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080105
- 條形碼:9787229080105 ; 978-7-229-0801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本書特色
推薦;由制定者和執筆人崔巒老先生親自選編 《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僅有的“文化小說”(周汝昌語) 中國古典小說之作,藝術精湛,包羅萬象,被譽為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繼承和突破了唐傳奇和才子佳人小說的創作,成為人情小說偉大的作品 20世紀,《紅樓夢》是中國受重視的一部文學作品。 精美的插圖,雅致的書簽,凡購書者皆可參加“創新閱讀”大賽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內容簡介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天下圖書·大閱讀叢書》是在《紅樓夢》原著的基礎上,精選其中為精彩的故事,節選其中精彩的部分,由專家依原著的語氣勾連編撰而成。單看每回為一個獨立的故事,整體看,前后又相互連接,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書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中心線索,通過描寫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過程,反映了封建社會殘酷的階段壓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顯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滅亡的歷史趨勢。為使讀者能更好地閱讀理解作品,在全書正文前,附有“全書導讀”板塊,對作品從作者、作品、主題思想、地位影響等方面做了整體梳理,正文中對生僻字詞做了注音注釋,以使小讀者能在無障礙中閱讀。為達到圖文并茂的效果,還請著名插畫師為全書量身定做了精美的插圖。文后附有一篇作品感悟,給讀者以參考,起到引導和范文的作用。 另外,書中還夾帶有精美的書簽一枚;凡夠《紅樓夢故事(小學版)/天下圖書·大閱讀叢書》者,都可參加由出版方組織的“創新閱讀大賽”贏大獎。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目錄
**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第二回 林黛玉別父入京都
第三回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第四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五回 宴寧府寶玉會秦鐘
第六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第七回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第八回 賈寶玉游園逞才思
第九回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第十回 為爭寵姐弟遭魔魘
第十一回 林黛玉葬花泣殘紅
第十二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第十三回 懲不肖寶玉被笞撻
第十四回 林黛玉魁奪菊花詩
第十五回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第十六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第十七回 勇晴雯病補孔雀裘
第十八回 慧紫鵑情辭試寶玉
第十九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第二十回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第二十一回 林黛玉重開桃花社
第二十二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第二十三回 大觀園諸芳始流散
第二十四回 聞噩耗寶玉初提親
第二十五回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第二十六回 賈寶玉淚灑相思地
第二十七回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第二十八回 賈寶玉幻境悟仙緣
第二十九回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作品感悟 / 夢醒紅樓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節選
東南方有一座姑蘇城,在紅塵人間*為風流繁華。城里有一個葫蘆廟,廟的旁邊住著一戶本地望族,主人叫甄(zhēn)士隱,年過半百,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小名英蓮,才三歲。葫蘆廟里寄住著一個胸懷大志的窮儒生賈雨村,想要進京求取功名卻沒有盤纏。甄士隱聽他作詩“玉在櫝(dú)中求善價,釵于奩(lián,女子梳妝用的鏡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內待時飛”,知道他胸有大志,就贈他衣物錢財,他喜出望外,當晚就動身進京了。 一天,甄士隱伏案小睡,恍恍惚惚見到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遠遠走過來。道人問:“你拿了這個蠢家伙,要往哪里去?”和尚笑道:“你放心,現在正有一段風流公案應該了結,這一群風流冤家還沒有投胎入世,趁這個機會,就將這個蠢東西夾帶進里面,讓它去經歷經歷。”那道人又問這一群風流冤家要降生到哪里,和尚說:“這件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稀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的旁邊,長著一株絳(jiànɡ)珠草,當時有一個赤瑕(xiá)宮的神瑛侍者,天天用甘露灌溉它,這絳珠草才能夠活得長久。后來它修成了人形,還修成個女體,一直想報答神瑛侍者幫她澆水的好。正好近日來這個神瑛侍者動了凡心,想要下凡,已經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仙子問她想不想一并還了這個恩德,那個絳珠仙子說:‘他是用的甘露之水,我并沒有這水來還給他。他既然投胎做人,我也去投胎做人,把我這一生所有的眼淚還給他,也夠還清了。’因為這件事,就勾出多少人陪他們去了結此案。” 他們相約著一同到警幻仙子那里,把這蠢東西交給她,然后又一起下凡,度幾個人脫離苦海,也算是一場功德。 等甄士隱醒來,才發現是一場夢。又見奶媽正抱了英蓮走來。士隱見女兒長得越來越粉妝玉琢,更覺可愛,就伸手接過來,抱在懷里,逗她玩耍了一回,又帶到街前看熱鬧。正要進來的時候,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和尚長得癩頭跣(xiǎn,光著腳)腳,道士則是跛足蓬頭,兩個人瘋瘋癲癲,談笑著走了過來。等到了他門前,看見士隱抱著英蓮,那和尚就大哭起來,對士隱說:“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連累爹娘的東西抱在懷內做什么?”士隱聽了,也不理他。那和尚還說:“舍給我吧,舍給我吧!”士隱不耐煩,抱著女兒要進去,那和尚就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話: 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元宵佳節,甄士隱命一個叫霍啟的家人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沒想到孩子丟了。夫妻二人晝夜啼哭,士隱病倒在床。偏偏葫蘆廟又起了火,大火直燒了一夜,連累得隔壁的甄家也被燒成了一片瓦礫。甄士隱只好和妻子投奔岳父。他岳父是一個見錢眼開、見利忘恩的小人,甄士隱交給他銀子,托他替自己買些房產土地,他卻暗中克扣,只給了女兒一家一些薄地破屋。甄士隱本來就是讀書人,平時不懂生計,日子越過越窮。岳父就冷言冷語,指責他不會過日子。甄士隱貧病交加,一天,拄著拐杖到街上散心,忽然看見一個跛足道人,破道袍、爛草鞋,瘋瘋癲(diān)癲地唱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甄士隱迎上前去,問他在唱些什么,怎么滿嘴都是“好”“了”,道人說:“世上萬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要不了,就不好;想要好,就是了。我這歌兒就叫《好了歌》。”甄士隱天生有智慧,聽了這番話,再加上自身經歷,已經大徹大悟,就把這首《好了歌》給做了一個注解: 陋室空堂,當年笏(hù)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里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飯菜),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瘋道人聽了,拍掌大笑,說:“解得好!”甄士隱說一聲“走吧”,也不回家,和他一道飄然而去。他的妻子哭得死去活來,到了這一步,她的父親沒辦法,只好讓女兒跟著自己過日子。 一天甄士隱家的丫環嬌杏在門前買線,忽然在街上看到坐著轎子來此地做官的賈雨村。賈雨村也看到了她,第二天就派人送來銀兩錦緞答謝甄家娘子,而且還娶走了嬌杏做二房。后來,嬌杏生了一個兒子,賈雨村的妻子病死后,她就被扶了正,做了夫人。 不到一年,賈雨村因為倚仗才干,看不起上司,被上司參了一本,革了官職。他把家眷送回老家,自己云游天下。到了淮揚地面,委托朋友介紹自己到一戶人家做家庭教師。這戶人家的主人叫林如海,是一個巡監御史。他原籍姑蘇,書香世族。林如海年已四十,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乳名黛玉,才五歲,夫妻愛如珍寶。 一年后,黛玉的母親病逝。黛玉非常傷心,再加上身體本來就弱,連日來一直沒有上學。賈雨村閑來出游,走到郊外,在一個村中酒店邂逅(xièhòu,偶然遇見)了京城里的舊友——古董商冷子興。兩個人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漫談,冷子興逐漸說起京城之中的名門望族賈府的事。 賈府分為寧國府和榮國府,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崢嶸軒峻;后一帶花園里面,樹木山水,一片蓊蔚洇(yīn)潤之氣。不過按照冷子興的說法,卻是:“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原來這寧、榮二宅,當年寧國公和榮國公是親兄弟,寧國公是哥哥。寧國公死后,兒子賈代化世襲了他的官職;賈代化死后,孫子賈敬世襲了官職。不過賈敬只愛燒丹煉汞,一心想成仙,就把官讓自己的兒子賈珍世襲了。賈珍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賈蓉。 而榮國府這里,當年榮國公死后,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是名門望族史侯爺家的小姐,就是現在的史老太君。她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賈赦(shè),次子賈政,女兒叫賈敏,就是林黛玉的母親。如今賈代善死了,史老太君還健在。賈赦襲了官職,賈政被皇上賜了一個主事的官銜,現在已經官升了員外郎。賈政的夫人王夫人,頭胎生的公子賈珠,不到二十歲就娶妻生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因生在大年初一,取名元春;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奇怪的是,一生出來,嘴里就銜著一塊五彩晶瑩的美玉,上面還有許多字跡,所以就取名叫寶玉。 這寶玉果然奇異,滿一周歲時抓周,別的一概不抓,伸手只抓些女孩子用的脂粉釵環。如今有七八歲了,又淘氣,又聰明,而且還愛說些怪話。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
紅樓夢故事:小學版 作者簡介
崔巒,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繼續教育教材評審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小學語文新課標”主要制定者、起草人、執筆者。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來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