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32983
- 條形碼:9787533332983 ; 978-7-5333-329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本書特色
藝術類考研輔導叢書是本社推出的考研輔導系列叢書,本書的編寫者為全國知名藝術類院校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導師及博士研究生。他們均學有專長,并曾參與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命題、閱卷工作或親歷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有著藝術類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較為豐富的指導經驗。因此本叢書具備所據教材權威、覆蓋面廣、試題成熟、重點突出、考點明晰的特點,能為廣大藝術類考生梳理教材、把握重點難點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分冊既詳略得當又有所側重,也為研究生復試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由艾苓、王昉、李橙編寫的《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結合國內多所知名藝術類院校的考研真題和考查重點,以當前流行*廣的權威教材為基礎,并參考了各分支的其他專業圖書,力求題目的成熟精到和答案的簡練準確。
《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靠前多所知名藝術類院校的考研真題和考查重點,以當前流行很廣的很好不錯教材為基礎,并參考了各分支的其他專業圖書,力求題目的成熟精到和答案的簡練準確。
本書不僅適用于研究生入學考試及復試,還廣泛適用于本科生自測、在職考研的廣大考生,并可為高校教師編制相關考題提供參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目錄
第二章 美術的創作過程及構成要素
第三章 美術的接受與傳播
第四章 美術的發生
第五章 美術的發展與流變
第六章 美術的傳播與收藏
第七章 美術的形態與門類
第八章 美術的中西差異
《美術概論》模擬試題一
《美術概論》模擬試題二
《美術概論》模擬試題三
《美術概論》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節選
《學習輔導與習題集》: 。3)美術接受的深化和延續。在一個有限的時段中,欣賞者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可能還比較膚淺,不能“進入”到作品里,只有經過再次或反復欣賞,才可能真正領悟、“讀懂”作品。每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便有新一代受眾進行解讀,即再創造,從而使作品的意義、價值不斷地隨之拓展和加強。例如,漢代瓦當的龍虎紋飾,隨著后世對它的欣賞和對“四靈”觀念的闡釋,被“再創造”成各種圖案、紋飾、印章等,從而強化著它作為經典紋樣的魅力。前世的成功之作,總是包含了后代的欣賞者對它再創造的成分,這是欣賞的歷時性的延續! 3.美術欣賞一般需要哪幾個環節? 答:美術欣賞過程可歸納為了解意義、品賞意味、參與創造和通觀細察等四個主要的連續環節! 。1)了解意義。面對一件美術作品首先感知的是其形式,形式中的造型*先把作品的意義傳達給受眾。作品所表現的“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樣”,是欣賞者對作品*先做出的明確性反應。從而,意義引導著欣賞者開始“進入”作品! 。2)品賞意味。品賞意味,是側重對作品各個局部較為深入細致地品味、觀賞。美術欣賞者所品賞的,既是含有意義、意味以及意趣的綜合意蘊,又是含有造型、形式感以及材質感的綜合形式。例如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的雕塑作品《青銅時代》,男子如夢初醒,正在舒展全身,解脫束縛,散發出身體內在力量的姿勢,這些品賞偏重于意蘊方面;而對人體結構、肌肉的表現,物象的直立感,材料的青銅質感、色澤等,則偏于形式的方面。當美術欣賞者進一步解讀作品時,也品賞了作品的造型、形式感及青銅雕塑和木刻等特有的藝術魅力,從中獲得了審美愉悅! 。3)參與創造。在了解意義和品賞意味的基礎上,欣賞活動進入參與創造環節。欣賞者的想象和情感被作品中的形象所激發,由作品中的形象引起相關的記憶、聯想,從而使作品的形象更加豐富、具體,并與欣賞者的情感發生聯系。再如《青銅時代》中的男子,欣賞者可能會由他聯想到他所熟悉或親近的男青年,還可能由標題的啟引,想到是在一個鴻蒙時代,這個青年代表著文明的人類剛剛蘇醒。當然,也可能由此產生別樣的聯想。在欣賞具象性作品時,除了對作品中具體形象的補充、豐富之外,還有可能對作品中人或景物的過去甚至未來等進行聯想。對于沒有具體形象的作品,欣賞者的聯想活動也處在積極的進行中。作品中雖然沒有具體的形象,但是那些色彩和圖形總會使欣賞者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想,產生較清晰或者不大清晰的聯想,給讀者預留的想象空間更為廣闊。在參與創造階段,欣賞者的想象、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為突出,主觀性也表現得*強,因此不同的欣賞者便會有不同的“再創造”結果! 。4)通觀細察。在經過一番對局部比較深入的品賞并且又經過參與創造之后,便開始從遠視角對作品的整體感悟,以及對細部進行更為深入的觀察。在這個環節中,通觀是欣賞者對作品的總體氛圍、基調、總體形式、意境,乃至風格、格調的關注;細察則是對作品中細微部分的辨察。所謂細微部分,即畫中局部、細節,還包括表現手法、技巧及材料效果等。在一般情況下,這一環節是欣賞者對作品全面和深入地觀照和認識,所獲得的是作品整體的藝術認知,也同時認識到作品所屬的風格、流派和格調。4.試述美術接受的意義。答:美術接受的過程,是欣賞者進行審美享受的愉悅過程。美術的審美功能,教育功能及認識功能等只有通過美術接受才能發揮和實現。美術接受是美術批評的基礎,它能夠反映出美術作品的一般社會評價,反過來又能促進美術的發展! 。1)美術接受是一種審美享受。在美術接受的過程中,欣賞者從作品中能夠獲得心理滿足和精神愉悅。在美術接受的中,審美主體把全部注意力投向審美對象即美術作品的意義、意味、意趣和美術作品的造型、形式感、材質感中,從而激活接受主體潛在的趣味結構,而產生超功利的情感體驗狀態。即使美術作品所表現的是悲劇性的內容或者“丑”的形象,同樣會使接受主體獲得精神的愉悅。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