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收藏沙子的旅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72563
- 條形碼:9787544772563 ; 978-7-5447-725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收藏沙子的旅人 本書特色
★卡爾維諾×非虛構,來看看卡爾維諾如何用想象力駕馭非虛構寫作。 作為一位以想象力聞名于世的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會怎么寫游記,寫書評,寫文壇隨筆呢?在本輯“卡爾維諾經典·非虛構作品”中,我們將為讀者奉上卡爾維諾的四本非虛構作品:《收藏沙子的旅人》、《論童話》、《文字世界和非文字世界》和《文學機器》。卡爾維諾將用他非凡的想象為非虛構寫作注入新的意趣,展現出他對于文學之路的卓絕創見,對于世界文壇的獨特貢獻,以及*越文學范疇、*越時代的價值。 ★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后一部作品。 《收藏沙子的旅人》收集了卡爾維諾僑居巴黎期間看展、讀書所寫的心得體會,以及游覽日本、墨西哥和伊朗時寫下的游記。文章寫于20世紀70代和80年代初,圖書首版于1984年問世,是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后一部作品。 ★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獨辟蹊徑的視角,展現僅屬于卡爾維諾的的觀看之道。 《收藏沙子的旅人》絕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文集,它從卡爾維諾的觀看之道切入,無論是看展、讀書,抑或旅行,無不體現出卡爾維諾獨具一格的視角?柧S諾用極具想象力的視角,貫穿了他所見到的每一樣事物,無論是古代地圖、難解的天書,或是日本庭院,無不被卡爾維諾灌注了天馬行空的解讀,因而迸發出僅屬于卡爾維諾的觀看火花!缎l報》贊揚本書“能夠改變你觀看世界的方法”。
收藏沙子的旅人 內容簡介
想讓卡爾維諾帶著你,去蓬皮杜中心看展覽,去莎士比亞書店挑新書,或者去日本、墨西哥和伊朗旅行嗎?來讀《收藏沙子的旅人》吧。 《收藏沙子的旅人》是卡爾維諾看展、讀書、旅行的隨筆集。他以天馬行空的方式,告訴我們看展時該怎樣屏氣凝神又神游天外,讀書時該怎樣旁征博引又獨辟蹊徑,旅行時該怎樣入鄉隨俗又超然世外。卡爾維諾用無盡的想象力*越了這些文章本來的局限,既從沙子收藏中看見旅人走過的世界,也在讀書和旅行中看見大千萬象的存在之核。
收藏沙子的旅人 目錄
收藏沙子的旅人 節選
收藏沙子的旅人 有一個收藏沙子的旅人。他環游世界,每到海灘、河岸或者湖邊,抑或是沙漠、荒原,都會隨身帶走一把沙土;氐郊依,等待他的是一排排綿長的架子,上面放著數百個小瓶子,里面盛放著巴拉頓湖的灰色細沙,暹羅灣的白色亮沙,岡比亞河流經塞內加爾時沉積下來的紅沙,它們展示著并不繽紛的色彩,統一的樣貌猶如月球表面,它們的顆粒和構成還有差別,有里海的黑白沙,仿佛依舊浸泡在海水中;也有馬拉泰河同樣兼具黑白兩色的細小沙石;還有肯尼亞馬林迪附近的海龜灣那白色中帶有紫色螺紋的細沙! ≡*近于巴黎舉行的古怪收藏展上(藏品有牛頸鈴、通博拉彩券、瓶蓋、陶笛、火車票、陀螺、廁紙包裝紙、德國占領時期的通敵勛章、青蛙標本等),收藏沙子的櫥窗是*不引人注意,同時也是*為神秘的,盡管它們被安靜地封閉在玻璃瓶中,卻似乎有許許多多的故事要講述! ∥铱粗謨陨线@一系列沙子的收藏,*惹眼的總是那些顏色*出挑的沙子,摩洛哥一條干涸河床中鐵銹色的沙,阿倫群島白色和炭黑色的沙礫,或者是一種紅白黑灰四色相間的沙,而標簽上的名字則給人更多關于色彩的想象:墨西哥的鸚鵡島。領略過*惹眼的顏色之后,沙與沙之間細微的差別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加以分辨,于是你就慢慢地進入了另一個維度,一個只有沙丘的廣闊世界中,在那里一片玫瑰色的沙灘絕對不會和另一片玫瑰色的沙灘相同(前者混合了撒丁島和加勒比海格林納丁斯群島的白沙;后者混合了科西嘉索倫扎拉海灘的灰沙),牙買加安東尼港的一片黑色礫石和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島上的黑沙,抑或是阿爾及利亞的沙漠中的黑沙也絕不會相同! ∥覀兯坪跤幸环N感覺,這些從全世界的荒原收集而來的沙子好像是要向我們揭示一些重要的東西:對于整個世界的描繪?收藏家的私密日記?又或者是對于我的一個回應(此時的我正專注于這靜止的沙漏,在里面意識到了我所處在的時刻)?也許是所有的這些。對于這個世界,沙子收藏記載的是漫長侵蝕后所剩的殘留,是*后的物質,是對于世界繁雜、多樣外表的否定。而在這套收藏中,收藏家生命中的各個場景要比過往的彩色照片顯得更加真實。實際上,我們可以據此認為,這是一段永遠在路上的生命(而彩色照片也將如此記錄我們的人生,如果我們身后只留下照片,那么后代也會據此重構我們的生活):在異國他鄉的沙灘上曬著日光浴,間或進行更為大膽的冒險,他居無定所地四處游蕩,透露出一種焦慮和不確定。我們遐想著這樣的場景,想到她會不由自主地彎下腰,掬起一捧沙子,裝進袋子里(或許是塑料容器?或許是可口可樂瓶子?),然后轉身離去。 像所有的收藏一樣,這也是一部日記:當然是旅行日記,但也是情感、情緒和心境的日記。一面是列寧格勒土地上的冰冷沙石與科帕卡瓦納的細小沙石;另一面是我們看到這些裝在瓶子里、貼上標簽的沙子時產生的思緒,我們并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是否有任何瓜葛。也許我們之所以搞收藏、寫日記,是為了記錄自己轉瞬即逝的狂熱,換句話說,是將自己的存在之流變成不易消散的客觀實在,或者是將連續的意識之流凝結成書面文字的晶體! ∈詹氐镊攘驮谟谒鼘M行收藏的隱秘沖動的揭示和掩蓋。在這場古怪收藏的展覽中,給人印象*深的無疑是防毒面具收藏:櫥窗里面都是些用橡膠或者帆布做成的綠色、灰色面具,有著圓形且眼神空洞的鏡片,以及豬鼻子一樣的呼吸管。到底是什么情感引領著這位收藏家呢?我想那是一種對人類甘心變成這種介于動物和機械之間的面貌的既諷刺又恐懼的情感;又或者是對擬人科技的信任,相信它能夠在抵御光氣和芥子氣的同時,使得面具同人臉越來越相似,但又不乏幽默和諷刺的意味。當然了,這種收藏也可能是對戰爭的某種復仇,通過展示戰爭器具的迅速淘汰,令其滑稽可笑的一面蓋過可怖的一面。但是,它向我們傳遞的信息也可能是,雖然戰爭中充斥著愚蠢且令人震驚的殘酷,但這實際上也是我們真實的面貌! ‘斎唬绻B防毒面具的收藏都能傳遞某種歡樂的情緒,那么米老鼠的收藏也能給人帶來震驚和焦慮。有些人會花一輩子的時間,收集米老鼠的玩偶和面具,以及印有米老鼠的玩具盒、貝雷帽、T恤衫、家具、圍嘴等。櫥窗里數以百計的黑色圓耳朵、長著點狀黑鼻子的白色臉龐、白手套和黑色細胳膊無不向我們展現出,收藏家之所以如此幼稚地執迷于米老鼠,是因為它是這個可怕的世界中唯一令人安心的形象。到*后,當這吉祥物被復制出成百上千個藏品時,其中反而透露出一種恐怖的意味。 不過當收藏家將收藏的狂熱對準自身時,便會向我們翻出自我迷戀的柔軟腹部,比方說在一個櫥窗里,我們看到了許多綁著絲帶的硬殼筆記本,每一本都留有女性娟秀的文字,比方說:“我喜歡的男人”、“我討厭的男人”、“我仰慕的女人”、“我嫉妒的人”、“我每天的購物清單”、“我的時尚品位”、“我孩提時的畫作”、“我的城堡”,甚至還有“我吃過的橙子的包裝紙”! ∵@些筆記本所包含的內容并不難解,因為它并非業余愛好者的收藏,而是出于一位專業的藝術家之手—她的署名形式是收藏家安妮特·梅薩熱(AnnetteMessager,Collector)—她在巴黎和米蘭都舉辦過多次個展,展出她的剪報、筆記和涂鴉。這套收藏的有趣之處恰恰在于這些做好分類的筆記本,以及它們所隱含的心理過程。作者本人給出了清晰的解釋:“我試圖占有、吸納我所了解的生活和事件。所以我每天都瀏覽報紙,收藏、整理、歸類、篩選,將萬物歸入這些收藏簿。它們是我的人生和注解。” 她的每一天、每一分鐘、每一種思緒都變成了收藏:生活被碾磨成塵埃,也就是沙。 我轉過頭,走向沙子收藏的櫥窗。真正需要解讀的秘密日記是它們才對,是這些取自沙灘和沙漠,如今裝在玻璃瓶中的沙子。我從展覽目錄中讀到,這套藏品的收藏家也是一位女性。但是我沒有興致去想象她的特征和樣貌;我眼中的她是個抽象的人,是一位可以成為我的“我”,是我在工作時試圖調動的心理機制! 〈藭r的她正外出旅行歸來,往架子上擺上了一個新瓶子,可是她突然間發現,沒有了靛藍的海水,那片散落貝殼的沙灘也就失去了光澤;河底之沙的濕熱也蕩然無存;離開墨西哥后,帕里庫廷火山上混著熔巖碎末的黑沙也變得平凡無奇,和煙囪里掃出來的煤灰沒什么兩樣。她搖晃著這些貼著標簽、裝著沙子的小瓶子,努力回想著那片沙灘、那片森林和那種炎熱的感覺,但是無濟于事! ∈乱阎链,除了放棄以外,我也別無選擇,我只能從櫥窗前,從這片將風景化約為荒漠的墓地前,從這片再也不會起風的荒漠墓地前走開?墒,那個多年以來堅持收藏沙子的人肯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許她的目的恰恰就在于,要遠遠地離開那些扭曲的、撲面而來的感受,要遠遠地離開那些徒增困擾的風,*后只留下所有物質的沙,由此碰觸到存在的堅實之核。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她始終注視著沙,她的目光穿透小瓶,鉆入沙中,辨認它,從這一小堆沙中提取出無數的信息碎片。每一種灰一旦解構成光與暗,明與翳,球形、多面體或扁平的顆粒,就再也不能被看作一種灰,而直到這個時候,你才能明白這種灰的真正意義。 所以,當我解讀這位憂郁(抑或快樂?)的收藏家的秘密日記時,我終于開始問自己,我用一生時間串聯起來的書面文字之沙已經離生活的沙灘和荒漠如此遙遠,它們到底表達了什么樣的內容呢?也許只有當我們視沙為沙,視文字為文字時,我們才愈發能夠明白,這個已然被碾磨、被風蝕的世界,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在沙中找到根基和范式! 1974年 ……
收藏沙子的旅人 作者簡介
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 (Italo Calvino) 意大利當代*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于198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提名,卻因于當年猝然去世而與該獎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學界乃至世界文學界產生巨大影響。 卡爾維諾從事文學創作40年,一直嘗試著用各種手法表現當代人的生活和心靈。他的作品融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于一身,以豐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構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濃厚童話意味的故事,深為當代作家推崇,并給他們帶來深刻影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