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51563
- 條形碼:9787502051563 ; 978-7-5020-515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 內容簡介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中闡述了財富來源和經濟發展的原理,說明了財富在社會各階層自然分配的秩序,并提出了反對政府干預和反對壟斷等重大問題,*后重點分析了國家財富的收入和發展。其精神內涵主導了人類政治經濟的演進方向,因此不僅僅是一部經濟學著作,而且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 目錄
**章 論分工
第二章 論分工的原理
第三章 論分工受限制于市場的范圍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及其使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或其勞動價格與貨幣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構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勞動工資論
第九章 資本利潤論
第十章 論勞動與資本因用途不同工資與利潤亦不均等
**節 起因于職業本身性質的不均等
第二節 起因于歐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論
**節 論時常發生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二節 論有時發生有時不發生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三節 論常生地租的生產物與不常生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值比例的變動
第二篇 論資產之性質,蓄積與使用
序論
**章 論資財的劃分
第二章 視貨幣為社會總資財的一支而論述,并論國民資本之維持費
第三章 論資本蓄積,并論生產的和不生產的勞動
第四章 論借放利息的資財
第五章 論各種資本用途
第三篇 諸國民之富的進步
**章 論富之自然的進步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后歐洲舊狀態下農業的衰微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崩潰后都市的勃興與進步
第四章 都市商業對于農村改良之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上之諸體系
序論
**章 商業主義或重商主義的原理
第二章 論限制進口國內能生產的商品
第三章 論與某種國家通商,其貿易差額被假設為不利于我國
遂異常限制其各種貨物輸入
**節 即根據重商主義的原則,這種限制亦不合理
第二節 根據其他諸原則,這種異常的限制亦不合理
第四章 論支還
第五章 論獎勵金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 節選
《博雅經典閱讀文叢·國富論》:這樣,扣針的制造分為18種操作。有些制造廠,這18種操作是分別由不同的工人去擔任的。雖然在有些制造廠內一個人有時也兼任兩三門。我看見過這樣一個小制造廠,只雇用10個工人,因此在這一個工廠中,其中有些工人要擔任兩三種不同的操作。但是盡管他們非常窮困,連必要的機器設備也不完善,但他們只要勤勉努力,一日也能制造重達12磅的針。每磅合中等針4000枚以上。所以,這10個工人,每日能夠制針4.8萬枚以上。即一人一日,可以制作4.8萬枚針的1/10,那就可以說是每人每天制針4800枚。如果他們全都分別地獨自工作,且其中任何人都不熟練這種特殊業務,那么,他們無論是誰,肯定無法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針,甚至可能就連1枚也制不成。他們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適當分工合作而有可能制成的數量的1/240,就連這數量的1/4800,也不行。勞動分工在其他各種工藝及制造業上的效果和這種微不足道的制造業一樣,雖然在它們之中的許多行業,不能像這樣細分,其操作工序也不能像這樣簡單化。但分工制只要在每一種工藝中能夠被采用,就能夠按比例引起勞動生產力的增長。各種不同的行業之所以能各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這種利益的結果。在產業與勞動力的增長達到極高程度的國家中,各種行業的分工通常也達到極高的程度。在早期社會狀態中一人從事的工作,在改良的社會狀態中大都是由若干人擔任的。在每一個進步的社會內,農民往往就只是農民,制造者往往就只是制造者。生產任何一種完全的制造品所必要的勞動,也往往分給許多人去擔任。以麻織業以及毛織業的制造為例,在每一個部門當中,從亞麻以及羊毛的收割者,到麻布的漂白工人、熨燙工人,或者是毛織物的染色工人、整理工人,有多少相異的職業被使用著啊!農業因為它的性質,固不能像制造業那樣容許如此細密的勞動分工,各種工作也大都不能截然分割開來。木匠的職業和鐵匠的職業通常是分開的,但畜牧人的業務與種麥者的業務要完全徹底劃分,卻是不可能的。紡者和織者幾乎總是兩個不同的人;而犁者、耙者、播種者和收獲者,卻經常是同一個人。既然農業這種勞動在一年中隨著季節而轉變,所以不可能讓一個人固定從事中間的任何一種,這也是不可能將農業中使用的所有不同類型的勞動完全分開來,這也是在這種技藝中勞動生產力的改進跟不上制造業中的改進的原因。確實,*富裕的國家在農業方面也像在制造業方面那樣,一般都優于其他的鄰國。不過它們在制造業方面的優越性,比農業的優越性更大。富國的土地,大體來說,耕種得更為好一些,投在土地上的勞動以及費用也比較多一些,按照土地的面積以及自然肥沃程度的比例,生產出更多的物品。不過,這種產量方面的優越,很少超過勞動以及費用方面的追加的比例。在農業上,富國的勞動并不比窮國的勞動有更大的生產力;無論如何決不像制造業上的那樣屬實。所以,富國的谷物比之窮國的品質相同谷物而言,并不總是常常能夠價格便宜地走向市場。就富裕和進步來說,法國的富裕以及勞動生產力改進優于波蘭,但同樣優良品質的波蘭谷物和法國的谷物一樣低廉,就產谷的省份而言,法國產麥省的谷物和英格蘭的谷物是同樣好的,在大多數年份幾乎是同一價格,即使在富裕以及生產力改進方面,與英國相比,法國可能稍遜一籌。不過,英格蘭的谷地要比法國的谷地耕種得好一些,同時法國的谷地聽說要比波蘭的谷地耕種得更好一些。貧國盡管在耕種上處于劣勢,但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以其谷物的價廉物美來和富國競爭。可是,這種競爭,在制造業方面是不能有的。*起碼的是,富國的土壤、氣候以及地理位置宜于這些制造業的話,不能發生這種競爭。法國的絲綢要比英格蘭的品質好、價格低廉,這是由于絲織業,至少是在現在對于生絲進口課征高關稅的情況之下,不那么適合英格蘭的氣候,更與法國的氣候適合。英格蘭的鐵器以及粗毛織物,卻遠遠優于法國,如果與法國是相同的品質,它們的英國價格也低廉得多。對于波蘭,聽說幾乎沒有任何制造業,除了國家適當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少數粗糙的家庭制造業。有了分工,同數等數量勞動者能完成的工作量比過去多得多,是由于三種不同的情況。**,由于每一個特殊工人的熟練程度的提高;第二,有了分工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向另一種工作所損失的時間;第三,由于非常多的機器被發明,簡化以及縮減了勞動,讓一個人可以完成許多人的作業。……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