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242596
- 條形碼:9787113242596 ; 978-7-113-24259-6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信原理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模擬調制系統、信源與PCM信源編碼、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數字頻帶傳輸系統、數字通信系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信
通信原理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 主要內容包括: 緒論、模擬調制系統、信源與PCM信源編碼、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數字頻帶傳輸系統、數字通信系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信道與信道編碼等。
通信原理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1
111通信系統的組成1
112通信發展概況2
12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3
121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3
122模擬通信系統與數字通信系統4
13通信頻段及頻率分配6
14通信系統主要性能指標7
141模擬通信系統性能指標8
142數字通信系統性能指標8
15帶寬11
16MATLAB在通信系統仿真中的應用14
小結15
習題15
第2章模擬調制系統17
21幅度調制(線性調制)18
211調幅18
212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制23
213單邊帶調制25
214殘留邊帶調制30
22非線性調制(角度調制)32
221角度調制的基本表達式32
222調頻信號的頻譜分析與卡森帶寬34
223調頻信號的產生38
224調頻信號的解調41
23模擬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43
24課程實例:超外差式收音機46
25調頻立體聲廣播發射系統的MATLAB仿真實例47
小結48
習題49
第3章信源與PCM信源編碼52
31信息及其度量52
311離散信源的度量53
312連續信源的度量54
32PCM信源編碼55
321脈沖編碼調制通信系統的組成55
322抽樣定理56
323模擬脈沖調制63
324量化64
325脈沖編碼調制69
326PCM信號的碼元速率和帶寬75
327PCM系統的抗噪聲性能75
328差分脈沖編碼調制(DPCM)76
329增量調制(ΔM)79
3210PCM與ΔM的比較84
33課程擴展:參量編碼86
34PCM編碼和解碼的MATLAB仿真分析87
小結88
習題89
通信原理
目錄
第4章數字基帶傳輸系統91
41數字基帶信號的波形91
42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93
43二進制數字基帶信號的功率譜97
44數字基帶傳輸系統101
441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構成101
442數字基帶傳輸中碼間串擾104
443無碼間串擾的傳輸特性的設計108
45眼圖112
46部分響應系統114
461第Ⅰ類部分響應系統114
462部分響應系統的一般形式117
47均衡技術119
471時域均衡原理120
472均衡效果的衡量123
473均衡器的實現與調整124
48課程擴展:現代通信技術之光纖通信126
49基帶傳輸系統的MATLAB仿真分析129
小結130
習題130
第5章數字頻帶傳輸系統134
51二進制數字調制135
511二進制振幅鍵控135
512二進制頻移鍵控141
513二進制相移鍵控149
514二進制差分相移鍵控153
52多進制數字調制系統157
521四進制絕對相移鍵控160
522四進制差分相移鍵控163
53新型的數字帶通調制技術168
531正交振幅調制168
532交錯正交相移鍵控172
533小頻移鍵控174
534高斯小頻移鍵控181
535正交頻分復用182
57課題實例:數字微波通信系統188
5816PSK、16DPSK和16QAM通信系統的MATLAB仿真分析190
小結191
習題191
第6章數字通信系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194
61通信系統中的噪聲及其性能194
62無碼間串擾時噪聲對基帶傳輸系統性能的影響196
621二進制雙極性基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197
622二進制單極性基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199
63帶通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200
6312ASK信號的抗噪聲性能200
6322FSK系統的抗噪聲性能203
6332PSK系統的抗噪聲性能205
6342DPSK系統抗噪聲性能206
635二進制調制系統的性能比較208
64多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210
65數字信號的佳接收211
651數字信號的匹配濾波接收211
652數字信號的相關接收214
66課程擴展:衛星通信221
67二進制頻移鍵控抗噪聲性能的MATLAB仿真分析223
小結225
習題225
第7章信道與信道編碼227
71通信信道227
711信道的分類227
712信道的數學模型230
713信道對傳輸信號的影響231
72信道容量234
721連續信道容量235
722離散信道容量237
73信道
展開全部
通信原理 作者簡介
作者1995年畢業于湖南大學,獲學士學位,2002年和2010年于中南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02年至今在中南大學從事過通信原理、數字通信技術、信號與系統和現代交換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移動通信,信號處理和多傳感器信息融合。 本人在工作和學習期間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863 等項目的開發和研究工作,并主持橫向科研項目一項。公開發表相關專業論文十余篇,其中EI檢索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