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1678
- 條形碼:9787010171678 ; 978-7-01-01716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 內容簡介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紅藍文稿)》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通訊、連載通訊、言論、史料論文和附錄散文。在**部分通訊中,收錄了李東東女士為《經濟日報》撰寫的通訊文章《他們的生活·心態·希望——在遼西山區貧困縣建昌縣的采訪筆記》《那個喝“天水”的小山莊》《按新思路跟農民打交道》等十二篇。在連載通訊部分,作者分別在三部連載作品《在那遠離莫斯科的地方》《在那遠離北京的地方》《在張家界的日子里》記述了她過綏芬河至俄羅斯海參崴考察的經歷、當知青上山下鄉的經歷、掛職張家界擔任市委書記的經歷。在言論部分,除了李東東針對時事撰寫的《從白宮易主想到的……》《新記者證啟用之時……》《平谷大桃紅 誰予起芳名》《王光英當“翻譯”》等文章外,還收錄了范敬宜的《芳名與惡名》,在第四部分史料論文,李東東的《關于的“擴大版”和“特刊”》和范敬宜的《試驗田里的嘉禾》三篇文章回溯了《經濟日報》擴大版和特刊的創刊經過。在第五部分附錄散文《我也曾是一個兵》《我的從軍路》等記錄了作者的從軍路,在《漫漫回家路》和《尾聲》中,作者回顧了經歷十年“文革”、十一年落難的命運沉浮之后,一家人重聚北京的所見所思所感。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 目錄
他們的生活·心態·希望
——在遼西山區貧困縣建昌縣的采訪筆記(上)
他們的生活·心態·希望
——在遼西山區貧困縣建昌縣的采訪筆記(下)
探索中國特色的公有制形式
那個喝“天水”的小山莊
按新思路跟農民打交道
南行四題
何吝“開口”之勞
今日“華夏**鎮”
惠陽三絕
駛向大海
謝謝了,華西村!
熊壁巖上一堂課
第二部分 連載通訊
在那遠離莫斯科的地方
借題之由
機會難得
列車上的“藍眼睛”
資本雄厚須膽大
俄羅斯人也“改革”
“阿里達斯”和“倩倩”
買賣做得挺有趣
乘風破浪金角灣
……
第三部分 言論
第四部分 史料論文
第五部分 附錄散文
代跋 一個中國公民的心靈史(朱昌平)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 節選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紅藍文稿)》: 然而,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鼮橹匾氖,透過“城鄉關系緊張”,折射出來的是逐步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的農民中間日益增長的按價值規律辦事的強烈要求! ∈嗵烨埃袊r村問題權威杜潤生在人民大會堂面對幾千聽眾,就這個問題作了如下概括:我國農村這幾年發生的新情況是,從包產到戶、提高農產品價格,到引進市場機制、承認價值法則的作用,使農民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領域;與此同時,政府則應當尊重價值法則與農民打交道。這是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可喜趨勢。問題在于,因為我們的宏觀政策不完善,政府決策中違背價值法則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使得農民與國家的關系,在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生一些波動! ≡诤颖睖Z水縣同基層干部、同農民企業家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列舉了大量事實,傾訴許多肺腑之言。把這些思想概括起來,就是:在人民公社時代,生產隊只識別行政信號而不識別價格信號,今天走上商品經濟軌道的農民,一方面為自身的需求而生產,另一方面又為市場需求而生產,必然要受價值規律左右,但農民卻常常從發育不成熟的市場上得到失真的信號。正如杜潤生曾經回顧的那樣:1984年糧食獲得歷史上*大豐收,倉儲、運輸、資金周轉都沒跟上,一時賣糧難,糧價大跌。1985年農民很自然地大幅度減少了糧田面積,糧產量也大跌,顯示出農民對價格信號反應敏銳這樣一個重大轉變。而另一方面,生豬在糧賤時得以大發展,但又馬上隨糧食大減而下跌——于是出現了目前城市居民不理解的限量吃肉,然后是引申出的對農民狀況和農村形勢的疑慮…… 當半計劃半市場經濟使城鄉諸方利益沖突漸趨明朗化時,我們不能不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農產品市場的供求雙方是不平等的:其一是市民每吃1斤糧,就享受了國家1角錢的補貼,而農民為市民每提供1斤平價糧就少收入1角錢;其二是供求雙方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極不相等,市民作為消費者可以因為接受各種補貼而較少地受市場波動的影響。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逢年過節職工從單位得到的大大低于市場價格的年貨一年比一年多。而農民作為供給者卻對市場波動極敏感,當波動的后果使財政無力承擔時,就被駕輕就熟地轉嫁給農民。這種例子也不難找:去年全國豬肉趨緊,某市靠行政力量向郊區縣鄉村層層下達平價豬任務,農民無豬可交,只好從市場上買高價豬低價向政府出售。為此,有了“城里人吃肉讓農民花錢”的忿忿之詞! ∩綎|德州陵縣縣委書記這樣對我們說:“中國農民是深明大義、通情達理的,過去曾在那么艱難的情況下,餓著肚子承擔對國家應盡的義務,現在日子好過了,難道反而變得‘沒良心’了?問題是他們的地位變了,越來越不能容忍違反價值規律的現象,這是好事,如果認為這就是農民日益‘強悍’了,不聽黨的話了,那就是不懂得什么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
風云輯:李東東新聞作品選 作者簡介
李東東,漢族,1951年生于北京,籍貫河北徐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新聞專業畢業,法學碩士,高級編輯。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委員會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曾先后在新聞出版單位、地方黨委、國務院部委工作。歷任經濟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特刊部主任;湖南省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國家體改委副秘書長;中國改革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2011年10月,當選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2015年12月,當選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 ≈小秾幭馁x》《五頌寧夏》《遠離北京的地方》《李東東詞賦輯》《賦心墨韻》《賦心詩韻》《紅藍寄家國》等專著;主編了《今我寧夏》《寧夏羊皮書》《夏地民俗》《寧夏歷史名人》和《李莊朝鮮戰地日記》《開天辟地的時刻》《春華秋實英杰俊彥》《中國紅色記者》《中國名記者》等書籍和攝影畫冊。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