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書香一脈狀元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099534
- 條形碼:9787212099534 ; 978-7-212-0995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香一脈狀元城 本書特色
“鄉愁徽州”共分為8卷,黃永強著的為該系列之《書香一脈狀元城》,書中收錄了《書香一脈讀書人》、《書香浸潤舊時光》等作品。 本書可以為普通的市民和游客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化讀本,也可以為休寧以及安徽省政府相關部門對外交往提供精美的文化禮品。
書香一脈狀元城 內容簡介
本叢書共分為8卷,本卷為鄉愁徽州系列之休寧卷《書香一脈狀元城》,字數15萬字,圖片200幅左右。全書以徽州休寧地區為敘事對象,以電視散文筆調、圖文并茂的輕松閱讀方式,以歷史追憶或回憶的視角,重現休寧地區的自然風貌與歷史特點、居民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名人名家以及特色的民間娛樂方式等,展現其厚重博大的歷史文化。本書可以為普通的市民和游客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化讀本,也可以為休寧以及安徽省政府相關部門對外交往提供精美的文化禮品。
書香一脈狀元城 目錄
卷首語
書香一脈讀書人
書香浸潤舊時光
書香彌漫古村落
書香一脈狀元城 節選
《書香一脈狀元城/鄉愁徽州》: 每天中午的休息時間,我們都從邊門進入故宮,來一次奢華的“紫禁城漫步”,有時,一史館的馬德玲老師也過來陪我們散步。自然,這種游覽帶來的感受和一般游客大有不同。中午的故宮游人稀少,在大殿前的廣場踱著步時,身影拖在清代的地磚上,周遭是巍峨的宮殿,不由得要發一點思古之幽情……馬老師笑我們像是休寧鄉間來京城趕考的窮秀才,笑語之間,猛然一悚,如果時間倒流回去,我們的命運大概也會有如此的軌跡吧,恍惚就化身為徽州來的學子,穿著長衫,帶著包袱,夾著雨傘,提著書籃,傻傻愣愣地立在了皇宮之前,但瞥見紫禁城的眼神是倔強的,眼前只有一條路,命里也只有這一條路,這條路無疑將通往天堂。來路上的艱辛曲折,期待神往,此刻怕是都換了一種心情,鄉下人的身段,讀書人的心胸,人生到這里會遭遇真切的轉折,是金榜題名的輝煌飛揚還是名落孫山的沮喪和悲哀?幻想破繭成蝶,也難免壯志未酬。一切都是未知,但一切很快都會有個了斷。 下午開始工作,狀態微妙地發生變化,不自覺地正襟危坐、凝神靜氣,目光似乎悠遠起來。休寧籍狀元畢沅、黃軒、戴衢亨、戴蘭芬、王以銜、金德瑛、黃思永和休寧籍官員王由敦、汪廷珍、金蟾桂、戴均元、汪新、金光悌、程盛修等會在奏折、密檔、典籍里復活,這些鄉下來的休寧讀書人,幸運沒有名落孫山,他們走了一條發憤苦讀、歷練成材、精忠報國的大道,他們的一生都是為國家社稷殫精竭慮、孜孜不倦。事實上。不管今人用什么樣批判的眼光來解讀他們,這些徽州讀書人其實活得很簡單,他們認為的圓滿人生,就是傳統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光宗耀祖、衣錦還鄉。而這一切,都發軔于徽州鄉村*初的教育,來自父母和先生的耳提面命,來自學堂里咿咿呀呀的讀書聲…… 中國**歷史檔案館副館長胡忠良先生曾經兩次到休寧講學,這位有著深陷眼窩的清史專家每次開場白都稱自己誠惶誠恐,像是來趕考的學生。其實對于休寧來講,胡忠良堪稱“貴人”,因為他,休寧在皇家秘檔里的狀元得以“回歸故里”,一個地方的特色文化建設似乎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空間。2006年的一天,胡忠良**次來到休寧。他到休寧狀元博物館參觀狀元展覽時,指著那些狀元的名字和畫像,輕輕說了句:“這些人,我們館里好像都有。,’這句話把大家都,中國**歷史檔案館收藏中國明清兩代所有的皇家檔案,堪稱國家級寶庫,地位至尊無上,而那里面有,而且有很多休寧狀元、休寧高官的檔案!這句話通過一個電話,匯報給了正在百里之外一個偏遠山村調研考察的縣委書記胡寧。書記只發布了一道命令:無論如何要留住教授!他旋即驅車回城。我們揣度不出胡寧當時內心的澎湃,但那百多里的山路那一天一定顯得很漫長。到縣城時已是萬家燈火,他沒有吃飯,馬上趕去和胡忠良會談……歷史就是這樣設計的,許多事情也是從偶然發起,這就是我們去北京**歷史檔案館的起端。或者可以說,正是從胡忠良那句話開始,休寧的狀元文化建設鋪陳開新的場景。 好像是作為回報,后來有一次,休寧的一位老農居然把見多識廣的胡忠良教授鎮住了。那一次,我們陪他去藍田鎮的迪嶺古廊橋參觀,這一處古樸的鄉村景致讓教授很享受。但現場享受的不止他一人,大家發現陽光下的田野里,一位老農剛結束上午的勞作,開始吃自帶的田間午餐,邊吃邊翻看著一本舊書,一副悠然的樣子。我們走過去一瞅,居然是本老的《唐詩三百首》!老農隨意說道:“干了半天農活,累了,讀讀古詩,解解乏。”教授露出驚異的神色,不禁脫而出:“您讀得懂?”農人不以為然地看看他,說:“幾百年前,我們的祖上也是紫禁城中皇帝身邊的詞臣呢!”說罷起身,整理下衣襟,扛著農具下田干活了,撇下教授和我們面面相覷,然后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生生地雷在那里…… 這件事給胡忠良很大的刺激,回京后,他有目的性地做了一些功課,查檢了關于徽州的大量皇家史料。隨著閱讀和研究的深入,他才發現,那個廊橋邊干農活、讀詩書的休寧老農果然不是在講大話、作誑語,而是確有其事。明清時期,徽州1被譽為“東南鄒魯”,讀書風氣很濃,人稱“十戶之村,不廢誦讀”,全社會都在忙著做這件事,學子們更是發憤讀書,夢想著蟾宮折桂、出人頭地。尤其休寧,堪稱古代科舉考試的造星工場,自宋嘉定到清光緒的六百多年間,一縣之內出了十九位文武狀元,不斷博得頭彩。創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代的中國古代科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廢除,整整延續了一干三百年,千年科舉誕生了七百多名文武狀元。如果以縣為單位,大概攤到兩三個縣市一個狀元的份額,休寧卻以一縣之域盛產十九位狀元,實在是把別人的名額占去了很多,也就有了“中國**狀元縣”這樣不同凡響的名號。 ……
書香一脈狀元城 作者簡介
黃永強,1969年5月出生,安徽休寧人。 做過煉鋼工人、廣播電臺播音員、電視臺記者、博物館館長,現供職于休寧縣文化部門。 他的文學世界,是個體生活世界的濃縮和升華,他樂于在此精耕細作,勾畫描摹。他的筆調帶著徽州特有的雅致清麗,卻又巧妙地避開了風花雪月的柔弱蒼白,莊諧并見,深邃悠遠,生命的體驗從容而豁達。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