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304059
- 條形碼:9787556304059 ; 978-7-5563-040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調查訪談、小型會議等方法, 對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相關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結果顯示: 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背景是學校體育發展結果與基本發展目標之間存在反差。在探析造成反差原因的基礎上, 本書提出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內容、轉變的手段及途徑。
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目錄
一、學校體育發展方式的概念界定
二、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述評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法及創新
**章 研究的相關基礎理論
**節 研究的理論視野
第二節 學校體育發展的要素構成
第二章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背景
**節 學校體育發展結果與基本目標之間存在反差
第二節 導致學校體育發展結果與目標出現反差的原因
第三章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總體要求和內容
**節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總體要求
第二節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容
第四章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機理
**節 學校體育發展要素的優化與組合
第二節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兩種思路的內在聯系
第五章 我國轉變學校體育發展方式的嘗試:案例分析
**節 上海的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發達地區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探索
第二節 “四點半學校”文體活動的開展:學校與社區體育聯動的一個聯接點
第三節 學校層面體育工作的典型案例:可供借鑒的先進經驗
第六章 部分發達國家的學校體育發展方式及啟示
**節 部分發達國家的學校體育發展方式
第二節 部分發達國家學校體育發展方式的啟示
第七章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的手段和途徑
**節 尋求與中央改革決策的契合點并積極融入改革實踐的手段和途徑
第二節 建立健全學校體育監測評價機制的手段和途徑
第三節 改善學校體育辦學條件的手段和途徑
第四節 推動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手段和途徑
第五節 建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良性社會認識機制的手段和途徑
第六節 建立高效而務實的學校體育管理體制與推進機制的手段和途徑
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二、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調查問卷
附錄二:我國臺灣地區學校體育發展狀況
后記
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轉變研究 作者簡介
張金橋,博士,副教授。生于1975年3月,陜西師范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畢業于信陽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專業;2002年畢業于成都體育學院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14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臺.灣樹德科技大學(臺.灣體育運動史學會)進行研習和博士后研究。近年來的研究領域主要涉及體育經濟理論、體育產業經營管理與發展、體育旅游與休閑、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城市基層體育組織發展、城市業余體育賽事、體育文化發展等。2002年進入陜西師范大學工作以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1項、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廳局級課題2項(其中重點1項)、校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以前3完成人身份主要參與省部級課題10余項;獨立或以靠前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和其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論文近2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體育》全文轉載2篇);主編高等學校教材1部;以靠前完成人身份獲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很好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以第3完成人身份獲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很好成果三等獎1項。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