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5298683
- 條形碼:9787535298683 ; 978-7-5352-986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本書特色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囊括新中國成立以來,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經(jīng)典獲獎作品,展現(xiàn)科學之真、善、美,傳播知識、技法興趣,啟迪智慧! 《科學十大突破/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展現(xiàn)了科學史上十大突破,盡可能把每一個重大科學突破前前后后的故事真實呈現(xiàn)。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內(nèi)容簡介
史曉雷著的《科學十大突破》講述了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氧化燃燒理論、概率論、進化論等十大科學目前對人類歷史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的突破性事件,展現(xiàn)了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過程,讓讀者領略到科學探索之路上的壯美風景,是一本科學與人文相結(jié)合、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科普書。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目錄
第二章 幸有英雄揣天意,大放光明在宇寰——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
第三章 將軍揮戈有孤膽,橫掃燃素如等閑——氧化燃燒理論的確立
第四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冥冥之中有井然——概率論的誕生
第五章 忽如晴天霹靂響,原來生命有大同——進化論的提出
第六章 十年磨得軒轅劍,卻遭冷遇藏深宮——遺傳學的奠基
第七章 風塵仆仆斬群魔,科學完人誰比肩——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創(chuàng)立
第八章 撥云見日時空聯(lián),一九〇五奇跡年——狹義相對論的創(chuàng)建
第九章 三曲終罷天地凝,丹麥小將破孤城——揭開原子的面紗
第十章 百億年來多少事,激蕩人心大江流
宇宙源于大爆炸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節(jié)選
《科學十大突破/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蘭的托倫城,18歲時到了克拉科夫大學學習,畢業(yè)后在其舅父的推薦下做了一名僧侶。后來他又去意大利學習了幾年,回去后在弗勞恩堡大教堂擔任神甫一直到去世。在弗勞恩堡的時候他進行過一些天文觀測,但那不是他的專長。1514年關于《天體運行論》的初稿已經(jīng)完成,但由于擔心與宗教觀點的沖突,直到他臨死前的那天才付梓送到他手上。這《科學十大突破/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在科學史上是不朽的,它主要的功績在于把地球從宇宙的中心降為了一顆普通的行星,而把太陽置于中心讓它在那里照耀著眾行星。早在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時的阿里斯塔克就曾提出日心說。在他的體系中,地球與其他行星繞太陽運轉(zhuǎn)。這在宏觀上與哥白尼的日心說完全一致,至于哥白尼本人受了他多大影響就很難說清楚了。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說在古希臘埋沒的原因主要是無法解釋重物垂直下落與恒星視差的責難。后來這兩個問題同樣成了對付哥白尼理論的撒手锏,但畢竟時代不同了——倒不是說哥白尼本人很好地應對了它們,而是說哥白尼的理論因為在其他方面的成功而暫時站住了腳跟,緊接著他的后繼者們站在他的肩膀上,清除了前進道路上的這兩塊頑疾。前面我們說過,大快人心的時候已經(jīng)是19世紀了。 就科學史的事實而言,日心說戰(zhàn)勝或者說取代地心說并不一帆風順。就在16世紀丹麥的第谷曾提出一種介于日心說與地心說的模型:眾行星圍繞太陽旋轉(zhuǎn),而太陽圍繞著地球在轉(zhuǎn)。下面就要介紹日心說勝過地心說的地方在哪里,在面對那兩個燙手的山芋時,哥白尼的后繼者們是如何化險為夷的。 說到日心說與地心說的比較,有的書上無視日心說在幾個關鍵現(xiàn)象的解釋上優(yōu)于地心說的事實,總糾纏于在精致的日心說中哥白尼并未放棄行星的本輪軌道而喋喋不休,好像日心說的勝利是上帝偶然的慈悲或者突發(fā)的恩賜。我們先看在簡化的日心體系中對行星逆行的解釋。 下左圖是簡化的日心體系,太陽固定在宇宙的中心,從內(nèi)到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土星繞太陽運轉(zhuǎn)。在哥白尼的日心體系中,行星圍繞太陽的周期不同,距離太陽越遠的,運行周期也越長。這里以地球與某地外行星為例,如下右圖,當?shù)厍驈腁運行到E時,地外行星P則從α運行到e,其中地球在A時看到地外行星P在恒星天上的位置是1,以此類推,因此可以發(fā)現(xiàn)行星在6到d之間發(fā)生了逆行,反映在恒星天上就是從2到4發(fā)生了逆行。如果你能再回想下前面給出的那個操場跑道的例子,與這里的情形完全一樣。如果你對比一下在托勒密本輪一均輪模型中那種煩瑣的解釋,就會發(fā)現(xiàn)哥白尼日心說的解釋簡明得多。 還有一點,記不記得前面說過的在托勒密的體系中,水星與金星的本輪中心永遠固定在日地連線上,以此去解釋水星和金星一直在太陽附近的現(xiàn)象?但對于日心說而言,這無非是水星與金星是地內(nèi)行星的緣故,由于它們的軌道圓(事實上是橢圓,但這是后來開普勒發(fā)現(xiàn)的)在地球的軌道內(nèi)部,所以看上去永遠不會偏離太陽很遠,而且哥白尼還能夠計算出它們各自對太陽的*大張角。此外,日心體系已經(jīng)得出了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關系,除了土星的數(shù)據(jù)誤差稍大外,其余的數(shù)據(jù)與現(xiàn)代值都很接近。總之,日心體系只需要用行星自身的自轉(zhuǎn)運動與繞太陽的公轉(zhuǎn)就可以很好地解釋觀測到的天象,這是遠遠勝過托勒密的地方。 如果要說哥白尼體系*遺憾的地方,自然是他還沒有放棄行星運動的圓軌道。這不應該指責他,不是他沒有,而是那時他還沒有改變的能力。古希臘拯救現(xiàn)象的信條依然統(tǒng)治著他的思想。在他看來,托勒密體系中引入我們前面談到的那個對分圓是對拯救現(xiàn)象準則的一種違背,而他就是要把這種違背回歸到勻速圓周運動。因此,就如那些常常抱怨精致的日心體系并不如地心體系簡單得多的人而言,哥白尼為了更精確地解釋行星運動,他不得不重新用到了本輪那樣的機制。這樣是不是把你搞糊涂了,到底日心說好在哪里,你可以這樣去理解它?日心說在解釋諸如行星逆行等問題上要比地心說簡單、自然,但是為了解釋行星更復雜的運動,日心說幾乎與地心說一樣繁雜。 特別要指出的是,日心說當時面臨的主要責難與古希臘阿里斯塔克當時面臨的問題完全一致,仍然是重物下落與恒星視差。前面對這兩個問題只是提及了一下,這里解釋下它們是必要的,因為下面的內(nèi)容與它們密切相關。 所謂重物下落的責難是說,如果地球有自傳(自西向東),那么垂直上拋的物體為什么還能落到原地,而不是落到拋出點的西邊?因為在物體上拋運動的過程中,地球已經(jīng)自西向東轉(zhuǎn)過了一些距離。 ……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科學十大突破 作者簡介
史曉雷,理學(科技史)博士,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技術史研究,曾在《現(xiàn)代物理知識》《百科知識》等雜志發(fā)表科普文章十余篇。
- >
經(jīng)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