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包頭召傳奇(全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39302
- 條形碼:9787507839302 ; 978-7-5078-39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包頭召傳奇(全四冊)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
★小說內容豐富,時間跨度232年,總達94萬字。
★全書共有80多個人物,包括清廷官吏、巴氏族人、革命黨人、難民、喇嘛、土匪、特務、國際友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全部統(tǒng)一在包頭召這個舞臺上
★全書女性人物的比例較大,尤其是巴錦秀和水兒,可以說,這兩位女性的成長史就是一部革命史
★把蒙古族的官階制度、習俗、包頭形成前后的社會生活狀況、包頭的革命史等,溶于故事之中,令人大開眼界
★作者胡刃:內蒙古通俗文學藝術研究會原副主席、包頭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成吉思汗的后代有四個姓氏:孛爾只斤、博爾濟吉特、奇渥溫、巴拉格特。本書寫的是巴拉格特氏這支族人的故事。巴拉格特氏在辛亥革命前改姓巴。巴氏家族是成吉思汗第十六代孫巴爾斯博羅特的后代。清朝在統(tǒng)一北元時,大多蒙古部落首領被封王,而巴氏祖先僅封世襲都統(tǒng)(一品),兩代后又遭裁撤,后世襲章蓋(四品),直到民國時期。
巴氏家族有座家廟——包頭召。包頭召始建于康煕年間,至今仍矗立在包頭市東河區(qū)。包頭召漢名福徵寺,是自治區(qū)僅存*早的革命遺址。清末,土默特旗第五初等小學堂設在包頭召,開啟了包頭蒙古民族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包頭召一度成為包頭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活動中心。
如今,包頭召已被列為自治區(qū)和包頭市兩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內蒙古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包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包頭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及自治區(qū)25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之一、自治區(qū)4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重要景點之一。
本書圍繞包頭召和巴氏家族展開。小說創(chuàng)作歷時10年,全書共四冊,自1720年到1952年,時間跨度232年,共94萬字。以宏偉壯觀的歷史事實為背景,講述了成吉思汗后裔巴氏家族的興衰與榮辱,全景地展現(xiàn)了包頭這座城市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的發(fā)展歷程,尤其是包頭召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作為黨的秘密聯(lián)絡站、情報傳遞站和赴共產國際的中轉站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小說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巴氏家族的榮辱史;一條是老包頭的發(fā)展史。兩條線索相互交織,相互纏繞,形成了強大的張力空間,使各類歷史人文元素飄逸其間,引領讀者徜徉在時空的隧道之中。
全書共有80多個人物,包括清廷官吏、巴氏族人、革命黨人、難民、喇嘛、土匪、特務、國際友人等。這些人物性格迥異,形象鮮活,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全部統(tǒng)一在包頭召這個舞臺上,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歷史大戲。
此外,作者把清代蒙古族的官階制度、土默特蒙古族習俗、包頭形成前后的社會生活狀況和包頭的革命史等,全部溶于故事之中,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令人大開眼界。
包頭召傳奇(全四冊) 節(jié)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