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39925
- 條形碼:9787568039925 ; 978-7-5680-3992-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本書特色
1. 三位人類大師合傳,一首巨人奮斗的交響樂給與你精神上的洗禮;
2. 那個群星閃耀的時代,三位大師的奮斗歷程,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3. 名家傅雷翻譯,原滋原味保存作品魅力。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內容簡介
《名人傳》是由十九世紀有名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這部作品實際上是一部合傳,它包含了《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位傳主——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分別是音樂、雕塑和文學領域的泰斗。他們三位不僅天賦斐然,藝術成就高超,而且他們優選的共同點在于他們并沒有向人生的困難低頭,三位大師各自面臨著自己人生的坎坷和困頓,或疾病,或貧苦,或別離,但是他們在這些苦難面前展現出了人類偉大的奮斗精神和高尚的品德。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目錄
貝多芬傳
譯者序/3
作者序/5
初版序/7
貝多芬傳/10
貝多芬遺囑/42
書信集/46
思想錄/58
附錄: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62
米開朗琪羅傳
譯者弁言/97
原序/98
導言/101
米開朗琪羅傳/112
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198
托爾斯泰傳
羅曼?羅蘭致譯者書(代序)——論無抵抗主義/201
原序/203
托爾斯泰傳/209
托爾斯泰遺著論/322
亞洲對托爾斯泰的回響/328
托爾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書/340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節選
他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皮膚才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以上據英國游歷家羅素一八二二年時記載。——一八○一年,車爾尼尚在幼年,看到貝多芬蓄著長發和多日不剃的胡子,穿著羊皮衣褲,以為遇到了小說中的魯濱遜。按:梅杜薩系神話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發著名。后以得罪火神,美發盡變毒蛇。車爾尼(1791—1857)為奧國有名的鋼琴家,為肖邦摯友,其鋼琴演奏當時與肖邦齊名。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獷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據畫家克勒貝爾記載。他曾于一八一八年為貝多芬畫像。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據醫生米勒一八二○年記載:他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時而嫵媚溫柔,時而惘然,時而氣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憂郁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顯得古怪地不對稱。據莫舍勒斯莫舍勒斯(Ignaz Moscheles,1794—1870),英國鋼琴家。說:“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談話之間有一副往往可愛而令人高興的神氣。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卻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難看的,并且為時很短”,——那是一個不慣于歡樂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憂郁的,顯示出“一種無可療治的哀傷”。一八二五年,雷斯塔伯雷斯塔伯(Ludwig Rellstab, 1799—1860),德國詩人。說看見“他溫柔的眼睛及其劇烈的痛苦”時,他需要竭盡全力才能止住眼淚。一年以后,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在一家酒店里遇見他,坐在一隅抽著一支長煙斗,閉著眼睛,那是他臨死以前與日俱增的習慣。一個朋友向他說話。他悲哀地微笑,從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談話手冊;然后用著聾子慣有的尖銳的聲音,教人家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哪樕珪r常變化,或是在鋼琴上被人無意中撞見的時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應的時候,有時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為出驚!澳樕系募∪馔蝗宦∑,血管膨脹;獷野的眼睛變得加倍可怕;嘴巴發抖;仿佛一個魔術家召來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克勒貝爾說是莪相的面目。以上的細節皆采自貝多芬的朋友,及見過他的游歷家的記載。按:莪相為三世紀時蘇格蘭行吟詩人。尤利烏斯?貝內迪克特說他無異“李爾王”。*李爾王系莎士比亞名劇中的人物。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一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舊屋子的閣樓上。他的出身是佛蘭芒族。*按今法國與比利時交界之一部及比利時西部之地域,古稱佛蘭德。佛蘭芒即居于此地域內之人種名。安特衛普為今比利時北部之一大城名。他的祖父名叫路德維希,是家族里z優秀的人物,生在安特衛普,直到二十歲時才住到波恩來,做當地大公的樂長。貝多芬的性格和他z像。我們必須記住這個祖父的出身,才能懂得貝多芬奔放獨立的天性,以及別的不全是德國人的特點。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仆,一個廚子的女兒,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貝多芬的父親。
艱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過家庭的溫情。一開始,人生于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想開拓他的音樂天分,把他當作神童一般炫耀。四歲時,他就被整天地釘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關在家里,幾乎被繁重的工作壓死。按:洋琴為鋼琴以前的鍵盤樂器,形式及組織大致與鋼琴同。他不致永遠厭惡這藝術總算是萬幸的了。父親不得不用暴力來迫使貝多芬學習。他少年時代就得操心經濟問題,打算如何掙取每日的面包,那是來得過早的重任。十一歲,他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他當大風琴手。一七八七年,他喪失了他熱愛的母親!八龑ξ夷敲慈蚀龋敲粗档脨鄞,我的z好的朋友!噢!當我能叫出母親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聽見的時候,誰又比我更幸福?”以上見一七八九年九月十五日貝多芬致奧格斯堡地方的沙德醫生書信。她是肺病死的;貝多芬自以為也染著同樣的病癥;他已常常感到痛楚;再加比病魔更殘酷的憂郁。他一八一六年時說:“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個可憐蟲!我十五歲上已經知道了!笔邭q,他做了一家之主,負著兩個兄弟的教育之責;他不得不羞慚地要求父親退休,因為他酗酒,不能主持門戶:人家恐怕他浪費,把養老俸交給兒子收領。這些可悲的事實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創痕。他在波恩的一個家庭里找到了一個親切的依傍,便是他終身珍視的布羅伊寧一家。可愛的埃萊奧諾雷?特?布羅伊寧比他小二歲。他教她音樂,領她走上詩歌的路。她是他的童年伴侶;也許他們之間曾有相當溫柔的情緒。后來埃萊奧諾雷嫁了韋格勒醫生,他也成為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z后,他們之間一直保持著恬靜的友誼,那是從韋格勒、埃萊奧諾雷和貝多芬彼此的書信中可以看到的。當三個人到了老年的時候,情愛格外動人,而心靈的年輕卻又不減當年。他們的書信,讀者可參看本書《書信集》。他的老師C?G?內夫(C?G?Neefe,1748—1798)也是他z好的朋友和指導:他的道德的高尚和藝術胸襟的寬廣,都對貝多芬留下極其重要的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名人傳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羅曼?羅蘭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了不屈的斗爭,他積極投身進步的政治活動,聲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并出席巴黎保衛和平大會,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兩次世界大戰,反對納粹德國迫害季米特洛夫、反對舊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左翼作家的鎮壓等等,在維護正義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