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名人傳 本書特色
我們曾經敬奉之至的多少座豐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動蕩夷為平地;羅曼·羅蘭樹起的豐碑卻挺過槍林雨彈,穿過唇槍舌劍,傲然屹立。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在這個騷動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靈魂的人們,都可以到這兒錄求安慰。 ――茨威格 《貝多芬傳》 《米開朗琪羅傳》 《托爾斯泰傳》同出羅曼·羅蘭之手。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 ――楊絳 傅雷先生的譯筆是忠實而流利的,這是傳記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一部。 ——梁秋實 傅雷的藝術造詣是極為深厚的,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 ——樓適夷
名人傳 內容簡介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作品的合稱。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厥功至偉的人物。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共通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苦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而奮斗不息的人生歷程,突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出一支英雄交響曲。 誠如譯者所言,“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逐羅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
名人傳 目錄
貝多芬傳
譯者序
原序
初版序
貝多芬傳
貝多芬遺囑
書信集
思想錄
附錄: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
米開朗琪羅傳
譯者弁言
原序
米開朗琪羅傳
尾聲
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托爾斯泰傳
羅曼·羅蘭致譯者書(代序)
原序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遺著論
亞洲對托爾斯泰的回響
托爾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書
托爾斯泰著作年表
名人傳 節選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讀到本書時所得的教訓。 不經過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茍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是我十五年來與日俱增的信念。而這一切都由于貝多芬的啟示。 我不敢把這樣的啟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迻譯了本書。現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我們比任何時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時都更需要堅忍、奮斗、敢于向神明挑戰的大勇主義。現在,當初生的音樂界只知訓練手的技巧,而忘記了培養心靈的神圣工作的時候,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該有更深刻的意義。——由于這個動機,我重譯了本書。*這部書的初譯稿,成于一九三二年,在存稿堆下埋藏了有幾十年之久。——出版界堅持本書已有譯本,不愿接受。但已出版的譯本絕版已久,我始終未曾見到。然而我深深地感謝這件在當時使我失望的事故,使我現在能全部重譯,把少年時代幼稚的翻譯習作一筆勾銷。 此外,我還有個人的理由。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斗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大影響的是貝多芬,多少次的顛撲曾由他攙扶,多少的創傷曾由他撫慰,——且不說引我進音樂王國的這件次要的恩澤。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澤轉贈給比我年輕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償還我對貝多芬,和對他偉大的傳記家羅曼·羅蘭所負的債務。表示感激的*好的方式,是施予。 為完成介紹的責任起見,我在譯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知道是一件越俎的工作,但望這番力不從心的努力,能夠發生拋磚引玉的作用。 譯 者 一九四二年三月
名人傳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20世紀法國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傳記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被譽為“歐洲的良心”。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作品有《名人傳》《母與子》《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傅雷(1908—1966),中國著名的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作約五百萬言,翻譯作品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譯文信、達、雅三美兼擅,被譽為“傅雷體華文語言”。譯作有《高老頭》《約翰·克利斯朵夫》《名人傳》等,著作有《傅雷家書》《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