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06523
- 條形碼:9787300206523 ; 978-7-300-2065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內容簡介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3版)/新編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根據201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進行了全面的內容更新與修改。首先,全書以新法的理念、制度為基礎進行設計和論述;其次,根據國家法律清理的現狀,對全部法律、法規和法條進行了更新,時間截止到2014年年底;再次,對全部案例和數據進行更新,盡可能采用新的信息;*后,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精簡了理論,充實了實務。整體結構上沒有太大的修改,依然為兩分法加三段論(即總論、分論兩分法;分論為環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國際環境法三段論),將實踐中與新法不相關的以及與其他領域重復的內容做了必要的刪除或精簡,體例方面更注重規范化,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目錄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節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第3版)/新編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四、生態保護紅線 (一)概念與意義 “紅線”一般是指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時也包含了管控事物數量、比例或限值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基于生態紅線提出的特定時代背景和*新形勢需求,生態紅線可定義為: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在提升生態功能、改善環境質量、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須實行嚴格保護的空間邊界與管理限值。 生態保護紅線具體包括生態功能紅線、環境質量紅線和資源利用紅線。生態功能紅線是指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蓄洪水、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生態空間;環境質量紅線是指為維護人居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基本需要,必須嚴格執行的環境管理限值;資源利用紅線是指為促進資源能源節約,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資源高效利用的*高要求。 生態紅線是*基本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是維護一定生態環境質量所必須堅持的防護底線,一般有三種形式: 一是特定地理區域紅線,如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功能區規劃等。被列為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地區主要發揮生態屏障和生態效益的功能。 二是自然資源使用上限,如煤炭使用量現在以每年2億噸的速度增長,煤炭不能這樣無限制地增長下去,必須控制使用總量;另外,有些大城市的機動車增長也必須進行總量控制。 三是污染物排放總量上限,現在4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都在下降,但一些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還在增加,溫室氣體也在增加,對此必須限定一個上限。這三條線綜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紅線。 2013年5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要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受到懲罰。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重要、*優先的任務。劃定生態紅線已經不僅僅是生態保護領域的重點工作,更是成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關鍵內容,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保障。 根據2014年新環保法第29條第1款的規定,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生態保護紅線的重大意義在于: 1.遏制生態環境退化形勢的客觀需求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中國資源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盡管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逐年加大,但總體而言,資源約束壓力持續增大,環境污染仍在加重,生態系統退化依然嚴重,生態問題更加復雜,資源環境與生態惡化趨勢尚未得到逆轉。在此情勢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旨在強制性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促進資源與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大中國生態關鍵地區的保護力度,改善生態系統功能和環境質量狀況,緩解經濟社會開發建設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壓力和不利影響,力促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因此,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遏制生態環境退化嚴峻趨勢的迫切需要和有效手段。 2.優化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基本前提 生態安全格局是實現國土空間優化開發,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在生態空間保護與優化方面,中國開展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加快了各類保護區建設步伐。各種類型的保護區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對于改善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生態保護區域類型多、面積大、覆蓋廣,但是劃定科學性不足,缺乏嚴格的生態保護標準和管理措施,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投入難以支撐有效管護。在各級政府優先追求GDP和財政收入、企業和個人優先追求眼前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大環境下,中國高效穩定的國家生態安全格局尚未正式建立。因此,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整合各類保護區域、提高生態保護效率的*直接手段,是強化生態保護、科學構建生態安全格局的*有效途徑。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作者簡介
周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主任,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兼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審判研究基地主任,主要從事環境資源法、民法、房地產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學術成果有《住宅立法研究》《房地產法專論》《物業管理與業主權益》《我國民法典制定中的環境法律問題》等,另發表有關學術論文若干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