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2231
- 條形碼:9787542662231 ; 978-7-5426-622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 內容簡介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新版)》作者王小錫以散文隨筆寫景、寫事、寫人生、寫道德,抒發了美之道德乃世上難得之德、道德之美乃人間美之美之情感。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新版)》字里行間凸顯以下倫理理念:道德是人類靈魂,是人立身處世之本、社會和諧發展之基。幸福的人生需要學習、磨練、奮斗、陽光、豁達、感恩、誠信、友善等;和諧發展的社會需要尚德、人道、奉獻、互助、包容、合作、互惠等。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新版)》中優美的文筆、濃郁的鄉愁情感、犀利的人生感悟、深刻的理論見解對啟迪人生乃至安身立命不無裨益。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 目錄
前言
上篇
老屋與竹園
年味
一張賀卡
盡到努力順其自然
漫談人生境界
勸君三十而不惑
采月湖
隨園
談人比人
新聞人物
我的母親
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日子里
亦師亦父恩重情深
家鄉白龍寺
感恩家鄉
溧陽賦
石刻《溧陽賦》隨想
天目湖頌
月亮神韻
文學與哲學的美妙聯姻
自古溧陽**姓
汗血探尋古今人文溧陽奧蘊
一塊魅力無限的“情感磁鐵”
倫理武俠與武俠倫理
長江老鱉
用光影追尋不應忘卻的“溧陽記憶”
別樣風范昭示溧陽之為溧陽
牧丹倫理
倫敦塔橋
下篇
何謂道德
經濟德性
漫談道德力
道德生產力何以可能
道德資本
“帕累托佳境”即道德經濟
道德目的
道德促進獲利與道德物化不可混同
道德視角下的“囚徒困境”博弈論
道德風險及其規避
消費也有個道德問題
更要關注“道德氣候”
誠信價值指歸
新時代的道德標桿
救災精神震撼世界
緣之為緣
小議“楊朱”
漫談學術創新與評價
走進經典才能真正讀懂馬克思
附錄
道德箴言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 節選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新版)》: 現今人們生活富裕了,農歷“過年”,吃喝玩樂、走親訪友等內容與我兒時的境況已經大不一樣。在我兒時的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生活還比較清貧,大家基本上是窮過年,但是,過年的愉快心境和快樂感覺與現在過年的氣氛相比,不見得少些“年味”。 我幼時*期盼的是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祭拜祖宗、燃放鞭炮、逛縣城、買玩具、東奔西跑互相拜年,真是開心。 農村過年買上一只豬頭腌制一下,那年三十晚上的“大餐”主菜就解決了,因此,我每年很樂意跟我母親在臘月的某一天深夜3點左右到離家不遠的縣城賣肉店排隊買豬頭。記得有一次深夜,我和母親趕到肉店時已經有幾個人先到排隊了,肉店每天只賣三五只豬頭,明知道可能輪到我們就賣完了,我們母子倆硬是抱一線希望,在呼嘯的西北風中排隊等到天亮,結果我們真的空手而歸。第二天早上我們順利買到了一只豬頭,因為,我和母親午夜12點就出發進城排隊了,且排在了**號。 其實,年夜飯主菜還有肉圓、扎肝和紅燒煮雞蛋等,可是,當晚這幾樣主菜一般是“不動筷子”的,因為年初二開始要接待拜年的親戚,菜量有限,要是自己先吃了,親戚登門就“露相”了。不過,親戚也都是同命相連、心照不宣,即使主人催促吃菜,但對于肉圓、扎肝和紅燒煮雞蛋等菜也是“不動筷子”的,因為,還有親戚要來。因此,不到正月十五,這大菜是不會被“消耗的”。由于經常要重新蒸熱,故,十多天后,雞蛋、扎肝和肉圓都縮小了,而且是硬硬的。我*喜歡年初到姐姐家拜年,姐姐對我厚愛有加,從來不許“不動筷子”,每頓有“大葷”吃,且基本上是“大吃大喝”,可是姐姐等大人們是很少對葷菜“動筷子”的。 盡管我家糧食每年是計算著吃的,常年以稀飯為主,但過年“炒米糖”是一定要“做”的,只是少“做”一些而已。家里開始制作“炒米糖”就意味著新年即將到來,我就開始扳著指頭等過年。每年這“炒米糖”好像是專門為我制作的,從年前到年后直至來年天氣開始轉熱,我幾乎每天到藏“炒米糖”的大陶罐里拿幾塊吃吃,也不敢多吃,免得一下子吃完了。待到陶罐里只剩下一點點炒米粒子時,我就告訴媽媽“炒米糖”沒有了,媽媽總是說,“過新年時再‘做’”。 年初一的早餐是我一年中唯一一頓難以忘懷的美味早餐,它是實心湯圓加青菜爛面,味道鮮美且非常實在。要知道,糧食不足的年代吃實心湯圓是很奢侈的事情。盡管現在生活條件富裕了,但當時我媽媽做的實心湯圓加青菜爛面條,我仍然想吃上一口,這比現今吃大魚大肉還有味道,可惜媽媽“不在”了,我自己也做不出這種味道的爛面,只能是想想而已。 記得每年父母給我的壓歲錢是2角,當時并不知道壓歲錢是什么意思,經常聽到的只是“壓壓一百二十歲”,反正為了討個“好兆頭”。不過,我更開心的是,我身上有自己的錢了,我可以自己買水果糖吃了,有時還能買一個小玩具回家。記得有一次用壓歲錢買回一本小人書,著實讓我自己自豪了一番,開心了一陣子。 放鞭炮是我過年的*愛,盡管每次只能放一小串小鞭炮和2只天地響,但這是我*激動的時刻,不僅好玩,而且這意味著對來年的一種良好期盼,心情特好。 貼春聯是我和我小哥錫保年三十晚上的“規定動作”,盡管住的是茅草屋,但春聯是一定要貼的,貼上春聯頓時有一種喜慶的感覺,給全家帶來喜氣洋洋的氛圍,也給茅屋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經過精心的呵護,春聯在門上一般能保留到來年春節,讓其一年散發著“年味”。 過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從大年初一至年初十左右,農村各條大小道路上每天都有陸續不斷的穿著花花綠綠新衣服相互拜年的人群。我也每年年初要多次走在拜年的路上,這是**快樂的時光。記得經常在路途中碰上跳獅子舞的表演,有時會忘記趕路,一飽眼福,好不開心。 我的童年的新年基本上是在這差不多的充滿“年味”的氣氛中度過的,好想念! ……
德與美:王小錫散文隨筆集 作者簡介
王小錫,1951年11月生,江蘇溧陽人,哲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經濟倫理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經濟倫理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1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中入選第三屆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學術著作被翻譯成英文、韓文、日文、塞爾維亞文在海外出版,學術論文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新華文摘》等刊物發表或轉載。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