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城踞北:昌平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37057
- 條形碼:9787200137057 ; 978-7-200-1370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城踞北:昌平卷 本書特色
《長城踞北.昌平卷》由昌平區政協組織相關專家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近年研究結果及相關信息撰寫而成,全書從共分“龍脊滄桑”“懷古覽勝”“妙筆今傳”“邊塞煙云”“雄關漫道”5個部分,對本區長城的歷史沿革、殘存遺跡進行了細致梳理,對歷代有關長城碑銘詩賦、文物古跡進行了深入解讀,并且首次以保護實錄的方式披露了近年來長城保護工作的具體細節,帶令讀者走進長城、了解長城、探索長城不為人知的奧秘!配以展現長城及其相關歷史遺跡古今面貌的圖片,是一本集歷史文獻、實地考核、調研論證為一體的文史專輯資料。
長城踞北:昌平卷 內容簡介
*“兩段老墻”“一道長城”“幾座城堡”,昌平長城遺存雖所剩不多,卻見證了都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與八百多年建都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滄桑變遷。
*訪一段段殘存遺跡,見證數千年龍脊滄桑;觀一篇篇鴻文妙筆,觀古今志士情懷;書一幕幕兩軍交戰,看邊塞風起云涌。
*懷古覽勝、妙筆今傳,描繪一卷北京長城的雄偉畫卷、集結一部長城文化的龍虎文萃。
長城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是一個烙印,有著一縷特殊的情懷。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但這些都只是對中華大地上各段長城綜合在一起的宏觀印象,而少有人將之分開來看,更鮮有人在游覽之外真的走進長城,了解它的歷史、文化和那傳世的萬卷詩篇。
《長城踞北·昌平卷》一書雖是為配合長城文化帶建設孕育而生的,在編寫上卻避開了生硬的科普形式,引文獻、重遺存、精研究、深解讀,全書所有作者均為昌平區文史及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平日里他們或浸潤于古籍史海之中,或尋訪于峻嶺荒山之上,為挖掘長城文化、保護長城遺存而費盡心力、四處奔走。因此,本書既是一本關于昌平長城方面的研究專著,也是諸位專家投身長城修繕保護的真實記錄。
書籍的體例設置尤為精彩!
陵京倚雄關,長城見證了都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與八百多年建都史,“龍脊滄桑”一章論證了昌平域內各段長城長城的修建歷史和防御功能。為“兩段老墻”“一道長城”“幾座城堡”,作者的概括雖簡,論證卻引經據典、考證嚴謹,尤其是胡漢生先生對昌平設鎮、長城與陵京關系之考證的部分,資料翔實,考據嚴明,顯示了一位學者嚴謹的研究態度,也奠定了本書堅實的理論水平。但本章節讀起來并不像想象地那般枯燥,這有賴于邢軍先生在講解明前兩段長城的發現和時代斷定時加入了田野考察的經過,既為文章增加了學術探索的趣味,也讓人從中讀到了文物保護工作者的不易。
雄關蘊奇景,“懷古覽勝”一章作者將帶領讀者走進昌平與長城的相關的各項文化遺存,但并非走馬觀花。胡漢生和邢軍兩位先生以專家學者的眼光,書寫《關溝景觀古今談》《云臺石雕解語》《昌平長城腳下的明十三陵》等多篇文章,對昌平長城相關的經典遺存做出深度解讀,讀來頗具趣味。
風雨拭殘碑,“妙筆今傳”一章是《長城踞北·昌平卷》突出于其他卷的一章,李曄先生以深厚的文學功底對唐使高適的《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康熙皇帝的出、入居庸關詩、劉伯溫的應試作文等與昌平長城相關的詩詞歌賦、碑帖銘文等千古鴻文做了悉心精選和詳讀,構成了一章居庸關城的龍虎文萃。李曄先生辭藻之華麗、文思之流暢,堪稱當今才子。對古典文學感興趣的讀者,不放買來一讀! *“兩段老墻”“一道長城”“幾座城堡”,昌平長城遺存雖所剩不多,卻見證了都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與八百多年建都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滄桑變遷。*訪一段段殘存遺跡,見證數千年龍脊滄桑;觀一篇篇鴻文妙筆,觀古今志士情懷;書一幕幕兩軍交戰,看邊塞風起云涌。*懷古覽勝、妙筆今傳,描繪一卷北京長城的雄偉畫卷、集結一部長城文化的龍虎文萃。長城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是一個烙印,有著一縷特殊的情懷。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但這些都只是對中華大地上各段長城綜合在一起的宏觀印象,而少有人將之分開來看,更鮮有人在游覽之外真的走進長城,了解它的歷史、文化和那傳世的萬卷詩篇!堕L城踞北·昌平卷》一書雖是為配合長城文化帶建設孕育而生的,在編寫上卻避開了生硬的科普形式,引文獻、重遺存、精研究、深解讀,全書所有作者均為昌平區文史及文物保護方面的專家,平日里他們或浸潤于古籍史海之中,或尋訪于峻嶺荒山之上,為挖掘長城文化、保護長城遺存而費盡心力、四處奔走。因此,本書既是一本關于昌平長城方面的研究專著,也是諸位專家投身長城修繕保護的真實記錄。書籍的體例設置尤為精彩!陵京倚雄關,長城見證了都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與八百多年建都史,“龍脊滄桑”一章論證了昌平域內各段長城長城的修建歷史和防御功能。為“兩段老墻”“一道長城”“幾座城堡”,作者的概括雖簡,論證卻引經據典、考證嚴謹,尤其是胡漢生先生對昌平設鎮、長城與陵京關系之考證的部分,資料翔實,考據嚴明,顯示了一位學者嚴謹的研究態度,也奠定了本書堅實的理論水平。但本章節讀起來并不像想象地那般枯燥,這有賴于邢軍先生在講解明前兩段長城的發現和時代斷定時加入了田野考察的經過,既為文章增加了學術探索的趣味,也讓人從中讀到了文物保護工作者的不易。雄關蘊奇景,“懷古覽勝”一章作者將帶領讀者走進昌平與長城的相關的各項文化遺存,但并非走馬觀花。胡漢生和邢軍兩位先生以專家學者的眼光,書寫《關溝景觀古今談》《云臺石雕解語》《昌平長城腳下的明十三陵》等多篇文章,對昌平長城相關的經典遺存做出深度解讀,讀來頗具趣味。
風雨拭殘碑,“妙筆今傳”一章是《長城踞北·昌平卷》突出于其他卷的一章,李曄先生以深厚的文學功底對唐使高適的《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康熙皇帝的出、入居庸關詩、劉伯溫的應試作文等與昌平長城相關的詩詞歌賦、碑帖銘文等千古鴻文做了悉心精選和詳讀,構成了一章居庸關城的龍虎文萃。李曄先生辭藻之華麗、文思之流暢,堪稱當今才子。對古典文學感興趣的讀者,不放買來一讀!堅壘據長城,“邊塞煙云”一章是本書的故事合集,重點介紹一些與昌平長城相關的歷史故事。其中既有驚心動魄的戰役也有溫水行曹這樣蘊含古人科學智慧的經典案例。猶且看今朝,“雄關漫道”一章是本書作者對當代長城保護、長城文化發掘的思索與寄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北京長城文化帶叢書》只是一次各方專家學者對北京長城文化的空前整理,至于如何讓其持久換發魅力,不斷發掘新的時代價值,或許仍需我們每個人求索!
長城踞北:昌平卷 目錄
長城踞北:昌平卷 作者簡介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是中國政府批準設立的中國第1家從事城市發展研究的跨學科國際化非營利組織,以城市價值鏈理論為指導,以發現城市價值為目標,圍繞城市發展全過程,開展城市決策與預測研究,建立全球化學習網絡,實施城市戰略設計和行動計劃,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對21世紀中國城市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的決策咨詢體系。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