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4181
- 條形碼:9787511734181 ; 978-7-5117-3418-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本書特色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百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積累了卷軼浩繁的文獻檔案,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產。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內容簡介
本卷收錄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1)各國黨和工人組織向大會提交的報告(續);(2)附錄,包括美國社會黨全國書記向1910年5月15日全國黨代表大會提交的報告、社會主義的宣傳、荷蘭社會民主黨的建立等三個報告。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目錄
目錄
各國黨和工人組織向大會提交的報告(續)1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向哥本哈根第八次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
(1910年8月28日—9月3日)提交的報告3
俄國社會革命黨向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提交的報告95
拉脫維亞社會民主黨1907—1909年活動的報告110
芬蘭社會民主黨的報告117
挪威社會民主黨向社會黨國際局提交的報告148
瑞典社會民主工黨向1910年哥本哈根代表大會提交的報告164
丹麥社會民主黨的活動188
荷蘭社會民主工黨向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提交的關于
1907—1910年間荷蘭社會民主工黨
形勢和發生事件的報告201
荷蘭社會民主黨向社會黨國際局提交的報告224
比利時工人黨的報告228
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的報告235
保加利亞社會民主工黨(緊密派)向社會黨國際局提交的
報告240
1907—1910年間的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249
波蘭人的社會主義組織向1910年國際哥本哈根代表大會提交的
報告262
波蘭社會黨(PPS)的報告276
俄屬波蘭工會委員會關于俄屬波蘭工會運動的
報告(1905—1907)287
亞美尼亞社會革命黨(達什納克楚純)向哥本哈根國際社會
黨代表大會提交的報告297
澳大利亞社會主義工人黨向1910年8月哥本哈根國際代表大會
提交的報告316
澳大拉西亞社會主義同盟的報告(1907—1910年)324
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向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提交的
報告329
美國社會黨向1910年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提交的
報告340
“大紐約社會主義婦女”向1910年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
提交的報告354
日本社會黨的報告363
立陶宛、波蘭和俄國猶太工人總聯盟(“崩得”)向哥本哈根國際
社會黨代表大會提交的工作報告367
俄國猶太社會主義工人黨關于斯圖加特大會以來的活動的報告
——提交1910年9月舉行的國際社會黨哥本哈根代表大會403
猶太社會主義工人國際聯盟(“錫安工人”)致尊敬的社會黨
國際局和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411
致哥本哈根國際社會黨代表大會
——土耳其的形勢415
土耳其歐洲地區的社會主義運動419
附錄427
美國社會黨全國書記向1910年5月15日全國黨代表大會提交的
報告429
社會主義的宣傳
——在1910年5月15日召開的社會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
報告459
荷蘭社會民主黨的建立
——致國際480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節選
各國黨和工人組織向大會 提交的報告(續) 第二國際第八次(哥本哈根)代表大會文獻(2) 各國黨和工人組織向大會提交的報告(續)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向哥本哈根第八次國際社會黨 代表大會(1910年8月28日—9月3日)提交的報告 〖1〗序言 由于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未能向1907年召開的斯圖加特國際代表大會提交報告。因此,本報告涵蓋從1904年阿姆斯特丹代表大會算起的6年時間。這個時期爆發了偉大的俄國革命。無產階級和其先鋒隊社會民主工黨在這場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黨在這個時期或多或少完整的歷史等同于俄國的革命史。 但是我們沒有應有的地位,也沒有應該擁有的向讀者提供一份良好報告的條件,因此無完成撰寫這樣的歷史的任務。在得逞的反革命的阻撓下,我們至今無法擁有一份俄文的關于這個階段的社會運動總史,特別是各個政黨包括社會民主工黨的歷史。這股反動勢力阻止我們對不同地區的運動形勢進行調查,竊取有關組織的檔案,迫使我們只能以發表在一些專刊上不完整的材料為基礎,撰寫近5年來俄國無產階級開展的具有全球性影響的事件。這些刊物是秘密發行的,無法全面記錄工人運動和我們黨的事件。撰寫俄國工黨和我們政黨運動的歷史將是我們未來的事業。 這份向社會黨人的國際提交的報告摘要是我們運動的綜述,旨在讓各位知道俄國無產者像他們歐洲和美洲的兄長一樣,無論在革命風暴中還是在反動勢力囂張之時,自始至終毫不動搖地高舉自己的旗幟。 國際無產者對俄國無產者的關注和給予的支持,證明了俄國無產者爭取自由斗爭所具有的普遍意義,俄國無產者是全世界無產者理想的化身和代表,他們過去和現在都在科學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奮戰。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 于1910年6月 一、1904年8月—1905年5月 出席阿姆斯特丹代表大會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代表在庫羅帕特金失守遼陽在日俄戰爭中,俄軍于1904年9月3日從遼陽撤退。——編者注、斯維亞托波爾克—米爾斯基王子被任命為新的國防部長之際離開了代表大會。這個任命在猶豫了六周后,才被*終確定下來,于普列韋普列韋(1846—1904),時任沙皇內務大臣,1904年7月28日被社會革命黨人刺殺。——編者注被炸死后下達。王子試圖開辟一個新時代,以取得人民對沙皇政府的信任。 “新時代”是按照專制政權的意愿炮制出來的,旨在至少在軍事、財政和道義上失敗之后能夠尋求到資產階級的支持,而這恰巧又成為革命和反革命力量發動的起點。這兩股勢力在戰爭初期迅速擴展,導致新舊俄國的武裝沖突。專制政權培養出來的老式斗爭干部全部站到上層資產階級一邊,只有無產階級一家站出來在經濟和政治領域與其進行斗爭,斯維亞托波爾克—米爾斯基王子的講話面對著的正是這些人。他們屬于地方自治機構中的自由派,能夠率先表態支持政府的政策。這種政策體現在地方自治機構、市鎮在會議上通過的一系列決議以及在宴會上的講話中,并*終在11月6日本文所用日期均為俄國舊歷。——編者注召開的地方自治機構代表大會即地方自治和城市自治活動家代表大會。——編者注上得以概括。它足以表明其反民主和反革命的性質,表明俄國統治階層期待的和解傾向的勝利。這同時又是個自由開放的政策,向在資產階級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多數知識分子釋放了短暫的善意。 俄國歷史舞臺上出現了一個完全由急于以人民的名義與日漸式微的沙皇政權和解的自由派反對黨和反革命勢力占據的時期。自由派反對黨堅持保皇與調和,拒絕革命的解決方案,否認俄國存在“革命人民”,在道義上鼓勵和加強了政府的地位。根據1904年12月12日的法令,政府拒絕在政治上作出讓步,它取締刊物,禁止舉辦宴會,發出了加強與日益增長的“反叛”勢力進行斗爭的號召,以此告誡人們戰爭指日俄戰爭。——編者注的失利和反對革命的自由派勢力的增長都不足以粉碎專制政權。 發言權屬于人民群眾。革命將裁決專制政權與妥協的自由派之間的沖突。 1905年5月前的工人運動 1904年12月12日的法令是對地方自治機構代表大會呼吁修改憲法的回應,它確認了專制政府的全部權力。12月13日,巴庫爆發持續22天的大罷工。3個星期后,作為對自由派所說的俄國不存在“革命人民”的回應,圣彼得堡數千名工人被槍殺;1月9日—22日,俄國無產者向冬宮挺進,吹響了大起義的號角。 1904年的秋冬,社會民主黨人在自由派舉行的宴會上舉行示威之后,開始了意義更加重大的動員無產者和革命者的工作。工人階級成為這場運動的中心,馬克思主義者預言無產階級將是俄國革命的主導力量的理論得到確認,并進一步明晰。工人階級將決定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首先,運動的地域與整個帝國的無產階級居住區一致。由于帝國邊疆無產階級人口眾多,那里的運動持續時間長并且頻繁。由于鐵路沿線職工容易受到工業中心革命的影響,運動繼續發展的方向與火車線路具有一定的聯系。革命運動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高加索和西部各省*為激烈。這些地區的大罷工出現了街頭示威、修筑路障以及同警察的暴力沖突。1月期間,華沙、羅茲 、棟布羅瓦和拉多姆省的對峙一觸即發。 同樣性質的運動在里加的激烈程度稍有遜色。在大批被槍殺的犧牲者下葬的那天,里加當局默許示威活動,參加抗議的工人達到三四萬。運動迅速擴展至雷瓦爾、利耶帕亞、葉爾加瓦和其他城市。維爾諾的總罷工吹響了東部省城一系列罷工的沖鋒號。梯弗里斯的罷工不僅有工人參加,并且很快匯集了高加索的全體農民。 俄國中部地區的運動雖然沒有如此強烈,但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總罷工拓展至莫斯科和俄國中部的主要城市赫爾松、薩拉托夫。 無產階級總罷工首次采用停開火車的做法。1月和2月,維斯瓦河、梁贊—烏拉爾鐵路段爆發罷工;隨后,基輔、莫斯科—布良斯科、薩馬拉—烏法、里加—奧勒爾、莫斯科—梁贊等鐵路段爆發罷工。幾個月后,這個方法成為無產階級手中掌握的強有力的武器。 鐵路罷工取得成功不僅需要車間工人參加,也需要保證火車準點的鐵路員工的支持,這是確保1—3月罷工成功的第二個特點。初期擴展至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罷工,由于無產者階層的加入而更加全面、深入。無法一一列舉罷工波及的地區和參加罷工人員的職業。估計有150個地區的100萬人參加了罷工。 我們同時獲悉參加罷工的還有商業職員、裁縫、理發師、磨粉廠工人、鋸木廠工人、印染廠工人、制燈廠工人、屠宰場工人、管道工、船運工、運輸工、裝卸工,廚師、咖啡館服務員、家庭傭人和送水工等等。罷工波及整個俄國和所有行業人員。1月9日—22日期間罷工成為一種全面抗議的形式。下面是一位俄國知情者對這種斗爭形式的描述: “罷工反映了俄國的不同社會結構、不同階層的政治意識和地方特點。罷工囊括多種形式的抗議,其中有經驗老到的工業無產者講究方式方法的斗爭,有農業無產者的自發斗爭,有剛剛覺悟的士兵、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們和銀行職員的反抗,甚至有聚集在警察局昏暗污穢的辦公室中警員的含蓄粗野的抱怨。” 這是對罷工涉及階層和人員的極為恰當的描述。 罷工的普及標志著這場運動的一致性。這同時也是無產者的一場政治和經濟斗爭。普及性和一致性這兩個因素的結合無疑擊碎了只有“單一民族” 不斷革命與反動派進行斗爭的說法。1—3月的事件表明俄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資產階級內部圍繞勞工和資本的斗爭分裂后完成的。 這場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就無產階級基礎來說是單一的,但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特點,因此導致以下結果的出現: 1.在這場罷工中,無法將同時出現的政治和經濟要求分開; 2.所有的經濟沖突都具有政治特點,所有的政治沖突都具有經濟特點。 1905年春天的革命運動表明,沒有出現一個反對俄國舊政權的具有同一個使命的資產階級,而是出現一個相互抵觸的資產階級社會。這場運動還表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可以說是一個正在制造引爆半封建沙皇政權炸藥的實驗室。 勞資斗爭在俄國革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俄國資產階級革命超越了19世紀歐洲的革命,考茨基稱這場革命是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分水嶺。這種局面使俄國革命異常復雜并加速其演變進程。 無產者作為階級發揮的作用與俄國革命的特點緊密相關。我們看到,在1905年1月的革命中他們站在斗爭的*前沿。在隨后的運動中,他們繼續發揮著引領航向的主導作用。通過他們的斗爭,可以看出無產階級不僅是俄國革命的倡導者,而且喚醒了社會其他階級的覺悟并決定著斗爭形式(罷工、工人代表委員會、起義)——直率地說所有階段的革命都與無產者的斗爭聯系在一起。所有人民群眾的集體運動融入到無產者的運動中都能達到高潮。無產階級的決定性作用在以后的運動中表現得更加清晰。我們在1905年的春天已經察覺到無產階級運動與農民土地運動之間的密切關系。高等院校學生的全面罷課是無產階級運動影響的直接結果。在無產階級運動的推動下,全社會包括資產階級上層加強了民主要求并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斗爭形式。 在1月9日—22日之前,我們沒有發現資本主義初期運動與工人階級斗爭相互依賴的任何蛛絲馬跡;但在年后的幾個月中這個特點開始展現。我們收集到的很多資本家撰寫的報告、陳情表和講話稿都努力表明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否則沒有其他途徑使工人階級恢復平靜。 下面是一份研究偉大的資產階級運動的材料:“資本家認為政府試圖通過借助經濟讓步阻撓工人運動會剝奪整個經濟基礎,政治機制的缺陷是導致工人運動的唯一動因。”圣彼得堡作坊主和企業主撰寫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在無產階級斗爭的影響下,資產階級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他們寫道:“所有的一切讓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向工人作出的任何讓步,包括修改現有的勞工法律條款都無法平息工人階級造成的混亂。平息或至少減緩這場劇烈動亂的*有效的辦法是進行改變國家現狀的深入的政治改革。” 資產階級在工人施加壓力的階段提出了政治改革的要求。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文獻-25 作者簡介
童建挺,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副研究員,在德國留學數年,發表學術論文、譯文若干,目前主要從事政治制度和政黨研究。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