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20712
- 條形碼:9787559620712 ; 978-7-5596-2071-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本書特色
◎ 用輕松好讀的故事還原漫漫藝術史 以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回到創作現場,零距離感受藝術之美。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從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鳴,也能夠激發出對藝術的興趣。
◎知名藝術史學家、教育家傾力之作 跨界背景成就了這部生動優美的藝術簡史,書中以生動的敘事方式,在有趣味橫生的故事中自然地融入了藝術知識,將幾萬年的藝術史娓娓道來。
◎ 翻譯為10種語言的暢銷藝術啟蒙讀本 自2016年出版以來已譯為十種語言,深受小朋友和大朋友喜愛。不少讀者都評價說:“這是我看過的zui好的藝術書”。
◎ 優美插畫展現生動場景 書中配有精美淡雅的插畫,既有中世紀的城鎮全貌,也有藝術家的創作場景,與生動有趣的故事一起,呈現出了藝術史上一個個閃光的時刻。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內容簡介
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在想些什么?一幅杰出的作品是怎樣誕生的?
英國藝術史學家、教育家邁克爾·伯德以豐富的想象力將嚴謹的史實研究書寫為優美生動的故事,為我們講述了從公元前40000年到21世紀的藝術發展歷程。插畫家凱特·埃文斯用精美淡雅的水彩畫帶領我們重回每一個靈感綻放的歷史瞬間。文字與繪畫交相輝映,展現出富于想象力又觸手可及的藝術場景,講述讓人手不釋卷的藝術故事。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前言
前言
這就是魔法
這本藝術史從四萬年前德國的一個洞穴開始,到2007年非洲的一個棚屋里結束。在這之間我們會看到來自天南海北各種地方的藝術家。我們爬山,我們下采石場,我們來到沙漠中探險;小棚屋、蒸汽船、華麗的宮殿、陰森的墳墓,到處都有藝術家。作坊和工作室當然也有他們的身影啦。我們會發現,他們在石頭上、墻上、木頭上、畫布上和紙上畫啊畫啊;他們手中的石頭、金屬、泥巴、電線甚至是稀飯,全都變成了雕塑。幾千片小小的馬賽克被他們耐心地拼在石膏上;一片片彩色的碎玻璃或者瓶蓋,也能組合成美麗的圖案;撕報紙、照照片,都是不同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們干嗎要整天做這些事情呢?這本書里每個藝術家給你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
他們會怎么回答,要看他們生在什么時候,住在什么地方了。在冰河時期的歐洲,那些雕刻家和畫家會怎么說呢?他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事還有個專門的詞叫“藝術”,不過無所謂。這些古代人特別擅長動手做東西,簡直就像會變魔法似的。本來嘛,想法啊,夢境啊,變成人們可以用手摸、用眼睛看、一直存在的事物和圖畫,這本來就像魔法一樣。今天我們已經不像那時候的人,要靠獵捕猛犸象來生存,但我們仍然有著強烈的渴望,要把那些看不見的思想和感覺,和外部世界聯系起來。對于很多無法用字詞句表達的東西(或者不能表達得太充分的東西)而言,藝術就是我們的語言。
藝術作品把我們和制作藝術作品的人聯系起來,不管他們生活在多么古老的時代,多么遙遠的地方。不過,藝術家們的生活,還有人們對藝術的看法,一直在隨著時代變化,所以總會留下一些謎團。羅馬的壁畫家、中世紀的伊斯蘭抄經師、維多利亞時代的攝影師……他們真正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這本書的故事中記錄了很多關于藝術的史實:名字、日期、歷史事件。但這并不是全部。歷史上總有些巨大的空白,需要你用豐富的想象來填補。
用“歷史”這個詞,可能會讓你覺得故事已經講完了,哪些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都弄清楚了。我對藝術的感覺可不是這樣,不管是畫在寺廟的墻上,還是發布在互聯網上,都不應該是定論。所以,我想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藝術史。一個故事,就算你以前聽過,只要充分發揮想象力,都會變成正在你眼前發生的事情。可能你完全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一切似乎都新奇得像**次。藝術家們經常說,不管積累了多少經驗,開始創作一個新作品的時候,都是在啟程前往未知的目的地。
在這本書里,有的藝術家畫的畫、雕的雕塑,都是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還有些藝術家呢,會讓我們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很普通的事物。在我看來,這些人創造的藝術,都是屬于他們自己**獨特的天地。看著這些作品,思考這些作品,就仿佛穿過一扇門,呼吸著完全不同的空氣。
對于藝術家以及欣賞藝術、想要懂得藝術的我們而言,藝術似乎既遠又近,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經常會想,“要是我能看懂這件藝術品,它可能就顯得更正常些吧”。但我希望藝術永遠保持那種古怪和陌生。這就是魔法呀。
——邁克爾·伯德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目錄
前言 這就是魔法 VI
通往文明的洞穴 公元前40000 年到公元前20 年
1 獅子人 *早的藝術家 3
2 動物魔法 洞穴里的畫家 7
3 用畫講故事 古代畫家、雕刻家和書記員 11
4 我的王國我做主 埃赫那吞的藝術家們 15
5 永生 圖坦卡蒙之墓 19
6 旅人的故事 畫陶瓶的克利提亞斯 23
7 偉大的想法 菲狄亞斯和帕特農神廟 27
雅典 希臘(約公元前432 年)
8 兵馬俑 秦始皇的工匠們 33
9 艱巨的任務 雕刻家與皇帝 37
10 這里風景美如畫 一位羅馬畫家 41
神圣的地方 800 年到1425 年
11 對視 圣索菲亞大教堂里的馬賽克畫家 47
12 書法家之夢 伊本· 巴瓦卜 51
13 山里的畫家 范寬 55
14 浮城 吳哥窟的修建者 59
吳哥窟 柬埔寨(12 世紀)
15 無比神奇的光 沙特爾的花窗藝術家 65
16 真人真事 畫家喬托 69
17 這就是生活 中世紀的抄經人和彩飾藝人 73
18“ 大腦袋” 伊費古城的銅像鑄造人 77
19 雪中天使 安德烈· 盧布耶夫 81
偉大的理想 1425 年到1550 年
20 發現未來 多納泰羅 87
佛羅倫薩 意大利(15 世紀)
21 *小的細節 楊· 凡· 艾克 93
22 飛向太陽 阿茲特克人 97
23 皮囊之下 列奧納多· 達· 芬奇 101
24 好好干,能出名 阿爾布雷希特· 丟勒 105
25 雕石為像 米開朗琪羅 109
26 哲學的藝術 拉斐爾 113
27 夜未央 提香 117
活生生的故事 1550 年到1750 年
28 冰天雪地中的溫暖 彼得· 勃魯蓋爾 123
29 獵豹之王 巴薩萬和達爾姆· 達斯 127
30 粗茶淡飯的晚餐 卡拉瓦喬 131
31 少女花神 倫勃朗 135
阿姆斯特丹 荷蘭(17 世紀)
32 繪畫就是我 阿爾泰米西婭· 真蒂萊斯基 141
33 早上好! 迪埃戈· 委拉斯凱茲 145
34 身臨其境 克勞德· 洛蘭 149
35 越看越神秘 約翰內斯· 維米爾 153
36 紙牌屋 讓- 西梅翁· 夏爾丹 157
偉大革命! 1750 年到1860 年
37 暴風雨后的平靜 雅克- 路易· 大衛 163
38 沒有英雄 弗朗西斯科· 戈雅 167
39 山石與樹木 卡斯帕· 大衛· 弗里德里希 171
40 浪濤之下 葛飾北齋 175
41 藝術的化學反應 威廉· 亨利· 福克斯· 塔爾博特 179
42 我畫給你看! 約瑟夫· 馬洛德· 威廉· 透納 183
倫敦 英格蘭 ( 19 世紀初)
43 大計劃 古斯塔夫· 庫爾貝 189
44 每一分錢都值了 弗雷德里克· 埃德溫· 丘奇 193
換雙眼睛看世界 1860 年到1900 年
45 藝術的搖籃 貝爾特· 莫里索 199
46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克勞德· 莫奈 203
巴黎 法國(19 世紀末)
47 短短的一瞬間 埃德沃德· 邁布里奇 209
48 色彩是怎么構成的? 喬治· 修拉 213
49 文森特的星空 文森特· 梵高 217
50 她的雙手 卡米耶· 克洛岱爾 221
51 一切完美融合 保羅· 塞尚 225
戰爭與和平 1900 年到1950 年
52 剪切與粘貼 喬治· 布拉克 231
53 生日快樂! 馬克· 夏加爾 235
54 輪子轉起來,故事轉起來 馬塞爾· 杜尚 239
55 同志們! 瓦爾瓦拉· 斯捷潘諾娃 243
莫斯科 俄羅斯(20 世紀30 年代)
56 生之圓滿 瓦西里· 康定斯基 249
57 不同世界之間的女孩 弗里達· 卡羅 253
28 夢之海 胡安· 米羅 257
59 講述事實的謊言 巴勃羅· 畢加索 261
60 鵝卵石與炸彈 亨利· 摩爾 265
61 都是垃圾! 庫爾特· 施維特斯 269
要往哪里去 1950 年到2014 年
62 盡情潑灑 杰克遜· 波洛克 275
紐約 美國(20 世紀50 年代)
63 藍色的清晨 亨利· 馬蒂斯 281
64 這兒怎么了? 安塞爾姆· 基弗 285
65 我的夢 艾米麗· 卡茉· 肯瓦芮 289
66 進來看看 路易絲· 布爾喬亞 293
67 用瓶蓋施魔法 艾爾· 安納祖 297
藝術年表 300
詞匯表 308
藝術品清單 313
愿藝術的天空永遠璀璨——給孩子們的譯后記 319
致謝 323
圖片來源 324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相關資料
他在本書中討論了藝術家想要把“無形的思想與感情”和真實世界建立聯結的渴求,而他所講述的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點——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在想些什么,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目的何在。……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朗朗上口、圖文并茂的藝術簡史。——美國《學校圖書館雜志》
邁克爾·伯德的這部編年史……廣泛、深刻而有見地。——華爾街日報
(精)和孩子一起讀的藝術史 作者簡介
著者邁克爾·伯德(Michael Bird),英國作家、藝術史學家、教育專家,畢業于牛津大學墨頓學院。他在BBC廣播有自己的專欄節目,也曾參與策劃多場藝術展覽。著有多部藝術相關書籍,其中《100個改變藝術的偉大觀念》(100 Ideas that Changed Art)已被譯為9種語言,并被《獨立報》評為2012年年度圖書。
繪者凱特·埃文斯(Kate Evans),畫家、自由插畫師,合作的客戶包括哈珀·柯林斯出版社、麥克米倫出版社、倫敦交通局、《衛報》《國家地理》等。曾在倫敦、斯德哥爾摩、布里斯托爾等多地舉辦作品展。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