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富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6404
- 條形碼:9787511376404 ; 978-7-5113-764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富論 本書特色
財富從何而來?又根據什么在人群中自發分配?亞當·斯密著高格譯的《國富論》為你全面解讀財富增長的奧秘與根源。該書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驚世之作,是一部將經濟學、政治理論、哲學、歷史和經濟實踐活動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綜合在一起的書,是一部在任何時代都被經濟學家推崇備至的經濟學巨著。 它的首次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因此該書被譽為“**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經濟學的百科全書”“西方經濟學圣經”。
國富論 內容簡介
《國富論》共分五篇,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提出了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它的首次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國富論 目錄
**篇 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并論勞動生產物
自然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
**章 論分工
第二章 論分工的起因
第三章 論分工受市場范圍的限制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和貨幣效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或其勞動價格和貨幣價格 14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節 基于職業本身性質的不平等
第二節 起因于歐洲政策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論地租
**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二節 論間或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第三節 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間或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
值比例之變動
本章的結論
第二篇 論資產的性質、積累與使用
**章 論資產的劃分
第二章 論作為社會總資產的一部分或作為維持國民資本費用的貨幣
第三章 論資本的積累及生產性和非生產性勞動
第四章 論放貸取息的資產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的財富發展
**章 論財富的自然增長
第二章 論羅馬帝國衰亡后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受到的抑制
第三章 論羅馬帝國衰亡后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第四章 城市商業如何對農村改良做出貢獻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章 重商主義的原理
第二章 論限制輸入本國能生產的商品
第三章 論對那些貿易差額被認為不利于我國的通商國家的所有商品實施的輸入限制
**節 即使根據重商主義的原則,這種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節 根據其他原則,這種異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論退稅
第五章 論獎勵金
第六章 論通商條約
第七章 論殖民地
**節 論建立新殖民地的動機
第二節 論新殖民地繁榮的原因
第三節 美洲和經好望角到達東印度航路的發現給歐洲帶來的利益
第八章 關于重商主義的結論
第九章 論重農主義,即政治經濟學中把土地生產物看作各國財富的唯一來源
或主要來源的學說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章 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
**節 論國防經費
第二節 論司法費用
第三節 論公共工程和公共機關的費用
第四節 論維持君主尊嚴的費用
本章的結論
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國家收入的來源
**節 專屬于君主或國家的收入來源
第二節 論賦稅
第三章 論公債
國富論 節選
第五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所有資本雖然都僅僅為了維持生產性勞動,然而相同數量的資本所能推動的生產性勞動數量,卻因用途不一樣而迥然不同。因此相同數量的資本使一個國家土地和勞動的年產品所能增加的價值也有很大不同。 資本有四種不同的用途。**,用于購買天然產物以供社會每年使用和消費;第二,用于制造和籌備天然產物,使之適用于目前的使用和消費;第三,用于運輸天然產物或制造品,將其從充裕的地方運往匱乏的地方;第四,用于把天然產物分成較小的部分,以便滿足需要者的臨時需求。使用**種資本方法的人是農場主、礦商和漁業家,使用第二種資本方法的人是制造商,使用第三種資本方法的人是批發商,使用第四種資本方法的人是零售商。我認為,這四種用法已經涵蓋了所有的資本使用方法。 這四種投資方法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每一個都不可或缺,即使獨自存在,也難以實現發展。出于對全社會的福利考慮,這四種方法也是缺一不可。 一、假設沒有資本投入到供應比較充裕的天然產物上,那制造業和商業恐怕都難以立足。 二、有一部分天然產物常常要經過加工制造之后才能得以使用或消費。假設沒有資本投入到制造業上對它進行加工,那這種天然產物將因沒有需求而不會被生產出來;或者如果這種天然產物是自然生長的,不具有任何交換價值,因此,不能使社會財富增加。 三、天然產物和制造品充裕的地方,必然要將其剩余部分運往匱乏的地方,假設沒有資本投入到運輸業中,這種運輸便無法實現。這樣的話,除去本地所必需的部分,其生產量不會更多。批發商的資本能夠使不同地區之間的剩余產品進行交換,這樣就能既鼓勵產業的發展,又能實現兩個地區的享用增加。 四、假設沒有資本投入到零售業中,把大量天然產物和制造品分成許多較小的部分,來滿足需要者的臨時需求,那么,每個人都只能購買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并且這一數量超出了目前所必需的量。假設社會上沒有屠夫這一行業,每個人就都只能一次購買一頭牛或一只羊。這樣做,即便是對富人來說,也很不方便,更不用說窮人了。一個貧窮的勞動者如果迫不得已一次購買了足以維持一個月或半年的糧食,那么他的資本中肯定有大部分只得改用到供目前消費之用的資產上,肯定有一部分資產被迫變成不能提供收入的資產。工作所需要的生產工具、商店里擺放的家具,肯定都會減少。對于這種人而言,*便捷的辦法就是在需要食物的時候,一天一天地去購買,當然一小時一小時地購買就更好了。這樣,他就能把幾乎所有的資產都作為資本。零售商肯定能從所經營的生意中獲得利潤,而這種利潤便來自于其所提高的零售商品的價格,那么這些人所能提供的工作的價值也必然會增加,那足以補償為獲取利潤而提高的價格,并有剩余。有些政治家對店主和商人有成見,這種行為其實毫無根據。零售商眾多,也許他們會對彼此造成傷害,但是并不妨礙社會。因此,沒有必要讓他們繳納賦稅,也沒有必要限制他們的人數。例如,某一城市能夠銷售出去的雜貨數量受制于該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對雜貨的需求,因此,可投入到雜貨業中的資本,一定不能多于購買這一數量的雜貨所必需的數額。如果將這種有限的資本分給兩個雜貨商人讓其經營,這兩人之間的競爭會導致雙方降低售價,而這一售價要比一個人獨自經營的情況更便宜。如果將其分給20個雜貨商人經營,他們之間的競爭會更激烈,而他們聯合起來抬高價格的可能性卻會變小。他們之間的競爭,也許會導致一些人破產,但這是他們自己應當注意的事,我們不必費心。他們的競爭肯定不會傷害到消費者,也不會傷害到生產者。相反,與一兩個人獨自經營的情況相比,那一定會導致零售商以昂貴的價格買入而不得不以低廉的價格出售。零售商眾多,其中一定不乏引誘軟弱的顧客上當受騙的奸商,致使顧客購買了自己其實并不需要的商品。不過,這種弊端并不是什么大問題,不值得國家費心費力,更無須通過限制他們人數的辦法來防止。舉一個*鮮明的例子,不是因為市場上的酒店太多,社會上才會出現酗酒的人;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社會上才出現了酗酒的人,從而使市場上出現眾多酒店。運用這四種投資方法的人,自身都是生產性勞動者,如果他們的勞動使用得當,就能固定下來,并且會在勞動對象或可出售的物品上實現,至少,也能把維持他們自己的費用和消費掉的價值附加到勞動對象或可出售的商品的價格上。農場主、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的利潤,均來自于前兩種用途所生產的商品和后兩種用途所交易的商品的價格。然而,雖然他們每人所投入到這四種用途的資本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用途不同,相同數量的資本能夠直接推動的生產性勞動的數目和獲得的收入也很不一樣,從而使其所屬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品增加的價值的比例也截然不同。 從批發商那里購買貨物的零售商,其資本補償了批發商的資本和利潤,使批發商的生意能夠繼續進行。零售商的資本所能直接雇用的人就只有他自己這樣唯一的一個生產性勞動者。在零售商的利潤中,包括因這一資本的使用而增加的社會土地和勞動年產值。 從農場主那里購買天然產物和從制造商那里購買制造品的批發商,其資本補償了農場主和制造商的資本和利潤,使他們的生意能繼續進行。這便是批發商間接使社會上的生產性勞動得以維持、使社會年產值有所增加的主要方法。他的資本也雇用了運輸商品的海員和搬運工。所以它在這種商品的價格上所增加的價值,不僅包括批發商自己的利潤,而且還含有海員和搬運工的工資。它所能直接推動的生產性勞動只有這么多,它使年產品能夠直接增加的價值也只有這么多。但從對這兩方面所起的作用來說,批發商的資本遠大于零售商的資本。 在制造商的資本中,有一部分被用在了固定資本上——投入到其經營生意所使用的工具上,這一部分補償了出售這些工具的其他制造商的資本和利潤。剩余的部分就是流動資本。在流動資本中,有一部分被用在了購買原料上,這一部分補償了為其提供這些原料的農場主和礦商的資本和利潤。但是在流動資本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在一年或短于一年的時間里分配給了其所雇用的工人。所以,這種資本在其所加工的原料上所增加的價值,就包括工人們的工資和制造商因使用資本支付工資、購買原料和生產工具而應獲取的利潤。所以,假如批發商和制造商所擁有的資本相同,從其所能直接推動的生產性勞動數量和增加的社會年產值來說,制造商的資本遠大于批發商的資本。 ……
國富論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英國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斯密是英國古典經濟學體系的創立者、舉世公認的現代經濟學之父,同時他也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獻了兩部傳世經典:《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又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傾注在《道德情操論》的修訂上,從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對《道德情操論》先后進行了6次修訂,正是在修改過程中完成了《國富論》,甚至《國富論》首頁上還強調“《道德情操論》的作者”。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