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21530
- 條形碼:9787112221530 ; 978-7-112-2215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等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于中等城市的空間發展與交通規劃,通過對中等城市空間發展政策、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體系發展政策研究方法、城市空間發展政策的規劃決策支持、基于城市土地使用優化的交通發展政策決策支持的研究,以及基于GIS的中等城市土地使用和交通一體化規劃的具體實踐案例,總結出適合我國規劃編制的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中等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中等城市的空間發展與交通規劃,通過對中等城市空間發展政策、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體系發展政策研究方法、城市空間發展政策的規劃決策支持、基于城市土地使用優化的交通發展政策決策支持的研究,以及基于GIS的中等城市土地使用和交通一體化規劃的具體實踐案例,總結出適合我國規劃編制的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中等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2.1 中等城市
1.2.2 土地使用
1.2.3 交通體系
1.2.4 發展政策
1.2.5 小結
1.3 相關研究探索簡介
1.3.1 城市發展理念探索
1.3.2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
1.3.3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1.3.4 小結
1.4 研究思路、內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義
1.5.1 理論層面
1.5.2 政策層面
1.5.3 規劃層面
1.6 研究創新
第2章 中等城市空間發展與交通發展的模式及政策研究綜述
2.1 中等城市空間發展模式及政策研究
2.1.1 中等城市的特征
2.1.2 中等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3 中等城市的空間發展模式
2.1.4 中等城市的空間發展政策
2.2 中等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及政策研究
2.2.1 中等城市交通體系特征
2.2.2 中等城市交通發展存在的問題
2.2.3 中等城市交通發展模式
2.2.4 中等城市交通發展政策
2.3 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體系的關系分析
2.3.1 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體系的互動機理
2.3.2 城市土地使用對交通體系的影響
2.3.3 交通體系對城市土地使用的影響
2.4 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研究
2.4.1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2.4.2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模型研究
2.4.3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的規劃實踐
2.5 規劃支持系統的相關研究
第3章 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體系發展政策研究方法
3.1 政策研究方法的確定
3.1.1 研究問題分析
3.1.2 研究方法分析
3.2 基于一體化規劃決策支持的政策分析過程
3.2.1 基于空間規劃的政策決策過程
3.2.2 基于交通規劃的政策決策過程
3.2.3 基于一體化規劃的政策決策過程
3.3 一體化規劃決策支持的技術框架
3.3.1 基于情景規劃思想的規劃決策支持方法
3.3.2 基于戰略層面銜接的兩步走
3.3.3 基于多目標評價的方案評價體系
3.3.4 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技術框架
3.4 一體化規劃的模型功能分析
3.4.1 空間規劃模型與交通模型的介紹
3.4.2 基于一體化的模型功能整合分析
第4章 城市空間發展政策的規劃決策支持研究
4.1 空間發展政策規劃決策支持的技術框架
4.1.1 一體化規劃決策支持的核心問題
4.1.2 空間發展思路
4.1.3 基于情景規劃思想的規劃決策支持框架
4.2 空間供給評價
4.2.1 緊湊發展政策下的用地適宜性評價
4.2.2 外延發展政策下的用地適宜性評價
4.3 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下的空間需求分析
4.3.1 空間需求預測原則及方法
4.3.2 保守增長情景下的居住用地及就業用地需求
4.3.3 穩定增長情景下的居住用地及就業用地需求
4.3.4 快速增長情景下的居住用地及就業用地需求
4.4 基于政策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
4.4.1 情景一:政策不干預
4.4.2 情景二:集聚發展政策
4.4.3 情景三:疏解發展政策
4.5 基于多目標的空間發展政策評價與優化
4.5.1 空間發展政策評價的原則
4.5.2 基于多目標的空間發展政策評價指標體系
4.5.3 空間發展政策評價
4.6 中等城市空間發展的政策控制與引導
4.6.1 *優的空間發展模式
4.6.2 空間發展政策指引
第5章 基于城市土地使用優化的交通發展政策決策支持研究
5.1 交通發展政策的規劃決策支持的技術框架
5.1.1 交通發展政策的規劃決策支持研究思路
5.1.2 決策支持功能結構及實現技術分析
5.2 不同空間發展模式下的中等城市交通特征分析
5.2.1 不同空間發展模式下的交通特征分析
5.2.2 基于組團狀城市空間結構的交通供給分析
5.2.3 基于組團狀城市空間結構的交通需求分析
5.3 中等城市交通發展政策研究
5.3.1 交通政策對交通模式影響分析
5.3.2 政策引導下慢行交通模式
5.3.3 政策引導下小汽車交通模式
5.3.4 政策引導下公共交通模式
5.4 基于交通可達性反饋的土地使用布局優化
5.4.1 交通可達性定義
5.4.2 用地布局對交通決定作用
5.4.3 交通對用地布局的反作用
5.4.4 3種政策下基于可達性的反饋結果分析
5.5 基于指標體系的交通發展政策評價
5.5.1 評價目的與原則
5.5.2 評價流程
5.5.3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5.4 基于物元模型的評價方法
5.5.5 評價結果
5.6 基于土地使用優化的交通發展模式政策分析
5.6.1 慢行交通模式對于中等城市適宜l生分析
5.6.2 基于慢行交通發展模式的政策及措施
第6章 LUTIPSS:基于GIS的土地使用和交通一體化規劃決策支持系統
6.1 概述
6.2 LUTIPSS系統組件
6.2.1 地圖操作模塊
6.2.2 空間規劃模塊
6.2.3 交通規劃模塊
6.3 系統應用
6.3.1 土地使用規劃草案
6.3.2 交通需求預測
6.3.3 土地使用布局精細化
6.3.4 交通規劃
6.4 小結
第7章 結論
7.1 研究創新與意義
7.1.1 首次提出基于一體化規劃編制的政策決策支持思路及框架
7.1.2 在決策輔助系統中通過導入基于政策的情景規劃來應對未來發展中的不確定性
7.1.3 提出了交通對土地使用的互動反饋路徑及其技術實現
7.1.4 開發了適用于我國規劃編制的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LUTIPSS
7.2 研究不足與展望
7.2.1 研究需進一步討論
7.2.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中等城市土地使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作者簡介
蘇海龍,1970年3月出生,河南省開封市人。2007年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復旦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秘書長、長江經濟帶(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先后主持過《武漢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漯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鄭州國際陸港城市設計》、《新疆烏魯木齊市中國亞歐博覽會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多項重大城市規劃項目。出版著作3部,在城市交通與土地使用一體化、區域一體化發展、產業與園區投資、規劃決策支持方法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