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23554
- 條形碼:9787218123554 ; 978-7-218-12355-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是這個東方大國五千年輝煌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書從文化禮制、藝術人文、空間營造、日常生活、潮流風尚五個方面,甄選出100個深刻影響和塑造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中華物質文明領袖,圖文并茂展示中華歷史文化,解析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演變與進化。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內容簡介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我們往往把禮贊與頌歌,更多地給予了精神文明,而同樣,甚至是更多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物質文明的價值,卻沒有被充分認知。
如果說但丁的《神曲》、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梵·高的《向日葵》等等,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的經典作品,那么,中華物典中的長城、故宮、毛公鼎、青花瓷、明式家具等等,同樣也是人類文明的經典代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分別是“文明金字塔”的不同側面,它們在兩條軌跡上,分別推動著人類生活向美好的境界前進。
《新周刊》甄選100 個深刻影響和塑造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中華物質文明領袖,意在彰顯中國輝煌的歷史文化以及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
向經典以及創造經典的人們,致敬!
100 個深刻影響和塑造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中華物質文明領袖,彰顯國人非凡的創造力;
新周刊第500期內容精華,匯聚文化禮制、藝術人文、潮流風尚各大門類,致敬經典;
四色印刷,進口100克超白純質,觸感柔滑。軟精裝,封面燙金,鎖線膠訂,帶給你舒適的閱讀體驗。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目錄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節選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窺一斑,已深似海。 沒有人洞悉中華物質文明的全部內涵,沒有人見證過中華物質文明的全部實物,沒有人能歷數中華物質文明的全部成果——寫歷代事、天下物、千年人杰的司馬遷不能,中國歷史上的400 多位帝王不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也不能;編《四庫全書》的紀昀們不能,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專家們不能,1986 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也不能;精于生活藝術的李漁和沈復不能,廣交會的負責人不能,海關和國家統計局也不能。 墓葬遺址還在不斷被發現和開掘,考古學者還在“一帶一路”上尋蹤,流失的文物還在普查編目,公共展覽絡繹有來,古代的中華物質文明居然處于迭代更新的狀態。 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全球賣賣賣(貿易)**大國和全球買買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二大國,當代的中華物質文明正在超越民族性,與世界合體。 今天的中國人已經有自信走進西方文明的現場,鑒賞學習交流;今天的中國人也有了合適的時刻面對過往,讀取中華物質文明的內存。 作為歷史,它主要是中國人自己的造物史,承載了中國人的生活秩序、審美情趣、禮儀制度和人文思想。作為遺產,它豐盛但支離破碎,被時光掩埋,被燒被毀被搶被盜,被人類之手所傷,至今未復合歸整。作為營養,它能為今天的中國人提供情感歸屬和身份認同,開啟記憶和靈感,并在全球化時代不迷失于“我是誰”。 一絲一繡,一茶一瓷,一碗一箸,一爵一鼎,一雕一飾,一冠一袍,一閣一瓦,一檐一榫,一卷一碑,一筆一畫,帶著文明基因,至今活在中國人的生活里。 中華文物,在中國各地,在全球47 個國家200 多座博物館里;中華好物,獻給中華物質文明的贊美詩,在生活里。 什么是物質?什么是物質文明? 什么是物質?就是一只不足半米高的瓷瓶,傳到家里第六代,除了插花沒別的用處。打算30元賣給文物商店,店員還價16元,結果18元成交。 什么是物質文明?就是兩年后,這只瓷瓶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認定為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是用來祭天的皇家禮器,且全球僅存三件,這件*大*完美。身世與藝術價值揭曉之后,有藏家愿出3.4 億元欲購而不得——現在此瓶擺在揚州博物館,以國寶之姿供世人圍觀。 物質有用,物質文明中的物質還有無用之用。李澤厚《美的歷程》開篇即言: “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練、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 ……
中華物典-獻給物質文明的贊美詩 作者簡介
《新周刊》于1996年創刊,歷經二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有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享有傳媒界“話題發源地”的美譽。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