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滁州醉風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30260
- 條形碼:9787567630260 ; 978-7-5676-302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滁州醉風情 本書特色
朋友,您喜歡旅游嗎?您想了解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嗎?您想在家就一飽滁州的眼福嗎?那么,請打開這本書盡情暢游吧! 滁州的山美、亭好、水甜、人更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多么有力的詩句,令人無限遐想。不說名聞遐邇的瑯琊山醉翁亭,那被稱為“華夏**譙樓”的中都鼓樓,那正月初六走太平的喜慶場面,那吃起來綿軟悠長的鳳陽釀豆腐,更是令人叫絕……
滁州醉風情 內容簡介
杜裕民、胡繼艷著的《滁州醉風情》一書共分11篇,將滁州一帶的風土人情、歷史事件等逐一進行疏理。“風景”篇,主要介紹了滁州的山水、建筑物等自然景色;“古韻”篇,詳細介紹了滁州的歷史古跡或遺跡,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滁州發展歷史;“事件”篇,介紹了滁州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以及在改革開放中做出的成績和貢獻;“人物”篇,重點介紹了滁州籍的歷史名人,以及他們的主要歷史功績;“藝術”篇,主要介紹了滁州很有名的民間藝術;“傳奇故事”篇,介紹了滁州的一些有名傳說故事和一些地方名稱的來歷;“特產”篇,重點介紹了滁州的特產;“民俗”篇,重點介紹了滁州的節慶習俗等;“舌尖滁州”篇,重點呈現了滁州的重點菜肴和小吃;“方言”篇,以縣市為研究對象,重點講述了每個縣市方言特點,并用方言中出現的笑話作為例證;“高等學校”篇,重點介紹了滁州的四所高校辦學的主要特點。
《滁州醉風情》一書一方面突出了以滁州醉翁亭為代表的“醉”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從滁州的山水、歷史人文、民風民俗、特產、飲食等多角度多方面介紹了滁州,讓更多的人了解滁州“風情”,知道滁州哪里好看,哪里好玩,哪些東西好吃,減少到滁州旅游時的盲目性。
滁州醉風情 目錄
幽遠
瑯琊山
皇甫山
神山
老嘉山
鳳陽山
狼巷迷谷
清流關
幽靜
白鷺島
碧云湖
女山湖
深秀湖
西澗湖
幽幻
韭山洞
彩云洞
幽美
大柳草場
黃寨牧場
長城影視城
人靜
瑯琊寺
龍山寺
龍興古剎
護國寺
龍蟠寺
古韻
久遠
濮家墩遺址
侯家寨遺址
中都城遺址
堅實
上水關橋
下水關橋
三元橋
廣惠橋
太平橋
寶林橋
紅欄橋
白汪橋
拖板橋
池河太平橋
定遠橋上橋
天長普濟橋
積玉橋
涌金橋
雄偉
中都鼓樓
國光樓
別致
豐樂亭
醉翁亭
傳統
龍崗古村落
鐘離城
古花鋪廊街
永恒
瑯琊碑刻綜述
唐吳道子繪觀音像碑
宋蘇軾書《醉翁亭記》碑
宋蘇軾書《豐樂亭記》碑
明朱廷立《攬秀亭記》碑
明胡杰《三友亭記》碑
明《金剛經》塔形碑
清薛時雨《重修醉翁亭記》碑
事件
侵略
日軍進犯滁州
偉績
半塔保衛戰
天長抗大八分校
藕塘抗日根據地
全椒周家崗攻堅戰
國民政府在皖東抗日
慘烈
王小廟無名烈士墓
飛躍
小崗春雷
人物
閑情
莊子濠梁觀魚
清貧太守韋應物
醉翁太守歐陽修
傳奇
晉元帝避難瑯琊山
趙匡胤智取清流關
乞丐皇帝朱元璋
忠誠
抗倭英雄戚繼光
劉少奇與皖東人民在一起
永遠的忠誠——沈浩
海協會首任會長汪道涵
濯蓮
一代文豪吳敬梓
一代忠良魯肅
革命英雄王超
藝術
美麗
鳳畫
天官畫
魚骨畫
精湛
鳳陽花鼓
剪紙
定遠花布印染技藝
虎頭鞋
優美
手獅燈
秧歌燈
婉轉
洪山戲
鳳陽民歌
豐收鑼鼓
來安白曲
明光端鼓
鳳陽花鼓戲
定遠大鼓書
傳奇故事
心碎
虞美人草
女山湖故事
美人井故事
孝道
朱壽昌棄官尋母
孝四莊
孝女楊蘭花
情深
御膳豆腐
白米山的傳說
金牛與牽牛花的傳說
仁和集的來歷
特產
清香
滁菊飄香
施集綠茶
來安三蒜
肥美
女山湖大閘蟹
雷官板鴨
管壩牛肉
秦欄鹵鵝
女山湖銀魚
香甜
瑯琊酥糖
池河雪片糕
甘露餅
酥笏牌
龍崗芡實
來安花紅
羅莊葡萄
民俗
信仰
瑯琊山廟會
走太平
令狐塔廟會
二郎廟會
喜慶
婚嫁慶典
生辰慶典
喬遷之喜
節慶
春節
清明
端午節
中秋節
祭灶神
舌尖滁州
水口鵝煲
定遠梅魚
京彩松花皮蛋
來安春卷
天長藕夾
御膳豆腐
古河獅子頭
三和千張
定遠“橋尾”
大肉面
蟹黃湯包
鳳陽釀豆腐
方言
委婉
全椒方言
來安方言
滁州城區方言
天長方言
直爽
明光方言
定遠方言
鳳陽方言
高等學校
滁州學院
安徽科技學院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滁州醉風情 節選
《滁州醉風情》: 幽遠 瑯琊山 瑯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古城西南約5千米處。現緊靠滁州市區,距合肥150千米,距南京59千米,交通便利,為人們到滁州觀光旅游首選之地。 瑯琊山東晉以前稱摩陀嶺,東晉皇帝司馬睿登基前任瑯琊王時曾寓居于此,后改名為瑯琊山。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常到此山游玩,他的《醉翁亭記》使此山名聲大噪,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廣為人知。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瑯琊山風景區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1月11日瑯琊山森林公園成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 瑯琊山*高峰為小豐山,海拔321米,其他山峰高度都在海拔300米以下。山中現有植物153科,其中喬灌木58科;名貴藥用植物140科803種,號稱“天然藥圃”。珍貴樹木如瑯琊榆、醉翁榆等是瑯琊山的特有樹種,主干大者高28米,胸徑0.8米,屹立于寺廟周圍。混交的樹種繁多,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山中主要動物有獐、貍貓、狐貍、狗獾、狼等,珍禽益鳥也很多。據初步查明,瑯琊山擁有鳥類162種,其中自肩雕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枕黃鸝、杜鵑、壽帶、灰喜鵲、柳鶯、金腰燕、伯勞等都是安徽省著名益鳥。瑯琊山上具有生態、經濟、科研、觀賞價值的鳥類還有綠頭鴨、綠翅鴨、蒼鷺、池鷺、大白鷺、中白鷺、夜鷺、牛背鷺、環頸雉、鷹、鷂等。 瑯琊山森林公園現主要有瑯琊墨苑、醉翁亭、深秀湖、瑯琊寺、南天門等景區。景區內丘壑、林泉、寺宇、亭臺、古道、古關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獨厚。 公園內大小山峰81座,層巒起伏,溝谷深邃,溪流潺諼,森林茂密,具有高可眺、邃可隱、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麗可詠的多種景觀。其中的著名景點——醉翁亭,更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首。此亭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亭、臺、軒風格各異,可謂園中有園,景中有景。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潺,環境十分優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安詳。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 離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匯人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兩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瑯琊山風景區白天空氣清新,景色迷人。從瑯琊山的東門進山,洗心亭旁的樹林便是**處*佳觀賞點,這里的螢火蟲飛得很低,一不留神便可以與你來個“親密接觸”。點點熒光穿梭在樹影中,像星星般明明滅滅,看來也別有一番樂趣。進入瑯琊寺內,那可是*大的驚喜所在,漫山的螢火蟲在寺廟前、花壇邊、樹叢里飛舞,一點點的閃爍,一簇簇的明亮,置身其中別提有多夢幻,絕對可以醉翻你那顆愛浪漫的“少女心”。 瑯琊山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而且人文底蘊深厚。繼唐代詩人顧況、韋應物,北宋詩人王禹偁撰寫的描繪瑯琊山勝境的詩文后,歐陽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間,又撰寫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有關瑯琊勝景的詩文約一百多首(篇),并由宋代著名書法家蘇軾專為《醉翁亭記》《豐樂亭記》書碑。宋代的曾鞏、王安石、辛棄疾,明代的宋濂、文徵明、王守仁等詩人、文學家、書畫家、教育家,都曾宦游或旅居于此,并作詩文以記其勝。瑯琊寺及醉翁亭、豐樂亭內外,唐宋以來的歷代摩崖、碑刻比比皆是。瑯琊山的古碑摩崖是山中珍貴的文物瑰寶,它留存了從唐代至今的名人手跡,記述了1200多年的沿革歷史。內容上有對山景的詠贊,有游覽紀勝,亦有題名記事。其中,以唐代李幼卿等人的詩碑尤為珍貴。 散落在滁州瑯琊山群峰澗壑間的石刻和碑刻常讓人駐足流連,那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摩崖石刻及碑刻有幾百段(塊),書體有篆、隸、楷、行、草等,還有滿漢兩文同書;既有名人雅士的墨寶,也有普通儒、僧的民間書法;既有南方法帖風采,又有北方碑刻風趣。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價值巨大,是我國宗教史、文學史、書法史、旅游史、社會經濟史、民情風俗史上的珍貴見證。 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所繪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刻像原在觀音殿(觀音殿在地藏殿對面,大雄寶殿之后),1916年移至瑯琊寺大雄寶殿后鑲于墻壁。“眉目津津向人欲語”,堪稱絕筆。 ……
滁州醉風情 作者簡介
杜裕民,2000年本科畢業于巢湖學院歷史系,2009年碩士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社會學院,現執教于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曾參與翻譯格諾茲的《古希臘的勞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先后公開發表有關滁州文化、旅游方面的文章十幾篇。 胡繼艷,滁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地方文化藝術研究,先后發表十幾篇有關地方文化的論文,在滁州當地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