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509400
- 條形碼:9787555509400 ; 978-7-5555-094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本書特色
壯美的四條絲綢之路就像一根根血脈,連接著中華大地,也縮短了我國各民族間的距離,促進了我們偉大民族的融合和繁榮。在絲綢之路地區,中華文明蓬勃發展。本書介紹了從夏商至今,在古老的絲綢之路地區,圖書與圖書館的發展歷程以及圖書館文化對絲綢之路地區更迭的政權和人民帶來的影響。本書是一本知識性很強但并不生澀的普及讀物。作者文筆輕快,用淺顯易懂的輕松活潑的語言將絲綢之路地區的圖書館文化發展介紹給讀者,帶領讀者一起領略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新的文化發展。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內容簡介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主要描寫了絲綢之路所在區域內從古自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并結合當前的圖書館新技術和圖書館發展新政策,向讀者展現了圖書館文化起起伏伏的發展過程和在新形勢下圖書館文化取得的成就。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目錄
**節 世界知名圖書館
第二節 中國知名圖書館
第三節 中國圖書館與世界知名圖書館之間的差距
第二章 絲綢之路與中國圖書館的發展史
**節 古代絲綢之路上藏書樓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近現代絲綢之路上的藏書事業的變遷
第三章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事業與教育事業的發展
**節 傳統圖書館背景下教育事業的特點與劣勢
第二節 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推進圖書館事業變革
第三節 智慧圖書館的形成和發展
第四節 智慧圖書館為新時期教育事業帶來的變革
第五節 未來圖書館的幾大猜想
第四章 絲綢之路區域內的中國圖書館建設
**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絲綢之路區域內的圖書館建設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來絲綢之路區域內的圖書館事業
第三節 “一帶一路”區域內圖書館事業的新騰飛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節選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位于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于公元前3世紀,由曾經那個征服了大部分已知世界的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托勒密一世創建,并以“收集全世界的書”為己任,這座圖書館也通過抄寫古代典籍擁有了當時世界上*大的藏書量。為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后來托勒密王朝的歷代國王甚至都采取過一些非常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的船只,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這也為亞歷山大圖書館成為世界上*大*古老的圖書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地中海地區傳播文明近700年,即使是羅馬帝國橫行歐洲和北非的時代,亞歷山大圖書館依舊屹立不倒,仍然是西方世界的知識圣殿,這也成就了其“人類早期歷史上*偉大的圖書館”的稱號。 亞歷山大圖書館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史上的一顆閃亮的明珠,是一所集圖書收集、科學研究、博物館、翻譯中心、印刷與出版為一體的綜合性皇家圖書館。曾擁有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全部詩稿,并首次在圖書館復制和翻譯成拉丁文字;藏有包括《幾何原本》在內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許多真跡原件;對醫學也有貢獻的古希臘哲學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和學者阿基米德等均有著作或手跡留于此。這也是為什么說亞歷山大圖書館為中世紀歐洲文化的繁榮有相當大貢獻的原因之一。 其首任館長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弟子法拉雷烏斯。另外,由于四方學者紛紛云集此地,古希臘地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和詩人埃拉托色尼,古希臘文獻學家阿里斯塔克等不少歷史名人也都曾出任過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而諸如哲學家埃奈西德穆,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等睿智圣賢也均在此或講學,或求學,這也使亞歷山大圖書館享有“世界上*好的學校”的美名。 公元前250年左右,由于搜羅的圖書太多,而圖書又都是用紙草紙(又稱莎草紙)或羊皮紙書寫,體積太大,原圖書館很快就難以容納了,于是托勒密二世在薩拉貝姆神廟中建成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子館”。據推測,兩館當時共藏書70余萬卷,結合當時的印刷和出版技術,這個數字是不可想象的,這也使亞歷山大城成為當時世界藝術與科學的中心,也間接地說明當時亞歷山大圖書館對希臘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和創新有著巨大的貢獻。 亞歷山大圖書館為方便讀者查閱,專門編寫了120大卷的分類書目,其中書名、作者名、作者生平等信息一應俱全,堪稱*早出現的圖書館檢索信息,為后世圖書館書目信息的檢索工作起到了啟示作用。不幸的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終沒有逃過被毀滅的命運。據傳在公元前48年,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大部分建筑和藏書毀于羅馬愷撒大帝無意間的一把大火,之后的幾百年中,殘存部分也毀于戰爭和當地基督教的反異端暴亂。到了公元4世紀,其“子館”也因一場大火被摧毀,不論是圖書館建筑還是藏書都只留在了傳說中。至此,存在了近800年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徹底消失了。 1995年,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埃及政府的共同努力,新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這顆地中海邊的璀璨文化明珠重獲新生!2002年,建成后的新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的亞歷山大城古老的東港,這也是埃及復興古城的關鍵舉措。目前,圖書館已征集了大量珍貴圖書、典籍、手稿、書畫、攝影作品、世界各國古幣等,擁有國際互聯網、衛星式信息查詢,并擁有數字化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編目、管理、檢索等多種先進手段。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重建中捐贈了《中國通史》《二十四史》等極具收藏價值的作品500余套,這也是現代文明中東西方文化的一次直接交流。 ……
藏書絲路-絲綢之路上的圖書館文化發展 作者簡介
王麗鳳,漢族,1976年9月生,內蒙古農業大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今工作于內蒙古農業大學,先后在各種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參編匯編一部,申請專利一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