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51094
- 條形碼:9787564551094 ; 978-7-5645-510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 內容簡介
全分為六章:緒論、亞洲客源國概括、歐洲客源國概括、每周客源國概括、大洋洲客源國概括、中國港澳臺地區概括。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 目錄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 節選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高等職業教育旅游類“十三五”規劃教材》: 2.7.3印度節慶與習俗 2.7.3.1節日 (1)豐收節 也叫龐格爾節,在公歷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節日期間,家家戶戶要打掃清除,人們要穿戴一新,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陽神,而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團聚。人們還要舉行敬牛儀式,給牛洗澡,染牛角,好食待牛,牽牛游行或舉辦賽牛會等。 (2)佛陀日 也叫“吠舍節”,在公歷4、5月間的月圓日,是佛教節日。南傳佛教認為,佛陀釋迦牟尼誕生、成道、涅架都在這一日,因而定為佛陀日。這一天,佛教信徒要舉行法會,到佛廟敬香拜佛。 (3)扎格納特乘車節 公歷6、7月間,是印度教節日。扎格納特意為“世界主宰”,即克里希納神,是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化身。節日期間,印度各地凡有扎格納特廟宇的地方都要舉行沐浴節。沐浴節后15天,將扎格納特等神像安放在禮車之上,放上供品,送到附近的寺廟中去,信徒們會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格外熱鬧。 (4)杜爾迦節 印度教節日,是印度東部孟加拉地區的*大節日。當地人民主要慶祝恒河女神杜爾迦下凡。節日期間,信徒會塑立杜爾迦女神像,大念杜爾迦經,舉行廟會,到第十天,人們開始舉行盛大的賽神會并游行,*后把神像拋人河中。 (5)燈節 印度的燈節在氣候宜人的10月至11月間舉行,即印歷8月見不到月亮之后的第15天。這時候使人窒息的盛暑消退,一年中*宜人的季節就要來臨。商人們都習慣在這天更換新賬本,以求開市大吉,財源茂盛,因此,一些印度人把燈節說成是他們的新年。燈節慶祝活動長達半個月之久。在此期間,各公園、廟宇、商業中心,廣場布置得像御苑仙境一般,文藝節目也豐富多彩,引人人勝。公園內,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隊隊頭戴金色船形帽,身穿金色閃光服裝的樂隊,盤腿坐在臨時搭起的小樓上,吹奏著悠揚的樂曲。到處是出售燈籠蠟燭、焰火鞭炮、節日禮品的攤頭。各地方風味小吃的攤販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園內還有算命先生和巫師搭起的帳篷。各種文藝節目,如舞蹈、騎象、玩蛇、耍狗熊等,讓人目不暇接。每晚定時放三次焰火,焰火綁在幾根高桿上,點燃一根,火花便穿梭放射,其他桿上的焰火也騰空而起,現出滿天瑰麗的彩花。 (6)灑紅節 在公歷2、3月間,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全國性的大節日。此節源于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在印度的地位恐怕僅次于燈節。這個節日一過,印度的天氣就變得炎熱起來,所以它是印度的春節,又稱霍利節,是*古老的節日之一,代表著色彩單調的冬天終于結束,并預示著春天土地的豐饒。關于灑紅節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希蘭亞卡西普的邪惡國王,強迫臣民尊他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卻依然堅持對毗濕奴的信仰。國王為此讓他的妹妹、不怕火燒的霍利嘉抱著普拉拉德跳進火堆之中,妄圖除掉小王子。然而事與愿違,霍利嘉被燒為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毗濕奴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灑紅顏色,因此,人們把每年印歷12月的望日定為灑紅節。灑紅節的第二天,人們便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灑、涂抹。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扎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灑紅節來臨時,人們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以向對方潑紅水,或是用各種顏色的粉潑灑對方,用各色顏料把對方涂成大花臉。除了人之外,汽車也不能幸免。入夜后,人們還會播放音樂,載歌載舞。如果是在鄉村,還要點上一堆篝火,象征燒死霍利嘉和摧毀邪惡。 (7)十勝節 十勝節是印度教節日,也是全國性的重大節日。根據印度歷法,十勝節是從頌濕縛庫閣月的**天開始,一連慶祝10天。一般是在公歷9、10月。十勝節來源于史詩《羅摩衍那》,具有幾千年的傳統。該節日是慶祝印度教教徒心目中的英雄羅摩與十首魔王羅波那大戰10日,并*后大獲全勝,故稱“十勝節”。十勝節期間,印度各地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不管是地處偏遠的鄉下,還是車水馬龍的都市,到處都群情鼎沸、熱鬧非凡。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區,慶祝活動更是規模宏大而隆重。“十勝節”的前9天,各地搭臺演戲,從羅摩降生開始,一直演到羅摩*后徹底戰勝羅波那。這種活動被稱之為“羅摩里拉”。“羅摩里拉”一般都是在露天舉行。9、10月份是印度一年中*舒服季節的開始,在天高氣爽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星空,怡人的涼風輕輕吹來,在悠揚的印度民族樂曲聲中,觀看一次生動的“羅摩里拉”,的確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只是這種演出一演就是三個小時,甚至時間更長,舞蹈節奏格外的慢。如果對印度舞蹈語言不是內行,很難領會其中奧妙。可是,印度觀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盡管對“羅摩里拉”的劇情可以說早已爛熟于心,但每年前往觀看的人仍然絡繹不絕。2.7.3.2飲食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普遍*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鐘,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