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邏輯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67208
- 條形碼:9787030567208 ; 978-7-03-05672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秦邏輯新論 本書特色
本書在吸收先秦邏輯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先秦邏輯是一種“正名-用名”論證類型。“正名”是確立名之所指,體現(xiàn)“名”的哲學功能;“用名”表現(xiàn)在具體論證中,反映論證者對于“名”的正確使用問題。“正名-用名”邏輯不似亞里士多德三段論在直言命題邏輯常項結構中確立邏輯變項外延關系,它是基于價值觀的一種邏輯,而不同于印度信仰的邏輯和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的“空架子”邏輯,所以我們稱之為價值的邏輯。
先秦邏輯新論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吸收先秦邏輯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先秦邏輯是一種“正名-用名”論證類型。“正名”是確立名之所指,體現(xiàn)“名”的哲學功能;“用名”表現(xiàn)在具體論證中,反映論證者對于“名”的正確使用問題。“正名-用名”邏輯不似亞里士多德三段論在直言命題邏輯常項結構中確立邏輯變項外延關系,它是基于價值觀的一種邏輯,而不同于印度信仰的邏輯和亞里士多德三段論的“空架子”邏輯,所以我們稱之為價值的邏輯。
先秦邏輯新論 目錄
前言
導言 邏輯、思想與文化
**節(jié) 社會改造運動中“中國邏輯”身份之確立
一、嚴復、梁啟超、章 太炎的“中國邏輯”思想
二、在學術與政治之間:嚴復、梁啟超、章 太炎對
“中國邏輯”身份之確立
三、嚴復、梁啟超、章 太炎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回歸
第二節(jié) “中國邏輯”合法性之辯護
一、胡適、沈有鼎、溫公頤求“中國邏輯”與西方傳統(tǒng)邏輯
之同
二、胡適、沈有鼎、溫公頤辨“中國邏輯”與西方傳統(tǒng)邏輯
之異
三、胡適、沈有鼎、溫公頤關于“中國邏輯”研究方法
之思考
第三節(jié) 基于廣義論證的中國邏輯史研究
一、西方邏輯的特征與“中國邏輯”研究的問題
二、文化視野下的“中國邏輯”之探索
三、接著“邏輯與文化”講“先秦邏輯”
**章 先秦道家邏輯
**節(jié) 《老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老子》邏輯研究舉例
二、《老子》論“道”“物”與“名”
第二節(jié) 黃老道家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黃帝四經(jīng)》《管子》“名”理論研究舉要
二、《黃帝四經(jīng)》的“正名-用名”邏輯
三、《管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第三節(jié) 《莊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莊子》邏輯研究舉要
二、《莊子》論“道”“物”與“名”
三、《莊子》的“論”“議”與“非辯”思想
四、《莊子》論“寓言”“重言”“卮言”
第二章 先秦儒家邏輯
**節(jié) 《論語》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論語》的“正名”思想
二、《論語》的“用名”思想
第二節(jié) 《孟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孟子》的“正名”理論
二、《孟子》的“用名”思想
第三節(jié) 《荀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研究概述
二、《荀子》的“正名”思想
三、《荀子》的“用名”思想
四、《荀子》的“論式”應用分析
第四節(jié) 《韓非子》的“正名-用名”邏輯
一、《韓非子》的“正名”邏輯
二、《韓非子》的“用名”邏輯
第三章 先秦名家邏輯
**節(jié) 先秦名家邏輯研究概述
一、《尹文子》邏輯研究述評
二、《公孫龍子》邏輯研究述評
第二節(jié) 《尹文子》邏輯研究
一、《尹文子》的“正名”理論
二、《尹文子》的“用名”思想
三、《尹文子》的論式分析
第三節(jié) 《公孫龍子》邏輯研究
一、《公孫龍子》的“正名”理論
二、《公孫龍子》的“用名”思想
三、后期墨家、荀子批評“白馬非馬”之評析
第四章 先秦墨家邏輯
**節(jié) 墨家邏輯研究述評
一、《墨辯》邏輯史研究舉例
二、西方傳統(tǒng)邏輯框架下的《墨辯》研究舉例
三、欒調(diào)甫《墨辯》邏輯研究述評
四、伍非百《墨辯解故》分析
第二節(jié) 墨子的“正名一用名”邏輯
一、墨子“正名”邏輯
二、墨子的“用名”邏輯
第三節(jié) 《經(jīng)》《說》的“正名”理論
一、《經(jīng)上》《經(jīng)說上》的“正名”理論
二、《經(jīng)下》《經(jīng)說下》的“正名”理論
第四節(jié) 《大取》《小取》的“用名”理論
一、《大取》的“論證結構”理論
二、《小取》的“論證類型”理論
第五章 《經(jīng)上》《經(jīng)說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下》釋義
**節(jié) 《經(jīng)上》《經(jīng)說上》釋義
一、正“故”名
二、正“人”名
三、正“物”幺
四、正“人識物”名
第二節(jié) 《經(jīng)下》《經(jīng)說下》文本分析
一、正“類”名
二、“摹略萬物之然”
三、“論求群言之比”
第六章 先秦易學邏輯
**節(jié) 易學邏輯研究述評
一、《周易》的辯證邏輯
二、《周易》的數(shù)理邏輯
三、《周易》的類比推理
四、《周易》的推類邏輯
第二節(jié) 《易傳》邏輯的“正名”理論
一、八卦名
二、六十四卦名與其爻名
三、筮占之術語
第三節(jié) 《易傳》論證
一、《彖》論證
二、《象》論證
三、《系辭》論證
第四節(jié) 《左傳》“易占論證”
參考文獻
附錄A 《公孫龍子》《尹文子》
附錄B 廣義《墨經(jīng)》
附錄C 《荀子·正名》
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先秦邏輯新論 作者簡介
曾昭式,男,1966年生,河南省羅山縣人,南開大學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現(xiàn)為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暨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廣州與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邏輯學會中國邏輯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主要從事先秦邏輯、漢傳因明、中國近現(xiàn)代邏輯史、邏輯與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先后在《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哲學動態(tài)》《邏輯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刊物或論文集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新華文摘》網(wǎng)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邏輯》多篇轉載,也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重要轉摘;出版專著《中國現(xiàn)代文化視野中的邏輯思潮》。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博士后基金、教育部和省級項目近10項;獲得省級成果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