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哲學 內容簡介
《傅雷談藝系列·悅讀精賞本:藝術哲學(套裝上下冊)》起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包括藝術的本質與發展,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尼德蘭繪畫,希臘的雕塑和藝術中的理想,材料豐富,論證詳盡。在丹納看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于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三個原則出發,丹納舉出許多顯著的例子,是以《藝術哲學》還是一部藝術史。
藝術哲學 目錄
譯者序
序
**編 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
**章 藝術品的本質
第二章 藝術品的產生
第二編 意大利文藝復興期的繪畫
**章 意大利繪畫的特征
第二章 基本形勢
第三章 次要形勢
第四章 次要形勢(續)
第五章 次要形勢(續)
第六章 次要形勢(續)
第三編 尼德蘭的繪畫
**章 永久原因
第二章 歷史時期
第四編 希臘的雕塑
**章 種族
第二章 時代
第三章 制度
第五編 藝術中的理想
**章 理想的種類與等級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附錄 人名譯名原名對照簡介
圖版目錄
藝術哲學 節選
《傅雷談藝系列·悅讀精賞本:藝術哲學(套裝上下冊)》: 諸位先生,假定我們這個研究能成功,能把促使意大利繪畫誕生,發展,繁榮,變化,衰落的各種不同的時代精神,清清楚楚地指出來;假定對別的時代,別的國家,別的藝術,對建筑,繪畫,雕塑,詩歌,音樂,我們這種研究也能成功;假定由于這些發現,我們能確定每種藝術的性質,指出每種藝術生存的條件:那么我們不但對于美術,而且對于一般的藝術,都能有一個完美的解釋,就是說能夠有一種關于美術的哲學,就是所謂美學。諸位先生,我們求的是這種美學,而不是另外一種。我們的美學是現代的,和舊美學不同的地方是從歷史出發而不從主義出發,不提出一套法則叫人接受,只是證明一些規律。過去的美學先下一個美的定義,比如說美是道德理想的表現,或者說美是抽象的表現,或者說美是強烈的感情的表現;然后按照定義,像按照法典上的條文一樣表示態度:或是寬容,或是批判,或是告誡,或是指導。我很欣幸不需要擔任這樣繁重的任務;我沒有什么可指導你們,要我指導可就為難了。并且我私下想,所謂教訓歸根結底只有兩條:**條是勸人要有天分;這是你們父母的事,與我無關;第二條是勸人努力用功,掌握技術;這是你們自己的事,也與我無關。我惟一的責任是羅列事實,說明這些事實如何產生。我想應用而已經為一切精神科學開始采用的近代方法,不過是把人類的事業,特別是藝術品,看作事實和產品,指出它們的特征,探求它們的原因。科學抱著這樣的觀點,既不禁止什么,也不寬恕什么,它只是鑒定與說明。科學不對你說:“荷蘭藝術太粗俗,不應當重視,只應當欣賞意大利藝術。”也不對你說:“哥特式藝術是病態的,不應當重視,你只應該欣賞希臘藝術。”科學讓各人按照各人的嗜好去喜愛合乎他氣質的東西,特別用心研究與他精神*投機的東西。科學同情各種藝術形式和各種藝術流派,對完全相反的形式與派別一視同仁,把它們看作人類精神的不同的表現,認為形式與派別越多越相反,人類的精神面貌就表現得越多越新穎。植物學用同樣的興趣時而研究橘樹和棕樹,時而研究松樹和樺樹:美學的態度也一樣;美學本身便是一種實用植物學,不過對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因此,美學跟著目前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接近的潮流前進。精神科學采用了自然科學的原則.方向與謹嚴的態度,就能有同樣穩固的基礎,同樣的進步。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