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致謝與說明
**篇 大氣篇
第1章 緒論
1.1 大氣硫污染及其研究進展
1.2 大氣氮沉降及其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大氣硫、氮源的同位素組成特征
2.1 中國煤炭硫、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2.2 其他重要大氣硫源的同位素組成特征
2.3 其他重要大氣氮源的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3章 貴陽地區降水硫、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3.1 采樣點描述及樣品采集
3.2 貴陽地區大氣降水化學特征
3.3 貴陽地區大氣降水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3.4 貴陽地區大氣降水硝酸鹽的氮同位素特征
3.5 貴陽地區大氣降水銨鹽的氮同位素特征
3.6 大氣氨氮同位素分餾機制
3.7 本地源和外地源對貴陽市硫、氮同位素組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4章 南昌地區降水硫、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4.1 采樣點描述及樣品采集
4.2 南昌地區大氣降水化學成分特征
4.3 南昌地區大氣降水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4.4 南昌地區大氣降水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5章 貴陽地區大氣顆粒物硫、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5.1 采樣設計與分析方法
5.2 貴陽市2003年TSP基本化學特征
5.3 貴陽市2005年TSP基本化學特征
5.4 貴陽市2012年TSP和PM2.5的基本化學特征
5.5 貴陽市大氣顆粒物的硫同位素的組成特征
5.6 貴陽市大氣顆粒物的氮、氧同位素的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6章 成都地區大氣顆粒物硫、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6.1 采樣設計與分析方法
6.2 成都市不同粒徑顆粒物化學特征
6.3 成都市TSP、PM2.5的基本化學特征
6.4 成都市大氣顆粒物的硫同位素的組成特征
6.5 成都市大氣顆粒物中硝酸鹽的氮、氧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二篇 苔蘚篇
第7章 苔蘚穩定同位素組成示蹤大氣環境污染的方法
7.1 苔蘚的分類和生物學特性
7.2 采樣設計與分析方法
7.3 不同生境條件下苔蘚元素含量和穩定同位素組成變化
7.4 苔蘚新、老組織碳、氮含量和同位素組成對比
7.5 苔蘚組織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示蹤大氣氮沉降的方法
7.6 苔蘚組織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估算大氣干、濕氮沉降量的方法
7.7 苔蘚組織硫同位素組成指示大氣硫源的時間變化
參考文獻
第8章 江西省苔蘚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硫源分析
8.1 江西省酸雨及大氣化學組成特征
8.2 樣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8.3 江西省苔蘚組織硫含量的空間分布及其與大氣硫濃度的關系
8.4 江西省苔蘚硫同位素組成示蹤大氣硫源
8.5 南昌市苔蘚硫同位素組成示蹤大氣硫源
8.6 江西省苔蘚與土壤硫含量及硫同位素組成比較
參考文獻
第9章 中國南方地區苔蘚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硫源分析
9.1 采樣設計與分析方法
9.2 苔蘚硫同位素組成甄別中國南方地區大氣硫源
9.3 中國南方地區苔蘚組織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組成的緯度變化
9.4 中國南方地區城市苔蘚組織硫氮比及同位素組成
9.5 中國南方城市、農村和森林地區苔蘚硫、氮同位素組成
參考文獻
第10章 貴州省苔蘚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沉降示蹤
10.1 苔蘚樣品采集方法
10.2 貴州省苔蘚組織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10.3 貴州省各地區大氣氮沉降量變化
10.4 貴陽地區大氣氮沉降量的空間變化
10.5 貴陽地區大氣氮沉降的主要來源和主要氮形態
10.6 貴陽地區主要大氣氮源的沉降機制和分布模式
參考文獻
第11章 江西省苔蘚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沉降示蹤
11.1 采樣設計和分析方法
11.2 江西省苔蘚組織氮含量的空間分布
11.3 江西省苔蘚組織氮含量反映大氣氮沉降水平及空間變化
11.4 江西省苔蘚組織氮同位素指示大氣氮沉降的來源及形式
11.5 南昌和廬山地區苔蘚組織氮含量
11.6 南昌和廬山地區苔蘚組織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12章 中國南方地區苔蘚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沉降示蹤
12.1 中國南方地區大氣污染狀況
12.2 中國南方地區大氣氮沉降量空間插值分析方法
12.3 中國南方地區苔蘚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12.4 中國南方地區大氣氮沉降量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維管束植物篇
第13章 維管束植物硫酸鹽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源分析
13.1 研究方法
13.2 針葉硫含量及對大氣硫污染的響應研究
13.3 針葉組織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13.4 針葉組織中硫酸鹽氧同位素組成特征及來源分析
13.5 針葉組織硫酸鹽硫、氧同位素共同指示來源
參考文獻
第14章 中國南方地區維管束植物硫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硫源分析
14.1 實驗設計與方法
14.2 江西省油菜根際土壤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14.3 江西省油菜組織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14.4 南昌地區油菜組織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14.5 貴陽地區維管束植物硫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第15章 貴陽地區維管束植物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沉降示蹤
15.1 研究方法
15.2 貴陽地區維管束植物葉片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15.3 貴陽地區維管束植物葉片對特定污染氮源的識別
15.4 維管束植物葉片對貴陽城市大氣氮濕沉降的響應
15.5 貴陽地區維管束植物樹冠對大氣氮沉降的影響
15.6 貴陽地區馬尾松針葉游離氨基酸對大氣氮沉降的響應
參考文獻
第16章 南昌地區維管束植物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沉降示蹤
16.1 采樣設計與分析方法
16.2 南昌地區樟樹葉片氮含量變化
16.3 南昌地區樟樹葉片氮同位素組成特征及大氣氮源分析
16.4 南昌地區樟樹葉片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對氮源的響應
16.5 南昌地區樟樹葉片氮同位素組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16.6 南昌地區不同維管束植物葉片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組成特征
參考文獻
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