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蒙古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4323
- 條形碼:9787509654323 ; 978-7-5096-54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蒙古之路 本書特色
說到內蒙古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實際,我們有成績也有困難,今后很是需要軟科學研究隊伍的智力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的科技創新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一是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綜合科技實力得到顯著提升。2016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 D)經費達到136.1億元,是2011年的1.58倍。全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l萬大關,達到10672件,是2011年的2.78倍。技術合同交易總額達到144.19億元,是2011年的近2倍。科技創新基礎條件顯著改善,自主創新領域不斷拓寬,綜合科技實力位列全國第23位。二是大力加強科技平臺載體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平臺載體是匯集創新要素的重要集聚地,是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支撐創新型內蒙古建設的科技創新體系已初步形成。截至2016年底,全區共有國家高新區、農業園區、特色產業化基地、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合作基地、大學科技園、知識產權示范園、創新型試點城市、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52個。全區共有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新型研發機構722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達到421家。三是積極推進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我們全力以赴地支持引導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為全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2016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為2933.21億元,占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4.26%。多個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高新技術領域、農牧業技術領域以及面向自治區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科學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四是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得到優化。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在開展科技創新頂層設計、推進科技計劃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決策咨詢制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型科研儀器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為全區科技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條件。 說到內蒙古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實際,我們有成績也有困難,今后很是需要軟科學研究隊伍的智力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的科技創新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一是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綜合科技實力得到顯著提升。2016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到136.1億元,是2011年的1.58倍。全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l萬大關,達到10672件,是2011年的2.78倍。技術合同交易總額達到144.19億元,是2011年的近2倍。科技創新基礎條件顯著改善,自主創新領域不斷拓寬,綜合科技實力位列全國第23位。二是大力加強科技平臺載體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平臺載體是匯集創新要素的重要集聚地,是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支撐創新型內蒙古建設的科技創新體系已初步形成。截至2016年底,全區共有國家高新區、農業園區、特色產業化基地、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合作基地、大學科技園、知識產權示范園、創新型試點城市、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52個。全區共有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新型研發機構722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達到421家。三是積極推進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我們全力以赴地支持引導重點領域的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為全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2016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為2933.21億元,占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4.26%。多個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高新技術領域、農牧業技術領域以及面向自治區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科學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四是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得到優化。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在開展科技創新頂層設計、推進科技計劃資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決策咨詢制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大型科研儀器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為全區科技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條件。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蒙古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系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和對策研究》(項目批準號:)*終成果。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圍繞實現“十三五”規劃奮斗的目標和任務,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搶占產業變革的制高點。為此要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推動創新型內蒙古建設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寫作的。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章主要闡述了創新驅動是內蒙古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現實意義、國家及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演變;第二章主要講基礎性的理論概念;第三章講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經驗;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系統分章詳細地闡述了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和特點、總體思路,并從政產學研用融合、完善法制保障、平臺建設、體制創新、人才保障、風險防控這幾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的建設之路。 作為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在歷經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內蒙古經濟與全國一樣,步入增速換擋、經濟轉型的新常態。面對復雜的新形勢和挑戰,迫切需要內蒙古多措并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發展模式由資源型經濟到創新型經濟的圓滿切換。本書的研究給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及意見,對內蒙古的科技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蒙古之路 目錄
**節 創新驅動是內蒙古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節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驅動的關鍵環節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節 相關概念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第三節 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的比較
第三章 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經驗
**節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經驗
第二節 國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做法與經驗
第四章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和特點
**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概述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效
第三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模式
第四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水平與其他省份的橫向比較
第五章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思路
**節 問題和原因分析
第二節 國內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趨勢
第三節 國家及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演變
第四節 科技成果轉化的誤區
第五節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構想
第六章 政產學研用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節 從產學研融合到政產學研用融合
第二節 內蒙古政產學研用融合現狀
第三節內蒙古政產學研用融合的主要方向
第七章 完善法制保障科技成果轉化
**節 法制保障對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
第二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法制建設情況
第三節 內蒙古加強相關法制保障的重點方向
第八章 搭建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撐平臺
**節 國內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情況
第二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
第三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建設方向和路徑
第九章 體制創新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活力
**節 內蒙古科技管理及轉化體制的變遷
第二節 科技成果轉化體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內蒙古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路徑
第十章 重構科技成果轉化的商業模式
**節 商業模式的內涵與作用
第二節 以消費為核心重構科技成果轉化的商業模式
第三節 借助大數據平臺建設發展現代科技服務業
第十一章 培育科技成果轉化人才
**節 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的構成
第二節 做好科技成果轉化人才保障的對策建議
第十二章 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風險防控托底體系
**節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第二節 內蒙古科技成果轉化金融風險防控體系現狀
第三節 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處理存在的不足
第四節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風險防范體系的路徑
參考文獻
后記
科技成果轉化的內蒙古之路 作者簡介
朱曉俊,1967年生,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內蒙古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各類課題60多項,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內部刊物發表文章多篇。曾獲得國家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優秀成果二等獎,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內蒙古發展研究獎等成果獎勵,一些研究成果受到自治區黨委領導同志批示。200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被授予“草原英才”稱號。
姜寶林,1976年生,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人。內蒙古自治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科技政策與管理。曾獲得自治區第九屆青年科技創新獎,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省級課題10多項,主持完成省級專業規劃4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多篇。
朱曉俊,1967年生,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內蒙古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各類課題60多項,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內部刊物發表文章多篇。曾獲得國家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優秀成果二等獎,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內蒙古發展研究獎等成果獎勵,一些研究成果受到自治區黨委領導同志批示。200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被授予“草原英才”稱號。
姜寶林,1976年生,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人。內蒙古自治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科技政策與管理。曾獲得自治區第九屆青年科技創新獎,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省級課題10多項,主持完成省級專業規劃4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多篇。
趙栩,1986年生,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人。經濟學博士,就職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與經濟體制改革。多次獲得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優秀研究成果獎,參與了國家發改委的重點課題30多項,并參與了《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等中央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有關研究成果得到劉鶴、徐紹史等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邢智倉,1991年生,山東省青島市人。經濟學碩士,就職于內蒙古社科文獻信息中心。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先后參與了《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城鎮化“十三五”規劃綱要》《內蒙古“十三五”若干重大戰略問題研究》《新常態下內蒙古必須走“效益優先”之路》等項目研究,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