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詩學-第二十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36414
- 條形碼:9787020136414 ; 978-7-02-01364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詩學-第二十四輯 內容簡介
《中國詩學(第24輯)》收錄《書畫文獻所收“明詞”輯補及其文學文獻價值》等文獻學論文,《盛唐古風式七律的歷史定位》、《近百年女性詞壇點將錄》等詩歌史論文,《宋代詩注觀念之嬗變》、《王增祺“詩緣”“樵說”系列著作考述》等詩學史論文,《研究》等比較詩學論文,《續補二九〇首》等文獻整理,都以求實創新為宗旨,運用各種方法對中國古典詩學進行廣泛深入的新開拓。
中國詩學-第二十四輯 目錄
艇齋曾季貍卒年卒地考
《汪元量集校注》補訂
書畫文獻所收“明詞”輯補及其文學文獻價值——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為范圍
張紹英《國朝列女詩錄》鉤沉
【詩歌史】
“比德”視域下《楚辭》中“玉”和“香草”的角色分析
張九齡與南方景象的審美化
盛唐古風式七律的歷史定位
詩意與禪境的“雙關”——賈島《送無可上人》詩意發微
作為游戲的詩歌——一組獨特雪詩的細讀
讀王陽明《紀夢》詩
記我來時卯與辰——杜濬《初聞燈船鼓吹歌》的“南京”意義
曾國藩《沅圃弟四十一初度》與晚清慶壽詩的新拓展
近百年女性詞壇點將錄
【詩學史】
近體押鄰韻不限于首句論
為詩法辯護——重新思索古人對詩法著作的認識
論詩學中“格”之于“意”的依附性地位——結合語義分析與康德美學·
宋代詩注觀念之嬗變——以《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為中心的考察
王增祺“詩緣”、“樵說”系列著作考述——兼及詩選與詩話之關系
《道咸同光四朝詩史·甲集》的刊印——兼論孫雄的選詩思想
【比較詩學】
權近《詩淺見錄》詩學成就論析
《唐絕選刪》研究
【書評】
篇終渾灝接今古學力精微閱淺深——評吳光興《八世紀詩風》
【文獻輯錄】
《全清詞·順康卷》續補二九○首
《全清詞·雍乾卷》失收陸綸詞輯補
中國詩學-第二十四輯 節選
《中國詩學(第24輯)》: 曾季貍,字裘父,號艇齋,江西臨川人,南宋前期著名詩人,著有《艇齋詩話》。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及吳文治編《宋詩話全編》均收錄有《艇齋詩話》。郭紹虞《宋詩話考》對曾季貍做了一些考證,但對其生卒年未曾措詞。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僅言“約1147年前后在世”。《宋才子傳箋證》南宋前期卷專門立有“曾季貔”傳,傳文依據鄧國軍的研究,認為曾季貍“當生于徽宗政和八年亦即重和元年(1118),考證精密,可為定說”。但此傳對曾季貍卒年未有準確論斷,僅說“約卒于淳熙六年前”。“淳熙六年(1179)前”,首先,包括不包括淳熙六年呢?其次,這樣一個論斷,范圍還是太大了。胡建次一文,將曾季貍的卒年標為“1178年前”,即淳熙五年前,比《宋才子傳箋證》所說要早一年。 研究曾季貍卒年,一個主要依據是陸游的《曾裘父詩集序》“予來官臨川,則裘父已沒”。陸游于淳熙六年冬赴官臨川,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十二月到任,因此可以更具體一點說,曾季貍應卒于淳熙六年十二月以前。表述更具體了,時間范圍仍然很大。本文擬考察曾季貔同時諸人的詩文,以此來確定曾氏的卒年卒地。 曾季貍淳熙五年八月以后曾到過江陵府。他與張栻是老朋友,張栻這時知江陵府并安撫荊湖北路,接待了來訪的曾季貍,并在曾氏告別時寫了一首《送曾裘父》:“交舊間何闊,能來浹日留。還尋佳橘頌,惜別仲宣樓。探古書盈屋,憂時雪滿頭。絕思黃閣老,招隱意綢繆。”“仲宣樓”,說明是在江陵府,“能來浹日留”,說明曾季貍在江陵府停留的時間不長,只停留了十天左右。曾氏此行自然應當在張拭到任江陵府以后。考張栻仕歷,自淳熙元年起知廣西靜江府,直到淳熙五年才轉知江陵府。他赴任江陵府的時間,據胡宗楙《張宣公年譜》:“(淳熙五年)八月,至宜春,記袁州學。”張栻《袁州學記》:“淳熙五年秋八月,某來宜春。至之明日,州學教授李中與州之士合辭來言……于是書以為記,今守名杓,實某之弟也,是月庚戌記。”八月庚戌即八月十九日。張栻淳熙五年八月十九日仍在袁州,此后才經洞庭、澧州至江陵府,曾季貍與張栻在江陵府會面也應當在淳熙五年八月十九以后。 《宋才子傳箋證》考曾季貍生平“孝宗淳熙初嘗至江陵府,旋歸撫州”,認為曾季貍在江陵府與張栻分別后,很快就回到撫州,還在撫州有游山玩水之作。實則不然。曾季貍從江陵府東歸,并沒有馬上回到撫州,而是在鄂州逗留了一段時間,其間,曾季貍就亡故了,可以在趙蕃的詩文中找到證據。 趙蕃,字昌父,號章泉,淳熙四年起任太和縣主簿。在任期間,趙蕃與吉州、臨川等地的文士交往密切,比如廬陵的胡銓子侄、周必大家族,臨川的曾豐等。也就是在這一時期,趙蕃與陸游、楊萬里、曾季貍等建立起了友情。在趙蕃與曾季貍及其他文人交往的詩文中,透露出一些曾季貍的行游蹤跡。 趙蕃自幼仰慕曾季貍,他后來在《呈嚴黎二師并寄韓季蕭》一詩中回憶道:“我聞曾嚴黎,蓋自入學初。每翻《東萊集》,出門思稅車。一見良不易,寒暑三十余。前年太和官,遣書叩曾廬。得報副以詩,妙處真起予。更有嚴黎在,因曾庶幾歟……”東萊指東萊先生呂本中,曾季貍曾經從呂本中求學,其名字屢屢出現在《東萊集》中,故趙蕃說他每次翻閱《東萊集》,就想出門去追隨曾季貍。嚴、黎二師,嚴指僧人文慧大師惠嚴,黎指道士黎師候。曾季貍與黎師候、惠嚴法師同時友好,三人一儒一僧一道,時稱臨川三隱。周必大曾在《跋撫州鄔慮詩》一文中介紹臨川文學,以三人并稱:“臨川自晏元獻公、王文公主文盟于本朝,由是詩人項背相望。……其后儒冠則曾季貍裘父,釋氏則文慧大師惠嚴,道士則黎道華師候,同時以詩名,人喜稱之。”故趙蕃詩中也以三人并稱。 趙蕃具體是什么時候開始與曾季貍交往的呢?趙蕃詩中說“前年太和官,遣書叩曾廬。得報副以詩,妙處真起予”,在任太和主簿時,趙蕃往臨川曾季貍家投書,曾季貍回信給趙蕃,并贈以詩歌。從這以后,趙、曾二人開始詩文唱和。但直到曾季貔去世,兩人也未曾謀面,趙蕃后來在《寄秋懷》一詩中表達了自己的遺憾:“我不識裘父,聞之空有年。曾題五字寄,僅以尺書旋。諸老沒已久,故家誰復賢……”因為與曾季貍的文字交,趙蕃又結識了嚴、黎。趙蕃任太和主簿,是從淳熙四年到淳熙七年,他們之間的*初交往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內。 趙蕃詩集中有寄給曾季貍的一首《白鷺洲詞寄曾裘甫》詩:“白鷺洲前煙草微,黃鶴樓外煙云飛。縹縹黃鶴政高舉,漾漾白鷺孤無依。鶴舉直上登寥廓,鷺立汀洲方俯啄。卒然驚墮野人置,豈不欲飛遭急縛。”趙蕃自注日“曾時在鄂”。趙蕃在詩中以比興手法把自己比做受困的白鷺,把曾季貔比作沖天的黃鶴。從趙蕃自注看,寄詩之時,曾季貍正在鄂州,所以詩中出現了“黃鶴樓”字樣。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