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金陵佳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21653
- 條形碼:9787553321653 ; 978-7-5533-216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陵佳人 本書特色
南京,是一座詩的城。自古以來,有太多的人吟詠它、謳歌它、解讀它。作者陳正榮以詩的視角,發現的眼光,講述與南京女人有關的故事。“金陵自古多佳人”“江南佳麗地”“六朝金粉之地”“金陵十二釵”“秦淮四美”“秦淮八艷”“金陵女大999朵玫瑰”“南高師八朵金花”……人們把很多美好的詞語送給了南京以及在南京生活過的女人。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在歷史上南京是美女、才女的盛產地。 江南佳麗地,金陵美人多。翻開這本《金陵佳人》,一起來看看“群芳譜”,認識認識這些佳人吧。
金陵佳人 內容簡介
陳正榮著的《金陵佳人》描述的南京佳麗有的才貌雙全,如柳如是、嚴鳳英;有的國色天香,如張麗華、小周后;有的才高八斗,如謝道韞、李清照、紀映淮、吳貽芳、潘玉良、蕭嫻;駱玉笙;有的蘭質蕙心,超凡脫俗,如馬香蘭;有的典雅賢淑,如馬皇后等;有的俠骨仗義,如李香君;有的鐵膽雄心尹銳志、尹維峻、陳修良;有的心地善良,如程瑞芳。她們中間既有皇后寵妃公主,也有尋常巷陌人們的小家碧玉;既有大家閨秀,也有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青樓女子;既有中國人,也有在南京生活的外國女子;既有古代佳麗,也有近現代的巾幗英雄……真是百花爭艷,萬紫千紅,“亂花漸欲迷人眼”,她們共同組成了南京色彩繽紛的“群芳譜”。
金陵佳人 目錄
桃葉:世間重美人,古渡存桃葉
謝道韞:詠絮之才
壽陽公主:六官爭肯學梅妝
莫愁:南國佳人字莫愁
張麗華:可憐《玉樹后庭花》
大周后、小周后:春花秋月何時了
金陵子:楚歌吳語嬌不成
杜秋:有花堪折直須折
李清照: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馬皇后:母儀天下
徐妙錦:我愛翠竹丹楓
秦淮八艷:家家分影照嬋娟
紀映淮:棲鴉流水點秋光
王貞儀:我國**位女天文學家
隨園女弟子:才女盡為詩弟子
傅善祥、洪宣嬌、蘇三娘:太平天國三巾幗
尹家姐妹:辛亥女杰
小鳳仙:將軍的知音
李菊藕:“小姐樓”的女主人
潘玉良:秦淮河畔留畫魂
孫多慈:慈悲之戀
吳健雄:“東方居里夫人”
賽珍珠:“大地”的珍珠
吳貽芳:“嫁”給教育的才女
明妮·魏特琳:祈求“金陵永生”的華小姐
李秀英:屠刀下的幸存者
程瑞芳:她用日記為遇難者作證
金陵女大“999朵玫瑰”
沈祖棻、曾昭燏、游壽:金大三才女
南高師“八朵金花”
李今英:梅李之戀
毛彥文:吳宓的苦愛
方令孺:一輪清幽的“新月”
丁玲: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藍妮:“苗王公主”
秦淮歌女:歌盡桃花扇底風
駱玉笙:歌聲婉轉小彩舞
嚴鳳英:“七仙女”下凡
王玉蓉:鐵嗓鋼喉
船娘:不見風流夏五娘
王玉齡:凄凄往事怯重溫
徐來:東方美人
楊步偉:楊家有女賽須眉
陳修良:“黎明”前的“紅色特工”
蕭嫻:衛管重來主坫壇
南京女人
參考書目
金陵佳人 節選
《金陵佳人》: 青溪小姑:小姑居處本無郎 小姑姓蔣。蔣山的蔣。 小姑叫什么名字,長得什么樣,后人已經無從知道。小姑就是小女子、小姑娘的意思。 蔣姑娘生活在漢朝的末年,距今已經有一千七八百年了。 那時的南京還只是一個小縣城。本來的名字叫金陵,秦始皇下江南,有人對他說,金陵這個地方有天子氣。秦始皇一聽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讓淮水流貫金陵,泄掉王氣,并將金陵改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思是這里只能算作一個牧馬場。 到了東漢末年,在秣陵做縣尉的是一個廣陵(今揚州)人,叫蔣子文,一天,他遇到一個盜賊,一路追趕到鐘山腳下,終于將賊捉住。蔣子文不幸被賊擊中了額頭,身受重傷,不久就死了。蔣家人十分傷心,尤其是他的三妹,平時和他感情*好。三妹哭得死去活來,*后想不開,投水自盡了。 后來,孫權來到了江南,定都秣陵,改名為建業。建國之初,蔣子文當年的一個部下稱,一天,他看見蔣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馬,手執白羽扇,侍從左右跟隨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樣。蔣子文還對他說,我現在是這里的土地神,你們快點在這里為我建一座廟吧,我會賜福給這里的百姓的。大家都以為這個人在說夢話。不久,建業城里發生了一場瘟疫。剛剛建都的孫權還是接受了輿論的建議,在鐘山腳下為蔣子文建了一座廟,封蔣子文為蔣侯,并將鐘山(即紫金山)改名為蔣山。蔣山這個名字后來用了很多年,直到清朝還經常出現在文人的詩文中。 孫權在南京建都后,在城東開鑿了一條南北走向的溪澗,這條溪澗足有十多里長,它北通玄武湖,承接著蔣山流下來的水,向南流進秦淮河。這條溪水后來越來越寬,人們給它起名青溪。人們在溪水靠近玄武湖的位置,建了一座祠廟,紀念蔣子文的三妹。人們稱三妹為青溪小姑。祠廟里供奉著一尊小姑像。久而久之,人們把青溪小姑奉為青溪女神。 時間又過去了近兩百年,到了南朝的宋朝。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一個秋夜,朗月高照,秋風搖樹,一位在南京做官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趙文韶思念起故鄉。他獨自來到青溪旁,坐在與尚書王叔卿家僅一巷之隔的青溪中橋,唱起了《西鳥夜飛》,聲甚哀怨。唱著唱著,一位年約十五六歲的青衣婢女前來對他說:王家娘子要我對你說,她聽了你的歌聲,很是感動,想和你見見面。趙文韶欣然應允,即邀請王家娘子相會。不一會,王家娘子來到文韶跟前,趙文韶一看王家娘子大約十八九歲,長得楚楚動人,后面還有兩個婢女相隨。趙文韶問道:‘‘王家娘子家住何處?”王家娘子用手指王尚書家:“我就住在那里,因聽到你的歌聲,故來相會。你能否為我再彈唱一曲?”趙文韶隨即為王家娘子唱了《草生磐石》。他唱得很動聽,深得王家娘子喜歡。王家娘子讓婢女回家取來箜篌,她也為趙文韶演奏了一曲。接著,她又讓婢女唱《繁霜》:“日暮風吹,葉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歌繁霜,侵曉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歌聲低迴、哀婉,趙文韶贊賞不已。 不知不覺夜已經很深了,兩人都困了,便自然相伴甜睡,到了四更時分,才想到要分手。臨別時,王家娘子取下金簪贈給趙文韶作紀念,趙文韶則以銀碗、白琉璃匕回贈。到了天亮,趙文韶出來散步,偶至青溪廟看看,突然他看見祠座上有一只碗,屏風后有琉璃匕。神廟中供有女姑神像,前面站著青衣婢女。趙文韶大吃一驚,回憶起夜里的點點滴滴,似有所悟:夜里來的王家娘子難道就是蔣子文的三妹青溪小姑?后來的日子里,趙文韶再也沒有見到這位夢中人了。 這則故事見于六朝時期的志怪筆記《搜神后記》《異苑》《續齊諧記》。 傳說,青溪小姑祠里經常顯靈。她的祠堂里有一棵大樹,樹上有很多鳥,東晉時陳郡有一位叫謝慶的人,路過這里,用彈弓打死了樹上的幾只鳥。夜里,他夢見一女子,衣裳楚楚,很生氣地說:‘呲鳥是我所養,何故見侵?”過幾天,謝慶暴死于家中。 可見,在傳說中,青溪小姑成了經常顯靈的青溪河神。 不知從何時開始,六朝時有人就唱出了《青溪小姑曲》來紀念青溪小姑: 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這支曲子屬于樂府歌謠《神弦歌》。《神弦歌》是南朝時祭祀民間雜神所用的樂曲,往往表現嘆惜生命、向往愛情、鐘情山水等世俗化的情感和愿望。這首小詩很曉暢。從表達的情緒看,人們對投水而死的蔣小姑寄予了無限同情與惋惜。后來很多詩人用到青溪小姑的典故,比如唐代李商隱的詩:“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這里用青溪小姑的典故,表達的是一種孤獨之意。 隋朝滅陳,晉王楊廣將張麗華、孔貴嬪帶到青溪中橋附近殺了。當時的人們同情張麗華和孔貴嬪的遭遇,就在青溪小姑的祠廟中增添了二位妃子的塑像,從此,青溪小姑祠中供奉了三位女人的塑像。 再后來,青溪漸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青溪小姑廟也就漸漸消失于南京人的視野里。 今天,白馬村、蔣王廟的地名仍在,也算是對遙遠歷史的一點紀念。而青溪小姑作為南京這座城市*早見之于文字記載的女子,也留存于人們的記憶里了。 ……
金陵佳人 作者簡介
陳正榮,高級記者,作家,大學兼職教授。曾出版詩歌評論集《詩神的魅力》,散文集《南京的風花雪月》《那年,雪飛揚》(獲第九屆金陵文學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