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4059
- 條形碼:9787511374059 ; 978-7-5113-740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本書特色
一部震撼人心、見證人性力量的心靈自傳。 超越時空的不朽著作,激勵詩人的傳世經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作品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子視角表達了自己對光明的渴望。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一個世紀以來,海倫·凱勒的作品激勵著全世界的億萬讀者,無數在困境中迷茫無助的人因為受其精神的感染而重又鼓起生活的風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內容簡介
本書集海倫凱勒的兩部重要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寫成于1933年。《我生活的故事》,則是海倫凱勒的處女作。這部著作真實地描繪了海倫凱勒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講述了她如何戰勝病殘。如何沖破黑暗、獲得光明的人生經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目錄
**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我生活的故事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節選
第三章 與此同時,我要表達自己的渴望日益增長,我所使用的那幾個手勢要用來表達復雜事物真是蒼白無力,而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又使得我內心焦躁,常常大發其火。我感覺到有一只看不見的手緊緊地勒住了我,讓我無法放松自己去獲得寧靜的內心世界。我努力抗爭,但這一點兒用都沒有,在我的內心深處仿佛有一個強大的幽靈在左右著我,抗爭的結果是我在漣漣淚水中精疲力竭地倒下。若是母親就在身邊,我會撲到她的懷里,哭得如此傷心,以致忘記了緣何而哭。后來我越發想要和別人交流,情況變得更糟,會一天發一回脾氣,有時一個小時一次。 我的父母憂心忡忡,不知怎么辦才好。我們居住的地方沒有聾啞學校,而且好像也沒有人會從千里之外來到偏遠的塔斯哥倫比亞教一個又聾又盲的孩子。而我的一些朋友和親戚甚至懷疑像我這樣的情況還能不能接受教育。我母親唯一一線希望來自狄更斯的《美國筆記》。她曾經讀過狄更斯對勞拉布里奇曼的描寫,模糊地記得布里奇曼也是又聾又啞的,但仍然能夠接受教育。可她的這個希望馬上又變成了泡影,因為她記得發明教育聾啞人方法的豪耳博士已經去世好幾年,他的教育方法也許隨他一起被埋葬了。而且退一步說,即使這種方法還存在,一個在亞拉巴馬州偏僻小鎮的小女孩又怎樣從中受益呢? 在我大約六歲的時候,父親聽說巴爾的摩有一個醫術高明的眼科醫生,已經成功救治了許多希望渺茫的患者。于是父母馬上決定帶我到巴爾的摩看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治療我的眼睛。 記得一路的行程都很愉快,我在火車上交了很多朋友。有一位女士給了我一盒貝殼。父親在這些貝殼上打了洞,這樣我就可以用線把它們串起來,這些貝殼讓我高興滿足了好一陣子。列車長也是個很和善的人,每次他來巡查我都會抓著他的衣角跟他查驗車票。他會把車票打孔機給我玩,那真是個有意思的玩物,我會在座位的角落里把那些小紙片打上可愛的小孔,自得其樂。 我的姑媽用毛巾為我做了一個大布娃娃,其實是個不成樣子的滑稽之物,是臨時趕制的,沒有鼻子,沒有嘴,沒有耳朵,沒有眼——什么都沒有,只有小孩出奇的想象力才能想象出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很奇怪的是,在所有的缺憾當中,沒有眼睛*讓我感覺難受。我氣哼哼地向每一個人指明布娃娃還差雙眼睛,但是好像沒有一個人愿意花工夫來給布娃娃安上雙眼。不過我靈光一閃,馬上有了鬼主意,問題迎刃而解。我從椅子上蹦下來,在姑媽的馬甲上四處搜尋。姑媽的馬甲上縫著好些大個的珠子,我扯下了兩顆,向姑媽暗示我想要把珠子給布娃娃做眼睛。她把我的手放到她的眼前,想確信我的意思,我拼命點頭。珠子縫上了,我那得意揚揚的高興勁兒就甭提了。可是沒多久我就對這個布娃娃一點兒興趣都沒了。在這一次旅途中,我沒有發過一次脾氣,可能是因為有許多新奇的事情讓我的大腦和雙手忙個不停,才沒空發脾氣呢。 我們到達巴爾的摩時,奇澤姆醫生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可是他也無能為力。不過他說我是有能力接受教育的,建議父親去華盛頓找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博士咨詢一下,他也許能在聾啞人學校及教師方面提供信息。父親采納了這個建議,我們立即起身前往華盛頓,去找貝爾博士。父親滿懷疑慮,我全然不知他的痛苦,只知道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很新奇,很令人興奮。雖然我只是個孩子,但是我感覺出貝爾博士給予的慈愛和同情,他不知把這樣的情感給了多少需要撫慰的心靈,也得到了不盡的感激。當我擺弄他的手表時,他把我抱在膝上,把手表撥響了讓我感知。他懂得我的手勢,我知道這點后馬上就喜歡上他了,但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次造訪為我開啟了一扇大門,讓我走出了黑暗,奔向光明;走出了孤獨,獲得友誼、伙伴、知識和愛。 貝爾博士又建議父親給波士頓伯金斯盲人學校的校長安格納斯先生寫信,問問他是否有合適的教師可以為我啟蒙。伯金斯盲人學校是豪耳博士為幫助盲人而開展偉大的工作的地方。父親立刻就寫信了,幾個星期后收到安格納斯先生的回信,信中用很肯定的口吻說已經為我找到了一位合適的老師。當時是1886 年的夏天,不過莎莉文小姐一直到次年的三月才到來。 至此,我走出了埃及,站到了西奈山前,一股神奇的力量觸及了我的靈魂,賜予我光明,于是我看到了許多奇跡。我聽到一個聲音從那神圣的山脈傳來:“知識就是愛,是光明,是眼睛。”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 年),美國盲聾女作家兼演講者。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塔斯喀姆比亞小鎮,19 個月時由于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視力、聽力。后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海倫凱勒克服了溝通的障礙,并在聾啞學校完成了基礎教育。1900 年秋,海倫凱勒順利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學習,1904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世界上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海倫凱勒終生致力于盲聾人的公共救助事業,并奔走于世界各地,為殘疾人造福。美國費城大學和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曾先后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