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實務篇-旗幟領航爭先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51931
- 條形碼:9787511551931 ; 978-7-5115-519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實務篇-旗幟領航爭先鋒 內容簡介
國企強,則國家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有企業應有作為、必有作為、大有作為。新時代,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新時代提出新課題,新課題催生新理論,新理論新實踐。國家電網公司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利用**時間,在2016年形成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論斷、新特點、新目標、新要求”,以承擔***、國資委課題研究成果為主要依據,組織100余人的黨建專家研究團隊,通過對40家國有企業的調研,范圍涵蓋華東、華南、華中、華北、東北五大地域,包括能源、電子、裝備、軍工等行業、非公企業、政府機構等多種類型黨組織,與130余名基層黨務工作者和員工座談;在系統內部征集黨建T作典型實踐案例120余個。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功經驗,為系列叢書的編寫提供了大量理論素材和實踐基礎。通過系統的梳理和整理,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工作、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典型案例、黨建知識問答等內容編撰成《旗幟領航爭先鋒》——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理論篇、實踐篇、支部篇、實務篇系列叢書,實現咨政建言與輿論引導、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這是具有帶頭學習、帶頭落實、帶頭研究、帶頭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當先鋒作表率的國企擔當,符合新時代、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適逢其時。
實務篇-旗幟領航爭先鋒 目錄
1.黨的十九大主題是什么?
2.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為什么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
4.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什么?
5.確定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的意義是什么?
6.新時代的“時代”定位是什么?
7.新時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8.新時代的內涵是什么?
9.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10.為什么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11.為什么說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2.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13.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1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是什么?
16.如何理解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
17.什么是“四個偉大”?
18.如何理解“四個偉大”?
19.五個“更加自覺”的內容是什么?
20.如何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85.“三個維護”的內容是什么?
86.“三嚴三實”的內容是什么?
87.“兩學一做”的內容是什么?
88.什么是八項規定?
89.反“四風”指哪“四風”?
90.好干部“五條標準”是什么?
91.如何正確理解培養選拔干部一定要堅持事業為上?
92.要把基層黨組織建成什么樣的堡壘?
……
第二篇 黨建基礎知識
第三篇 基層黨組織建設
第四篇 干部管理工作
第五篇 宣傳思想工作
第六篇 黨風廉政建設
第七篇 企業文化建設
第八篇 黨辦綜合管理及公文寫作
第九篇 工會工作
第十篇 團青工作
實務篇-旗幟領航爭先鋒 節選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系列叢書:旗幟領航爭先鋒(實務篇)》: 8.新時代的內涵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內涵做了高度凝練和科學概括:“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這一科學概括,從幾個維度上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內涵:“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講的是新時代的歷史脈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講的是新時代的實踐主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講的是新時代的人民性;“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講的是新時代的民族性;“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講的是新時代的世界性。 簡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本質上就是中華民族實現強起來的時代。我們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進入新時代的意義是什么?黨的十九大報告闡述了“三個意味著”:“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三個意味著”,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意義、政治意義、世界葸義。 9.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0.為什么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那么,報告做出這個重大論斷都有哪些依據? 1956年黨的八大就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概念。改革開放以后又做了歸納和精練,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是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得出的正確結論。 “落后的社會生產”的提法已經不能真實反映我國發展的現狀。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從數據上看,我國經濟總量自2010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二,基礎設施部分領域在世界上遙遙領先,220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生產能力穩居世界**位……我國長期所處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再講“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不符合實際。 只講“物質文化需要”已經不能真實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也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人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公平意識、法治意識、參與意識、監督意識、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這表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越來越強烈。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