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孫臏兵法詮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037221
- 條形碼:9787558037221 ; 978-7-5580-3722-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臏兵法詮解 本書特色
《孫臏兵法》出土以后,文物出版社曾出版過兩種版本。一種是1975年的30篇本,另一種是1985年的16篇本,載于《銀雀山漢墓竹簡(一)》中。《孫臏兵法詮解》采用的是**版本。由于這部兵書是根據出土竹簡整理而成,殘缺較多,譯成今文困難較大。因此編者本著忠實原文,兼顧流暢、易懂的原則,做了必要的處理。一篇中所收各簡,凡文字相連的,或其間雖有缺字、缺簡,但確知其屬于同一段文字的,釋文都連成一段寫。 孫臏著的《孫臏兵法》重宏觀輕微觀、重整體輕個別、重道輕器的屬性為它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基礎。*突出的一點就是此書認識規律、把握規律的論述對于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廣泛的指導作用。
孫臏兵法詮解 內容簡介
《漢書·藝文志》中明確指出:“《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比蛔浴端鍟·經籍志》始,便不見于歷代著錄了。以至于后世一些辨偽學者懷疑此書的存在,并把孫武和孫臏當成是同一個人。直到1972車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同時出土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殘簡,作為中國古代兵法專著精品之一的《孫臏兵法》才得以重新問世并震驚中外。為了便于讀者更好地解讀《孫臏兵法》,編者們將本書分為題解、原文、注釋、譯文、評析、智慧例說共六大版塊。原文部分采用的是根據1972豐《孫臏兵法》出土后文物小組所整理出版的30篇本。譯文以直譯為主,個別原文殘缺部分采取了意譯或不譯的方式。評析和智慧例說部分,對《孫臏兵法》逐篇進行了深刻解讀和剖析,并列舉了大量與此篇相關的案例,以幫助讀者領悟軍事家孫臏無與倫比的軍事智慧。
孫臏兵法詮解 目錄
目 錄
一 擒龐涓…………………………………………………………1
二 見威王…………………………………………………………17
三 威王問…………………………………………………………27
四 陳忌問壘…………………………………………………………44
五 選卒…………………………………………………………55
六 月戰…………………………………………………………65
七 八陣…………………………………………………………69
八 地葆…………………………………………………………77
九 勢備…………………………………………………………88
十 兵情…………………………………………………………99
十一 行篡…………………………………………………………108
十二 殺士…………………………………………………………118
十三 延氣…………………………………………………………126
十四 官一…………………………………………………………137
十五 強兵…………………………………………………………149
十六 十陣…………………………………………………………155
十七 十問…………………………………………………………167
十八 略甲………………………………………………………… 183
十九 客主人分…………………………………………………………193
二十 善者…………………………………………………………209
二十一 五名五恭…………………………………………………………217
二十二 兵失…………………………………………………………226
二十三 將義…………………………………………………………236
二十四 將德…………………………………………………………246
二十五 將敗…………………………………………………………258
二十六 將失…………………………………………………………269
二十七 雄牝城………………………………………………………… 280
二十八 五度九奪…………………………………………………………288
二十九 積疏…………………………………………………………298
三十 奇正…………………………………………………………308
附錄一:《史記·孫子(臏)列傳》原文及譯文…………………………………………………………319
附錄二:孫臏傳…………………………………………………………322
孫臏兵法詮解 節選
六 月 戰 本篇談戰爭勝負與日、月、星的關系。古人認為“月盛壯則攻占,月虧則退兵”。這種理論在當時影響巨大。但作者在篇首指出“間于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可見當時的“兵陰陽家”除了強調戰爭勝負與日月星的關系外,并沒有忽略人的作用,甚至還強調了人的作用。 【原文】 孫子曰:間于天地之間{1},莫貴于人。戰□□□□不單{2}。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3}。是以必付與而□戰,不得已而后戰。故撫時而戰{4},不復使其眾{5}。無方而戰者小勝以付磿者也{6}。 孫子曰:十戰而六勝,以星也。十戰而七勝,以日者也。十戰而八勝,以月者也。十戰而九勝,月有……[十戰]而十勝,將善而生過者也{7}。一單…… ……所不勝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勝。故戰之道,有多殺人而不得將卒者{8},有得將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將軍者,有復軍殺將者{9}。故得其道,則雖欲生不可得也。 八十{10} 【譯文】 孫臏說:“介于天地之間,沒有什么比人更可貴。……天時、地利、人和三項條件如果不具備,即使戰爭勝利了,也會有后患。所以,必須三項條件都具備時才能作戰。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戰。能夠把握時機出戰。所以要遵循天時而戰,不要反復過度用兵。沒有任何準備就去作戰,卻又能取得小勝利,那是由于天時符合! 孫臏說:“打十次仗能取勝六次,那是掌握了星辰變化的規律。打十次仗能取勝七次,那是掌握了太陽運行的規律。打十次仗能取勝八次,那是掌握了月亮運行的規律。打十次仗能取勝九次,那是……打十次仗能取勝十次,那則是將領善于用兵,并且兵卒的素質又勝過敵軍的原因了。 ……不能取勝的情況有五種,這五種之中有任何一種,就不能取勝。所以用兵作戰是有一定規律的,有的人用兵能殺死許多敵軍,卻不能俘獲敵軍將領;有的人用兵能俘獲敵軍將領,卻不能占據敵軍營舍;有的人用兵能占據敵軍營舍,卻不能捉住敵軍將領;有的人用兵遭致全軍覆沒,卻能殺死敵軍將領。所以說,用兵有規律,敵人想逃生也是不可能的。 【注釋】 {1}間于:介于。 {2}單:借為“戰”。 {3}殃:災禍,咎。過:疑借為“禍”。 {4}撫時:按時、循時的意思。 {5}復使其眾:反復用兵!秾O子兵法·作戰》中有一句:“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6}無方:沒有任何依據。磿:借為“歷”,歷數,也可指與軍事有關的占卜。 {7}過:疑借為“禍”,古代大多軍事家認為經過很多次的爭戰才能取得勝利,并非是一件好事。如《吳子·圖國》說:“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 {8}得:疑為“俘獲”的意思。 {9}復:借為“覆”,覆滅,顛覆。 {10}八十:疑當為一段的字數,并不是全篇的字數。 【評析】 古人是很重視天象對戰爭的影響的。古人以月為陰,象征刑殺,認為月掌陰,用兵宜在月勝之時,因此本篇題為“月戰”。 本篇中,孫臏雖然強調天象對戰爭的影響,但更為可貴的是,他提出了“人貴于天地”的觀點。他認為進行戰爭必須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可以說孫臏關于這一問題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他將這種主觀能動作用看做是奪取戰爭勝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他認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鍵在于知“道”。即知道天時、地理、民心、敵情以及勝負的預兆等。只有掌握了這些規律,才可以“見勝于日月”,“有功于未戰之前”。 此外,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一個聰明的軍事家指揮戰斗能夠百戰不殆的原因,不僅僅是在于他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善于把握和運用天時、地利、人和之利。 孫臏的這種思想不僅僅可以應用于軍事領域,而且還可以應用于從政、經商等等領域。一個聰明的事業家就必須像聰明的軍事家那樣順應時勢,合乎民心,因勢利導,發揮優勢,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盲目蠻干,不顧及客觀條件,一意孤行,是注定要失敗的。 智慧例說 陸抗奪回西陵城 公元272年,東吳的西陵督步闡憑據城池發動叛亂,并投降了晉國。 東吳都督陸抗聽說這件事后,日夜兼程,率軍前往西陵,他在西陵的外圍另外修筑了一道嚴密的防御工事,使它對內可以用來包圍步闡,對外可以用來抵御敵寇。他日夜催促士卒盡快筑壘,好像敵人已經來了一樣,眾人都以此為苦,眾將領都來規勸說:“現在趁著咱們士兵的士氣正旺,趕快攻打步闡,等到晉國的救兵趕來時,步闡那時候就被我們活擒了。為什么現在要致力于修筑壁壘,使士兵百姓疲困呢?”陸抗說:“這座城池所處的地勢已是十分穩固,儲備的糧食也很充足,而且城中所修繕的防御設施,都是我當年所謀劃的,F在反過去攻打它,估計是很難攻下的,而且晉的救兵來到之前,我們也沒有防備,這樣我們將會內外受敵,要是沒有這道防御工事,我們靠什么來抵御內外的強敵呢?”將領們還是不以為然,陸抗為了讓大家心服口服,便暫時按照他們的意見,下令攻城,果然失利。 這時,吳軍將士才齊心協力地去修筑防御工事。不久,晉朝將領楊肇率領軍隊前來救援,而此時吳都軍督俞贊突然叛逃到楊肇那邊。陸抗說:“俞贊是我軍中的老將,了解我軍的虛實。過去,我就擔心過這支由東南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平素缺乏訓練,他們防守的地段,是我方陣地中的薄弱環節,俞贊過去后,敵人如果要發動進攻,一定會先從此處下手! 當天晚上,陸抗撤換了這支部隊,而換上了一支精銳部隊。第二天,楊肇果然攻打原來由那支少數民族部隊防守的地段,陸抗下令予以還擊。這時從防御工事里發射出來的矢箭和石塊,像雨點那樣密集地射出,楊肇連夜逃跑了。陸抗不去追擊,只是命令部下擊鼓叫喊,造成追擊的假象,楊肇大敗潰散而去,于是陸抗攻克了西陵城,斬殺了步闡。
孫臏兵法詮解 作者簡介
孫臏(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名孫臏。孫臏出生于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孫武的后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后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明末清初有以孫臏、龐涓生平為原型的歷史小說《孫龐斗志演義》,使孫龐斗智的故事廣為流傳。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譯者簡介: 吳夢雪,女,出生于1979年,河南人,畢業于鄭州大學外文系,后任職于鄭州大學。1999年起開始從事業余文學翻譯。榮獲第四屆河南省文學獎。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于色彩變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