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家在大江東復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099572
- 條形碼:9787212099572 ; 978-7-212-0995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在大江東復東 本書特色
“鄉愁徽州”共分為8卷,許含章著的為該系列之《家在大江東復東》,書中收錄了《婺源的油菜花開了》、《婺北春滿一樹桃》、《不必找尋的故鄉》等作品。 本書可以為普通的市民和游客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化讀本,也可以為婺源以及安徽省政府相關部門對外交往提供精美的文化禮品。
家在大江東復東 內容簡介
本叢書共分為8卷,本卷為鄉愁徽州系列之婺源卷《家在大江東復東》,字數13萬字,圖片200幅左右。全書以徽州婺源地區為敘事對象,以電視散文筆調、圖文并茂的輕松閱讀方式,以歷史追憶或回憶的視角,重現婺源地區自然風貌與歷史特點、歷史文化名人名家、居民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等,展現其厚重博大的徽州歷史文化。
家在大江東復東 目錄
楔子
還是楔子
婺源的油菜花開了
許村許村,你是我的鄉愁嗎
碧水向姿東
婺北春滿一樹桃
考槃在潤亦在阿
何處為家
不必找尋的故鄉
尾聲
家在大江東復東 節選
《家在大江東復東/鄉愁徽州》: 每年的三四月份,全國人民都知道,婺源的油菜花開了。 雖然久已脫離徽州,但婺源旅游仍然起于“鄉愁”,當然,這個“鄉”雖是鄉村的“鄉”,卻依然改變不了它內心*深處的徽州江西是油菜種植大省,每年三四月間,油菜花漫山遍野,為什么單單火了婺源一地?是否因為婺源的歷史美感?在現代旅游中主打鄉村旅游,在鄉村旅游中主打“徽文化”,粉壁黛瓦馬頭墻,金燦燦的油菜花,是“中國*美鄉村”婺源*成功的營銷。 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似乎全國人民都在往婺源跑。 旅游旺季的到來,可由旅館的價格得知。 比如這個明媚的四月,出行之前,我從網上看到多次住過的酒店,房間價格一夜之間飆升到了七百八十八元一晚,便知此次出行與它無緣了。于是不得不臨時改變計劃,改投篁嶺的民宿。 在網上訂酒店,選來選去,選了個名字頗有詩意的小客棧,叫作“嶺上人家”。 然而到了以后才知道,名字雖然叫作“嶺上人家”,其實并不在嶺上,而是在嶺下。嶺是篁嶺,篁嶺腳下的篁嶺新村,幾乎整條街都在做游客生意,幾百米長的小街一鋪接著一鋪,皆是開飯店的、開旅店的、賣旅游小商品的、賣土特產的。好不容易找著了旅館的招牌,是一座臨街小樓,車還沒到門口,一個大叔就立刻迎上來,熟練地打著手語,指揮我們泊車。 我告訴他,房間是在網上訂的。 “哦,哦。’’他搓著手,很高興,似乎又有些不好意思。我問房間在哪兒,他愣了一下,說不知道。 我很意外。“都是我兒媳婦負責的,”他有一點賠著小心,“等我兒媳婦回來了,再說。” 不知他兒媳婦什么時候回來,正有些不知所措時,一輛黑色大眾牌小轎車熟練地開到了門口。老人口中的“兒媳婦”一一“嶺上人家”的老板娘,一個身材嬌小穿著時髦的年輕女人,干練地走下車來。比起這座古色古香的客棧,她更像是一名游客。她熱情萬分地帶我們穿過飯店后面的小巷,走進一棟新蓋的徽式三層小樓,半是抱歉半是夸耀地對我說:“我們家有兩棟這樣的樓,都是新蓋的,家里別的人都弄不清楚,都是我……” 她一邊親熱地對我眨著眼,一邊利索地推開一扇門。雖然早已料到“嶺上人家”的內部,與它浪漫的名字多少會有些不符,但房間里的陳設,還是過于簡陋了。, 這無可抱怨,要怨只能怨急劇膨脹的鄉村旅游。 她感到了我的失望,態度更加殷切了。我問她篁嶺、江嶺和江灣怎么走?她立即熱情地告訴我:“是一條線路!”并且指點我哪里該去,哪里不該去,哪里只要做片刻的停留。婺源的老板娘,都是免費導游,雖說她不知我帶有嚴肅的寫作任務,只當我是專門來看油菜花的游客。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從南到北,油菜花從1月到8月次第開放,似乎是在展演陽光照射大地的角度,以及逐漸抬升又逐漸降落的周期性過程。也不僅僅是緯度的地帶性,還有經度和海拔高度的地帶性,在油菜花的分布中,都可以看到。每年的1月和2月,油菜花在北回歸線附近開放;到了3月,油菜花期的等值線,就轉移到了徽州一帶,就是在這時候,婺源的油菜花開始怒放了。不僅是篁嶺、江嶺和江灣,婺源的東鄉、西鄉和北鄉,都開辟有專門的旅游線路。這些年婺源旅游火爆,旅游業已成為這座贛東北小城的支柱產業,在中央電視臺的屏幕上,常常密集性地出現“夢里老家’’的廣告。把婺源打造成全中國人的“夢里老家”,渲染成中國人的心底,那一縷揮之不去的“鄉愁”。尤其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油菜花開的季節,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跟團的、自駕的,騎行的、徒步的,中國的、外國的,黑發的、金發的,蜂擁而至,比四野怒放的油菜花還要喧囂。 “嶺”不僅是篁嶺,也是江嶺,江嶺號稱有萬畝油菜田,每臨春至,絢美如畫。而篁嶺地處石耳山脈,號稱“掛在山崖上”的古村落,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錯落,呈階梯狀u形鋪開。因條田如梯,層疊而上,據說還被網友評為“全球十大*美梯田”。 然而篁嶺的勝景在“曬秋”,我來得不是時候。曬秋這習俗不知是不是皖南山區特有的,但所有人家都曬在房頂上的,想來不多。徽州因“地無三尺平”,坦地極為稀少,舊時農家只得利用房前屋后和自家的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玉米、辣椒、茄子、南瓜等農作物。而每當秋陽高照,篁嶺民居的屋頂上、土墻上、竹竿上、晾架上,曬滿了五彩繽紛的果實,呈現出無比喜慶,而又無比熱鬧的景象。 在離開篁嶺的第三天上午,我專程去了江嶺景區。 ……
家在大江東復東 作者簡介
許含章,1984年出生,2007年畢業于安徽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先后擔任安徽文藝出版社及《清明》雜志社編輯。親近文字,近年來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散見于《紅豆》《飛天》《時代文學》《西部》《青島文學》《廣西文學》《南方文學》《青年文學》《大家》等雜志,散文《或許因為白天、或許因為夜晚》被《散文選刊》轉載。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