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布洛陀與民間敘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18352
- 條形碼:9787218118352 ; 978-7-218-1183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布洛陀與民間敘事研究》 內容簡介
《與民間敘事研究》以當今國內敘事學研究的發展走向為背景,綜合運用敘事學、民間文藝學、口傳詩學以及宗教學等理論和方法,重點分析了嶺南壯族民間史詩《布洛陀》,在此基礎上,探討民間敘事的若干理論問題。作者認為,當前國內敘事學研究的關注重點主要還是作家文本或者是類作家文本,應在關注本土民間口傳文本的敘事學探討的基礎上,拓展本土敘事學建構的理論空間。具體來說,應該確立民間敘事文本的“民間性”,尋找民間具有“元敘事”意義的要件,故而《與民間敘事研究》選擇了壯族民間史詩《布洛陀》作為主要的分析文本。作者分析了族群的苦難意識對于民間敘事諸多因素的影響,分析了民間宗教傳統對敘事文本演述及流布的影響,還著重分析了文本中的簡單類比的修辭手法與敘事的隱喻性意指、程式化表達的詩性語言與敘事的意象群組合等方面的一般性的口傳敘事特點。在城鎮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原生民間敘事日益消失的時代,如何通過甄別和分析“未被污染的民間文本”,尋找真正的“民間性”,在所面臨的民間敘事“退行性演變”過程中,搶救和挖掘具有原生特質的資源,不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意義,對于城鎮化建設進程中,保護并發展好小區域、小通約語言的族群文化,構建多樣文化生態,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布洛陀與民間敘事研究》 目錄
**章 敘事研究的民間文化拓展
理論建構:從民間故事到文人經典到文化民間
邊界的劃分:民間敘事與文人寫作
中國民間敘事:南方與北方
第二章 以《布洛陀》為藍本的民間敘事考察
作為民間敘事一個范本的《布洛陀》
《布洛陀》敘事的民間文化體系與族群個性
《布洛陀》史詩的基本情況
《布洛陀》研究大致情況
第三章 民族苦難意識與民間敘事結構
作為民間敘事動力的苦難意識:講述與被講述
苦難歷程的集體記憶與敘事的線性結構
苦難之源的自然關注與敘事的矛盾設置
征服苦難的生命力量與敘事的矛盾平衡機制
第四章 民族宗教傳統與民間敘事語境
以巫為主,道釋兼容的民間宗教傳統
道釋的壯傳與經文的世俗闡釋
亦道(僧)亦俗的民間巫師與史詩的演述者身份
亦莊亦諧的民間史詩表演場語境
亦文亦野的巫經與民間史詩的吟唱性文本
第五章 民間教化習俗與民間敘事功能
口耳相傳的壯族人文教化習俗與古壯字抄本的傳承
壯族民間敘事的詩體文本與演述類型
《布洛陀》在壯族民間教化習俗中的敘事功能
第六章 民間口語意象與敘事語式
古粵兩的族群交流與語言影響
民間生活化的口語詞匯與敘事的寫實性句式
以事寓理的修辭手法與敘事的隱喻性意指
程式化表達的詩性語言與敘事的意象群組合
第七章 民間敘事研究與口頭文化遺存研究的理論啟示
作為族群文化傳承重要載體的口傳敘事
民間敘事文本的民間性確認問題
族群語言個性保存與通約語言轉譯的文化認同問題
對以往民間口頭敘事保存、整理和研究的檢討
結語
附錄I壯漢民族宗教意識的構成與發展比較
附錄II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文化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后記
《布洛陀與民間敘事研究》 作者簡介
黃倫生 Huang Lunsheng(1955~ ),壯族。廣西欽州人,中共黨員,教授。 曾任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