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文學識小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678175
- 條形碼:9787807678175 ; 978-7-80767-81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學識小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由作者多年研究古代文學的心得凝聚而成, 形式為筆者所撰論文、札記十余篇, 內容包括儒家與道家思想對文學心靈的影響, 魏晉六朝文學的新變, 唐宋詩歌的個案研究及唐宋詩學的比較, 探究清代小說思想的新創之處等。
中國文學識小錄 目錄
周漢時代《詩經》思想文化意義之淺析
“軸心時代”的仁學四題
老子美學觀簡論
莊子的精神家園——從“渾沌之死”說起
靈氛與巫咸
建安、正始士人的名教觀和生死觀
從《世說新語》看兩晉士大夫精神的差異
初盛唐詩的文化根源與人文精神
盛唐詩中的“月”意象
小議杜甫的才性與懷抱
唐宋詩轉型的情感因素
唐宋三組昭君詩賞析
柳如是與宋徵輿、陳子龍交游考論
失節遺民的自贖
從《儒林外史》看吳敬梓的平民意識
近代編
龔自珍己亥戀情考
論《(昕夕閑談>小敘》的理論創新
“西泠吟社”考
同光體之真本領、真道理、真懷抱
丘逢甲詩中的“滄海”意象探微
論丘逢甲詩中滄海意象與其他意象的組合關系
論丘逢甲詩中的英雄意象
從勝國故君之思到文化飄零之痛——政治遺民與文化遺民“落花之詠”的差異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文學識小錄 節選
《中國文學識小錄》: 1994年,湯炳正先生在《文學遺產》發表《從包山楚簡看(離騷)的藝術構思與意象表現》一文。他根據包山楚簡所記載的有關占卜的內容,總結出楚地卜筮的程序,認為《離騷》中有關卜筮的環節與這一程序存在對應關系,屈原對《離騷》的藝術構思深受卜筮的影響。這誠然是解讀《離騷》的一種新方法,但欲求得文學作品與宗教儀式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其結果往往是不無附會之嫌的。本文將屈原求卜降神的行為納入一個既定的框架中,不甚自然。根據包山楚簡所記,卜筮有六個主要程序: “①記卜筮的年月日;②記卜筮人及為誰卜筮;③記所占何事;④記占卜的答案;⑤記為趨吉避兇進行祈禱;⑥卜筮人再占卜。”以《離騷》原文與之相對照,《離騷》中缺失的卜筮環節有二,與尋常卜筮相左的內容有二。 首先,《離騷》沒有記載占卜的時間。湯先生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解釋說: “這是簡文的紀實與詩篇的抒情之間的區別。故簡文紀日月,詩篇紀情懷。”他既認識到簡文與詩篇的區別,仍將二者進行比附,不顧二者的鑿枘之處。這不僅不能解釋《離騷》無占卜時間的問題,反倒自搖立論之基。 其次,屈原在“理弱媒拙”,求美不得之后,向靈氛問卜,靈氛告之日: “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又云: “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勸屈原去楚求合。雖日“吉占”,但渾不似占卜之言,一如智者的理性分析。夏大霖論日: “氛之言全不占,第據事理以斷,勸以去國為是也。”(見游國恩主編《離騷纂義》)確系篤論。靈氛勸而不占,自與卜筮的第四個環節不符。 其三,屈子聆聽靈氛勸言后,確有降神之舉。就卜筮程序而言,湯先生說: “凡卜筮得到答案,為了趨吉避兇,必祭禱神靈以求福佑。”而屈子降神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求福佑,避兇災。“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詩人欲遵靈氛之言離開楚國,尋求理想的君主,心中又懷戀故土,忠愛宗國,彷徨不定,不能自決,而求之于巫咸。這種動機與祈福避兇何涉?可見屈子的降神,與卜筮的第五個環節貌合而神離。而巫咸替屈子做出的決斷,竟是留楚求合。“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所謂“吉故”并非靈氛之“吉占”。龔景瀚云: “故者,已然之跡也。下文傳說,呂望等是也。吉故,前事之吉者也。” ……
中國文學識小錄 作者簡介
任聰穎,1985年生,山西文水人。2011年畢業于蘇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在太原學院任教,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書法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詩學、中國近代文學。近年來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中國文學研究》《蘭州學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