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亞太政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9294
- 條形碼:9787520319294 ; 978-7-5203-192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亞太政治 本書特色
作為崛起的大國,中國面臨的周邊環境極其復雜,本書用比較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以實地調研為基礎,從政治轉型、政治發展、政治衰敗等研究框架出發,近距離觀察東北亞、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生態和對外關系。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部分是重點國家的內政,全面深入分析了中國周邊重要研究對象兩年來的政局變化、重點關注東北亞和東南亞諸國。第二部分分析重點國家的外交關系,集中在韓國、緬甸等。第三部分是一帶一路倡議與周邊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與回應。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亞太政治 內容簡介
作為崛起的大國,中國面臨的周邊環境極其復雜,本書用比較政治學的研究方法,以實地調研為基礎,從政治轉型、政治發展、政治衰敗等研究框架出發,近距離觀察東北亞、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生態和對外關系。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部分是重點國家的內政,全面深入分析了中國周邊重要研究對象兩年來的政局變化、重點關注東北亞和東南亞諸國。第二部分分析重點國家的外交關系,集中在韓國、緬甸等。第三部分是一帶一路倡議與周邊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與回應。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亞太政治 目錄
**篇 “一帶一路”倡議與實施
**章 中國外交布局調整與“一帶一路”倡議
一 外交定位:大國定位與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二 外交理念: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
三 外交領導決策新機制:國家安全委員會
四 外交布局調整:“一帶一路”新藍圖
五 新的外交話語體系
第二章 “一帶一路”政治環境評估思路與方法
一 政治環境研究的基本概念與指標選擇
二 經濟發展模式的開放性與穩定性
三 政治權力結構的協調性與有效性
四 地緣政治博弈的自主性
五 多元文化交流的包容性
六 結論:政治環境的潛在風險與對策建議
第三章 “一帶一路”建設與海外群體性涉華事件評估與防范
一 既有研究回顧
二 一種可能的解釋框架
三 對假設的檢驗
四 結語
第四章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中國一東盟合作
一 “一帶一路”建設開拓中國一東盟合作戰略機遇
二 “一帶一路”建設面臨中國一東盟合作發展瓶頸
三 “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一東盟合作路徑創新
四 中泰戰略合作發揮“一帶一路”建設探路者作用
第五章 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與反應
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日本抵觸反對
二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 日本頗具危機感并加強了與中國的競爭
三 日本部分人士態度轉變希望政府考慮加入“一帶一路”
四 “一帶一路”有利于振興參與國經濟 日本加入其中的可能性分析
第二篇 亞太內政變局
第六章 日本修憲及其對亞太安全的影響
一 日本修憲的可能性不斷增大
二 修憲對日本國內政治的影響
三 修憲對亞太安全的影響
第七章 “崔順實門”與韓國內政變局
一 “崔順實門”事件發生的原因
二 “崔順實門”事件對韓國內政的影響
三 “崔順實門”事件對韓國外交的影響
四 結語
第八章 全國民主聯盟執政與緬甸政治局勢
一 民盟:從“非暴力”抗爭到重回緬甸政治權力舞臺
二 民盟新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執政挑戰
第九章 泰國發展模式變革的進程、路徑與前景
一 國家發展模式的概念與特征
二 泰國發展模式變革的進程與路徑
三 泰國發展模式新一輪變革的原因與困境
四 泰國構建新形態發展模式的條件與前景
第三篇 亞太外交動向
第十章 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展望
一 全球戰略收縮在所難免
二 打擊伊斯蘭暴恐勢力將是戰略優先
三 美俄關系可能出現新調整
四 亞太戰略將出現新動向
五 中國面臨的新挑戰
第十一章 2016年以來韓國外交政策調整
一 韓國對當前地區緊張局勢的認知與基本判斷
二 樸槿惠時期韓國政府對朝政策的變化:全面中斷開城工業區運營是轉折點
三 “薩德”與中韓關系僵局
四 未來東北亞地區關系的走向
第十二章 韓國與蒙古國經濟合作及其影響
一 韓蒙兩國經濟合作的現狀
二 韓蒙兩國經濟合作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三 結語
第十三章 杜特爾特訪華與菲律賓南海政策調整
一 菲律賓對華政策調整的背景與原因
二 菲律賓對華政策調整的特征和內涵
三 菲律賓對華政策調整的影響與挑戰
第十四章 美緬關系:從理想到現實
一 美緬關系發展的歷史軌跡
二 從理想回歸現實的美緬關系
三 左右波動尋找*佳利益平衡點的美緬關系
四 美緬關系與中緬關系:“雙贏”還是“零和”?
結語 世界體系的周期性演變與“一帶一路”建設
一 近代世界經歷了三個長周期
二 第三個周期已進入下行階段
三 全球化退潮增加“一帶一路”風險
展開全部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亞太政治 作者簡介
董向榮,女,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韓國問題。已出版《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韓國起飛的外部動力》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多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