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93920
- 條形碼:9787562193920 ; 978-7-5621-939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本書特色
賈磊磊、袁智忠主編的《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分三個部分,**部分:電影理論的倫理學建構,收錄了《中國武俠電影與宗教倫理》《新世紀都市青春愛情電影的倫理性批判》等8篇電影倫理學理論文章。第二部分:電影道德的多元審視,收錄了《良心主義:中國電影的德性根基》《略論類型電影中的道德問題》等8篇電影道德研究文章。第三部分:電影文本的倫理批評。收錄了《以武制武——〈湄公河行動〉的正義倫理》《人性的空間之鏡——電影〈無人區〉中的空間倫理》等11篇個案研究文章。同時,文章還附錄了中國電影倫理學2017重慶學術論壇的有關報道、評論、照片和各種社會反響,作為這一學科研究的史料收藏。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內容簡介
電影倫理學是繼電影哲學、電影美學、電影心理學、電影文化學等之后,電影研究的新方向、新領域、新支點。如果說電影學在中國仍是一門新學科,那電影倫理學則是一門新新學科,一門以電影敘事形態研究為基礎,以影片表現的倫理取向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電影理論體系的新新學科。《中國電影倫理學·2017》開啟了“電影+倫理”的歷史性航程,電影倫理研究廣受重視,成績斐然。立足當下,面向未來。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選擇“電影理論的倫理建構”“電影道德的多元審視”“倫理視角的電影批評”三個維度,總結和梳理了近期的研究成果,旨在為今后中國電影倫理學的研究規劃探索方向,尋找話題。這三個維度中,“電影理論的倫理建構”可謂理論筑基,“電影道德的多元審視”可謂范式探析,“倫理視角的電影批評”可謂方向規劃。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目錄
電影理論的倫理建構:上篇
中國武俠電影與宗教倫理/賈磊磊
新世紀都市青春愛情電影的倫理性批判/袁智忠
電影敘事與電影評論的倫理分析
——兼談2016年的電影現象/劉曉希
敘事改寫、倫理重建、價值匯流
——丁晟與內地動作電影/葉航
鄉城流動青年的倫理困境與出路
——基于當代華語電影的內容分析/鄒會聰鄧志強
倫理視域下的都市電影文化鏡像
——以近年三部重慶“都市電影”為例/袁智忠王琪
中國青春電影倫理敘事的歷史路徑探析/賈森
新世紀以來青春電影個體倫理研究/張文博袁智忠
電影道德的多元審視:中篇
青春電影的新“傷痕”主義透視/袁智忠
國家的創痛記憶與電影的倫理敘述/賈磊磊
“良心主義”的德性根基與調諧張力/虞吉
導演的敘事行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權/曲春景
略論類型電影中的道德問題/褚儒高攀
人類原始本能與倫理道德規約
——新時期小說改編電影的暴力表現和緩釋策略/彭嵐嘉楊天豪
魔鬼、敵人、圣靈:重塑中國“狼”電影的生態倫理/于曉風
新時期以來青春電影情節結構的倫理蘊含/余鴻康袁智忠
“圈化”語境下的新世紀重慶都市電影/袁智忠劉好
倫理視角的電影批評:下篇
以武制武
——《湄公河行動》的正義倫理/賈磊磊
人性的空間之鏡
——電影《無人區》中的空間倫理/吳紅濤
話語、空間與“中間態”的倫理敘事
——小說《一句頂一萬句》的電影改編/張立娜
生命的名義:當代中美電影敘事中的生命倫理比較
——以《左右》和《姐姐的守護者》為例/王冬冬
電影導演的敘事行為與其基本的倫理底線
——以姜文導演《一步之遙》為例/張衛軍曲春景
鄉村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倫理蘊含/吳林博
《刺客聶隱娘》的詩意美學追求/秦昕袁智忠
《金珠瑪米》:西藏和平解放主題的“另類”書寫/趙敏
跨時代的生命倫理鏡像
——評電影《芳華》/袁小令
《乘風破浪》:倫理視域下“新傷痕敘事”的新收獲/沈立袁智忠
失序的家庭階層的社會
——以鄉村倫理道德分析《心迷宮》/張鶴婷袁智忠
附錄
影像的光芒與文化的悖論
——首屆中國電影倫理學高端論壇學術綜述/袁智忠田毅劉好
首屆中國電影倫理學·2017重慶宣言
學校發起首屆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田毅劉好
智者無畏,任重道遠
——寫在首屆中國電影倫理學論壇開幕之際/田毅劉好
首屆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在渝舉辦/柳青
中國電影倫理學學術論壇會議手冊及參會名錄
一個中國電影理論學派的誕生(代后記)/袁智忠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節選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丁晟是一個“穩定”的導演。這種“穩定”既是產量的穩定-2008至2016年間出產了5部長片,也指類型的穩定——五部都是動作電影。“穩定”意味著創作者尋找到了自身和觀眾、市場進行有效對話的類型載體,并常年深耕于此;同時也表明他的創作行為得到了市場(主要以票房為標志)的積極反饋,得以實現在制作上的良性循環和漸次提升。 很大程度上,這種外部的穩定表現來自內部的穩定架構。丁晟電影的制作班底異常穩固,他自己往往身兼編劇、導演、剪輯,對于創作前中后三個階段主要環節的統領使得丁晟的導演作品有著統一而鮮明的類型取向和個人風格。此外,攝影、錄音、美術、作曲、主演等主要工種同樣有較為固定的合作對象。 在銳意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話語中,“穩定”似乎是個貶義詞,它意味著保守、陳舊。然而,在類型化的工業環境中,“穩定”本就是其題中應有之意,它是對創作者與觀看者之間一種默契與約定的遵守,亦是電影工業實現量產和循環的訴求。更何況,這里的“穩定”并非因循守舊的自我復制,它同樣蘊藏著自我揚棄的含義——作者在類型生產中成熟,類型在作者創造中翻新。本文在“類型”與“作者”的互動框架中,以丁晟的導演作品為研究文本,從類型敘事、人物塑造、影像語言、文化母題等幾個方面來探討其風格與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闡釋創作者如何實踐其在商業類型片探索中的自我進化,以及丁晟作品在內地動作電影的現代化轉變過程中的象征意義。 人物:現實原型與性格面具 2000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的丁晟拍攝了處女長片《大驚小怪》,但市場反應不佳。這種挫敗感促使他返校上了一年導演系進修班。隨后他導演了超過300部電視廣告片,積累了更豐富的拍攝經驗和更廣泛的業界人脈,獲得王晶500萬元投資后執導了《硬漢》。 《大驚小怪》這部愛情喜劇中的主要角色是帶有柔澀甚至陰性氣質的小男人形象(這從兩位主演張世、劉金山身上就不難想象)。然而,自《硬漢》起丁晟拍的一律是動作類型片,主人公雖然也是小人物,但那種硬漢作風和陽剛氣息是處女作中所沒有的。丹西格曾經稱約翰·福特為“男人的導演”。在筆者看來,內地導演中*有可能領走這一標簽的就是丁晟——體格魁梧,山東人,偏嗜動作類型與男性主題。有時候,丁晟讓人覺得他和他的男性角色們仿佛來自同一個軍營或者警隊。 “他們”都是既“硬”又“軸”的人。“硬”為身體,“軸”乃性格,內外這兩種屬性共同構筑、形塑了角色的人格面具。《硬漢》中的老三、《大兵小將》中的小兵、《警察故事2013》中的鐘文生活在不同時空,但他們都是世俗社會中的異類,有自己獨享的價值空間和邏輯世界,而且牢不可破,一根筋的他們很難被外界影響和改變。 《硬漢》序幕便以老三(劉燁飾)的旁白交代出人物前史:退伍的潛艇兵,營救落水戰友時因大腦缺氧而智力受損。這一人物預設為隨后的動作與情節鋪設了合理性——前軍人意味著會功夫;大腦受損后思維言行異于常人,不受世俗觀念(借女友小草來呈示)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老三這種“半體制內”“半正常人”的屬性降低了他“法外執法”的不合法性,以及觀眾有可能對人物產生的道德排斥感,也相應減少了電影審查的風險。 片中有一場戲,老三截擒下搶包賊后,見警察匆匆趕來即悄然而去,似一位都市游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更有趣的是,在敘事中,岳飛成為“現代中國”中一個“前現代中國”的符號,老三看的小人書《岳母刺字》和家里懸掛著的岳飛像,象征著疾惡如仇的倫理價值和潔身自好的個人品性,并成為感召老三的一種跨時空力量。 “我是老三,是好人,你是壞人,所以打你”“有一種力量,是專為消滅邪惡而存在的,那就是……我”,老三的這幾句體現主體性的臺詞事實上把二元對立關系從警一匪置換為好人一壞人。老三的對立面不僅僅是文物販子阿龍,更是諸多的社會不良風氣。一些隱藏在主體情節之外,更為細微的細節——路人欲幫老三一起捉賊卻被女友死死拽回,受老三襄助而脫困的人在警察詢問時因怕惹事而撒謊——為老三的義舉渲染上了一絲孤獨和悲涼的色彩,也透露出丁晟對當下中國社會人情世態的批判態度。這部影片“一是反映一點兒社會現實的不公平,另外就是能夠替老百姓解氣”。 ……
中國電影倫理學.2018 作者簡介
賈磊磊,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第十屆國家督學。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出版學術專著《電影語言學導論》《什么是好電影: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價值的多元闡述》《武舞神話——中國武俠電影縱橫》《中國電視批評》《電影學的方法與范式》《文化產業與文化軟實力》《中國電影倫理學.2017》。 袁智忠,西南大學影視傳播與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出版《光影藝術與道德掃描》《影視批評綱要》《影視文化綱要》《中國電影倫理學·2017》等著作。主持教育部項目“新時期影視作品道德價值取向及影響研究”(08JA760022)、國家廣電總局項目“新世紀電影批評價值取向的倫理性研究”(GD119)、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青春電影的道德價值審視與重建”(15EC172)、西南大學專項課題“鄉村振興計劃下鄉村電影的倫理性研究”(SWU1709738)等多項。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