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醫護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43761
- 條形碼:9787564543761 ; 978-7-5645-437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護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十三五”高等教育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多媒體融合創新教材,供護理、助產、相關醫學技術類等專業使用。
中醫護理學 目錄
**節中醫護理學簡史
一、起源階段(原始社會-夏至春秋時期)
二、形成階段(戰國至東漢-清朝時期)
三、發展階段(近現代時期)
第二節中醫護理學基本特點
第三節中醫護理學的認知特色
第四節中醫護理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章中醫護理基礎理論
**節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藏象學說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臟腑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精、氣、血、津液、神
一、精
二、氣
三、血
四、津液
五、神
六、精、氣、血、津液、神的關系
……
中醫護理學 節選
《中醫護理學(供護理、助產、相關醫學技術類等專業使用)》: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滋潤和濡養的功能。津質地清稀,其滋潤作用較明顯;液較稠厚,其營養作用較突出。人體各臟腑組織在其活動的始終均離不開津液的滋潤和營養作用。如津液布散于肌表,則滋養肌膚毛發;流注于孔竅,則滋養和保護眼、鼻、口等;灌注于臟腑,則滋養內臟;滲入骨腔,則充養骨髓、補充腦髓和脊髓等;流注關節,則對關節屈伸起著潤滑作用等。因津液與血、汗、尿都有密切關系,故《靈樞·營衛生會篇》有“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論述,《傷寒論》也有“衄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的告誡。 五、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其外在總體表現。其主要內容包括了生理活動、心理活動,以及生命活動的外在體現。其中將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歸納為狹義之神。神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使用很廣,如在人類繁衍過程中,男女生殖之精結合,產生新的生命,認為這便是神的存在,即《內經》中所提及“兩精相搏謂之神”;生命之神產生后,繼續維持則需要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不斷滋養,方可發育成長,即“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內經》中所言“神者,正氣也”“血氣者,人之神”“陰陽不測謂之神”,這些神的含義,都是以人體的生命活動為中心,或是從神的先天后天物質基礎,或是從功能活動、外在表現、變化特點等不同的角度對神進行歸納。 (二)神的生成 中醫的神來自先天與后天兩個方面。《內經》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雙親之精通過遺傳給后代,由遺傳而來的先天之精是產生神的根源。另外,神還需要不斷地得到后天飲食物的滋養與補充,即通過飲食來化生氣、血、精、津液給予補充,從而維持生命活動。神是不能脫離這些精微物質而存在的,如《素問·八正神明論》說:“血氣者,人之神。”氣、血、精、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當人的精氣充盈時,生命活動正常,神的表現也就旺盛。反之,如果人的氣、血、精、津液不足,臟腑功能失常,神也就表現為不足。中醫診斷中望、聞、問、切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神的盛衰,這對于疾病的診斷治療與把握預后有重要意義。 (三)神的作用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又是其外在總體表現的統稱,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氣、血、精、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所以,神可以反作用于氣、血、精、津液,對其在體內的正常代謝具有統帥、調控的作用。②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臟腑精氣產生神,神是臟腑生理功能正常與否的反映。以五臟精氣為基礎物質產生的精神情志活動,在正常情況下對臟腑之氣的運行起到調控作用,使之升降出入運行協調有序。③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內經》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這些都說明了神的存在是人體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 ……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