批、自書簡介、年譜等,清晰勾勒王小波的創作版圖,令讀者得以一窺王小波日臻成熟的創作過程。
★ 9篇未竟稿為首 次曝光,李銀河授權DU家出版,值得珍藏。
《一個憤世嫉俗的人》《海鬼》《大學四年級》等9篇為首 次曝光,DU家出版,市面其他版本均未收入,值得珍藏。
★ 彌足珍貴的創作片段、寫作筆記,極具個人色彩,如同一塊塊拼圖,讓你重新理解王小波。
王小波的創作思想、獨到匠心和寫作才華,蘊藏在這些極具個性的創作筆記中。有心的讀者定能循著其中的蛛絲馬跡,重新認識王小波及其作品,享受解謎般樂趣。
★“王小波文集”的收官之作,也是迄今為止李銀河ZUI為認可的版本。
李銀河DU家授權,并親自校訂全稿。
★ 王蒙、王朔、李敬澤、章詒和、徐則臣、徐浩峰、麥家、馮唐、柴靜,諸多文壇名家傾情推薦,致敬王小波。
黑鐵時代 目錄
黑鐵時代
黑鐵公寓
zui燦爛的陽光
王仙客尋無雙記
白銀時代
鬼營
奸黨與我們
一個憤世嫉俗的人
我不能說
今天早上
海鬼
寓言一
末日
小張
我曾經
那年秋天
不成功的愛情
《紅拂夜奔》片段
《三十而立》片段之一
《三十而立》片段之二
《他們的世界》片段
《黃金時代》故事梗概
《東宮·西宮》的補充—形體與感覺
讀周建《沒有極限的科學—關于相對論三大實驗驗證的歷史反思》文稿的眉批
《紅拂夜奔》第六章說明
《萬壽寺》寫作筆記
王小波自書簡介
附錄
黑鐵時代 相關資料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騎士,一位行吟詩人,一位自由思想者。——李銀河
極其懷念王小波,一個真正的獨立作家!——章詒和
王小波說過,你在家里,在單位、認識的人面前,你被當成一個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個沒人認識你的地方,你可能會被當成東西對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當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嚴。——柴靜
王小波的作品抵御了時間,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讓人讀起來耳目一新。他的滲透到思想、語言和敘事里的自由,他的冷靜和深情,以及他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的價值,他的幽默和他的荒誕使他騰空而起,時至今日,他依然俯視著我們今天的時代。——程耳
我細讀了《黃金時代》。不是一般的好。太好了。寫下這些文字時,作者心靈中只有純粹的文學思維,只對文學負責。然而那些由樸素的詞句鋪排的文字中不僅滲透著詩意,也熔鑄著極密極濃極細極深的時代、社會、人生信息,并有對人性的探幽發隱。——劉心武
看了王的小說,你懷疑的是他王小波“真有那么壞嗎?”……他寫的那樣天真本色率性頑皮還動不動撒點野,搞點惡作劇,不無一種“痞”味兒……如果說你在某些人的作品中常常看到感到假面的阻隔,那么他的小說使你覺得他常常戴起鬼臉。——王蒙
王小波是如此獨特,絕 無任何人可以行走在他左右。——蔡駿
王小波的書,就像在門窗緊閉的鐵屋子的墻壁上畫了一扇門,打開是另一個世界,你知道生活不只有當下這個鐵屋子、這場昏睡瘟疫,還有另一種活法, 在另一個世界有你的同類。——綠妖
中國當代的作家里,眼下享受到王小波這等榮光的可能沒幾個,他可能是當代在民間真正實現了經典化的為數不多的作家之一。一旦在民間被經典化,就成為了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參與了我們日常精神背景的建構,像空氣一樣,須臾不可離開。——徐則臣
在當代文學史 上,王小波大概是ZUI 具風格化的作家之一。他解放了漢語小說的敘述,給當代漢語小說松了綁。——徐則臣
我不是批評家,我只能作為小波先生的粉絲說:感謝他拓寬了中文小說的邊界和疆域,感謝他為中文小說增添了幽默感,和前 所未有的智性的樂趣。——張天翼
王小波描述的“人應該過上的生活”,還有很多人不僅沒過上,而且根本不知道該那樣過。他的文字和文字里的東西,仍然是很多人盼望已久,但又不知道自己在盼望著的東西。讓一個他這樣的人給一代代少年人們當精神標尺,是一種“剛需”。——張天翼
黑鐵時代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隊。后在山東轉插,做過民辦教師。1973年在北京當工人。
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本科,1986年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回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有無數青年自愿充當其“門下走狗”。他的小說為讀者貢獻了現代漢語小說前所未有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別樣的世界;他的雜文,幽默中充滿智性,為讀者打開一條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輕人奉為精神偶像。
他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代表作有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小說《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其中《黃金時代》《未來世界》分別獲第13屆、第16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ZUI佳編劇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